第十六章 正常、健康与价值

“正常”和“反常”这两个词具有如此多不同的含义,以致已近于无用。对于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而言,今天强烈的倾向是,用更具体的属于这些方面的概念来代替这些十分笼统的词。这就是我在这一章中将要探讨的问题。lhz中华典藏网

一般来说,人们一直试图从统计、文化相对论、或生物-医学的角度来定义正常状态。然而,就像交际场合或礼拜日的用语一样,它们不过是一些形式上的正规解释,而并非日常生活中的解释。正常一词所具有的非正式意义就像专业含义一样确切。当大多数人问“什么是正常的?”,他们心中所想的是其他事物。对于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在非正式场合的专家,这是一个价值问题,它相当于问,“我们应该珍视什么?”“对我们而言,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我们应该忧虑什么?”以及“我们应对什么感到内疚或者感到问心无愧?”。我决定既在专业的意义上,也在非专业的意义上来解释本章的标题。我的印象是,在这一领域有许多技术人士也做了这一工作,尽管他们在大多数时间不承认这一点。在正式会话中,关于正常应该意味着什么,有过大量的讨论,但是,关于它在具体情况下实际意味着什么,讨论却相当少。在我的治疗工作中,我一直是从患者的角度,而非从专业技术的背景来解释正常和反常。曾经有一位母亲问我,她的孩子是否正常;我理解她是想知道,她是否应该为她的孩子担忧,她是应该努力改进对孩子行为的控制,还是应该任其发展、不去打扰。人们曾在讲演后问到关于性行为的正常与反常,我以同样方式理解他们的问题,我的回答往往给予以下暗示,“要注意”或“别担心”。lhz中华典藏网

我认为,精神分析学家、精神病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再次感兴趣的真实原因,是觉得它是典型的重大价值问题。例如,埃里希·弗罗姆是在良好、合意以及价值语境之下谈到正常状态的。在这一领域内,大多数其他专家也是这样。这种工作现在以及过去一些时候一直非常明确地是要努力构建一种价值心理学,这种价值心理学最终可以作为普通人的实践指导,也可以作为哲学教授和技术人士的理论参照标准。lhz中华典藏网

我甚至能够探讨得更深远一些。对于这些心理学家中的许多人,所有这种努力越来越被认为是企图要做正规的宗教曾竭力去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也就是给人们提供一种对于人性的理解,这种人性涉及其自身、他人、普遍社会、一般世界,为他们提供他们能够据以理解何时应该感到内疚、何时不应感到内疚的参照标准。这就是说,我们相当于正在建立一门科学伦理学。我完全愿意我在本章的议论被理解为是朝向这个方向所作的努力。lhz中华典藏网

“正常”的定义lhz中华典藏网

现在,在我们开始研究这一重要主题之前,让我们首先看一看描述和定义“正常”的各种技术尝试,尽管这些尝试并不成功。lhz中华典藏网

环境与人格lhz中华典藏网

当我们努力去理解“正常”这个较新概念以及它与环境的关系时,我们遇到另一个重要问题。这个概念引出一个理论上的结果似乎是:完美的健康需要一个完美的世界,后者使前者成为可能。然而在实际的研究中,事情似乎并非绝对如此。lhz中华典藏网

在我们的社会中的确有可能找到极为健康的个体,而我们的社会远非完美。当然,这些人并不是完人,但是他们的确已经达到我们现在所能设想的优秀程度。或许在这个时代、这个文化中,我们只是对人类能够达到怎样的完美程度认识不足。lhz中华典藏网

无论如何,研究工作已经建立了一个重要的论点,它发现个体能够比他所成长和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更健康,甚至健康得多。之所以有这种可能,主要是因为这个健康的人有挣脱周围环境的能力,这就是说,他是依靠内在的法则而不是外界的压力生活。lhz中华典藏网

我们文化的民主性和多元化给予个人非常广泛的自由来按照自己的意愿保持个性,只要他们的外在行为不过分恐怖或具有威胁性即可。健康人通常不是表面上的引人注目,他们不身着奇装异服,行为举止也不异常。他们有的是内在的自由。由于他们不为他人的赞扬和批评所左右,而是寻求自我肯定,可以认为他们在心理上是自主的,即,相对独立于文化。对不同品味与观念的宽容与自由似乎是关键的必需品。lhz中华典藏网

总之,我们的研究已经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虽然良好的环境可以培养良好的人格,但是这种关系远非尽善尽美;此外,为了强调精神和心理的力量同时也强调物质和经济的力量,必须明确地改变对良好环境的定义。lhz中华典藏网

正常的本质lhz中华典藏网

现在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上——正常的本质,我们几乎将它等同于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完美境界。但是,这个理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实际上它就存在于我们本身,存在但又被隐藏着,它是潜在性而非现实性。lhz中华典藏网

而且,我宣称发现而不是发明了“正常”的概念,这个发现的根据是经验研究的结果而不是希望或者愿望。这个概念包含着一个完全自然主义的价值系统,对于人性的进一步的经验研究可以扩大这个价值系统。这样的研究应该能够回答以下古老的问题“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人?怎样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怎样才能卓有成就?怎样才能幸福?怎么才能获得内在的安宁?”当有机体因为某些价值被剥夺而身体不适、萎靡不振时,如果有机体告诉我们它需要什么,即,我们因此而得知它重视什么,这也就等于告诉我们什么对它有利。lhz中华典藏网

最后一点。较新的动力心理学的关键概念是自发、释放、自然、自我选择、自我认可、冲动意识、基本需求的满足。而过去的关键概念一直是控制、抑制、纪律、训练、塑造,其根据是人类的深层本质是危险的、罪恶的、贪婪的、掠夺性的。教育、家庭培养、抚养孩子、一般的文化适应,都被看作是控制我们内在的黑暗力量的方法。lhz中华典藏网

关于人性的这两种不同概念产生出具有天壤之别的社会、法律、教育和家庭的理想概念。在一种情况下,社会、法律、教育和家庭是约束和控制力量,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它们促使人性得到满足和实现。[79]当然,这是一种过于简单、非此即彼的对比。实际上,一种概念不可能完全正确或完全不正确。但理想化的两种典型的对比有助于强化我们的理解。无论如何,如果这个将正常状态与理想健康等同起来的观点成立,那么,我们不仅将必须改变关于个体心理学的概念,而且必须改变关于社会的理论。lhz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