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关系的审美化

爱与美6W4中华典藏网

男女彼此把个人属性偶像化是评价和理想化地认识感情对象的一种形式。与之意义相近的另一种形式就是情侣彼此把关系和属性审美化。这是一种极其隐秘的心理活动,它“扩大”“自我”本身,波及外在的物质世界,按照美的规律、借助于幻想改造欲求的对象,它表明人的行为方向的一定发展,展示其个人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6W4中华典藏网

审美化和偶像化就其内在特征而言,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按价值哲学改造现实,以“弥补其不足”,通过抽象和幻想把现实理想化。但是,人把握外部物质世界的这两种形式也有重大的区别。6W4中华典藏网

客观上,偶像化所涉及的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某种物质实体。它赋予现实中的特定物体以非其所固有的高级的(有时是超自然的)属性。偶像化反映了物体和存在的物质属性对人的意识、人的意志、人的内心动机的统治。它通常同某种形式的偶像崇拜相联系。6W4中华典藏网

审美化则始终是对人的本质的感知。它按照美的规律把人的肉体和精神属性理想化,使之变为愿望和审美直观的统一对象,变为经常作用于意识的审美享受的源泉。6W4中华典藏网

这一切都是表现人的性追求的价值方向的精细方法,都同人的感情发展和提高相关,同人的文化相关,同繁衍种属的本能的社会化趋势相关。人从来不象摄影机或记录一定声响的自动装置,只是机械地、冷漠地感知现实。人主观上(尽管往往并不自觉)总是按照他的经验和一定的待人接物标准,使感知现实的过程带有或多或少的情绪、激动和评价。6W4中华典藏网

审美化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过程。它有条件地给予现实的外在世界以补充说明。6W4中华典藏网

审美化,作为爱情的成分和因素,其职能特别重要。陶醉于理想化中的情侣,彼此把对方看作审美的形象。两人都会在对方身上看出美的特征,它体现在对方的独一无二的个性中,具有一种征服力量。它包括面容、体形、姿态、道德品质和气质等等。6W4中华典藏网

何谓美?美学思想家们许多世纪以来都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美的定义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引起了学术上的争论。这种争论,尽管水平有所不同,但一直延续至今。对这个问题的各种看法决定于基本方法论前提的不同。但是,可以按照类似和相近的特征归结为主要的几类。6W4中华典藏网

为了给美这种现象下一个定义,必须回答如下几个问题。美按其本质来说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是自然界内在固有的,还是只有在社会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美的存在是否有客观的尺度、标准和规范?美对人是有实际益处的,还是无益的?6W4中华典藏网

柏拉图认为,美是存在于人之外的客观观念。“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6W4中华典藏网

后来普罗丁、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温凯尔曼、谢林和黑格尔等人发展了这一观念。6W4中华典藏网

形而上学地与之对立的第二种观点认为,美是一种纯主观的东西。美的根源应该到每一个人的个人意识中去寻找,而不应该到客观现实中去探求。英国哲学家休谟写道:“美不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一种品质,它只存在于直观事物的精神之中,而每一个人的精神所看到的美都是不同的。”康德指出:“美是一种纯属情趣的东西。”6W4中华典藏网

富尔凯尔特、里普斯、克罗齐等人也发挥了类似的观点。这些观点的通病是典型的主观主义认识论。6W4中华典藏网

在美的客观准则或物理尺度方面,也存在着美学观点的两极分化。持美是客观世界和存在的始基观点的人认为,美有固定的和绝对的物理尺度。而主观主义者则相反,他们在个人情趣的不稳定性和多样性中探索美的秘密。6W4中华典藏网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曾把美的尺度看成是数量关系(毕达哥拉斯派)、对称和事物的比例(亚里士多德)等等。达·芬奇谈到过所谓“黄金分割”(将一个对象分为大小两半,其小半与大半的比例等于大半与整体的比例)。英国画家贺加斯认为,匀称的正弦曲线是“美的线条”。一些美学家增加了标准的数目。他们认为,各种对称关系、适当性、节奏性、和谐性、多样性、比例性和优美的形式等等的不同比例的组合是美的特征(因素)。6W4中华典藏网

最后,在美和益处的关系问题上也有对立的观点。一部分美学家和哲学家持实用主义立场。他们把美看作是一种有实际益处的、功利的东西的表现。在这方面居约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认为,“有益”是“美的第一步”,人的所有感觉以及人的基本机能,如呼吸、运动、繁殖、饮食都“可以具有审美性质”。6W4中华典藏网

居约认为皮肤感觉到的温暖具有美的属性,凉爽的抚摩感觉“比几个音符的偶然和弦更具有美感”。最后,味觉的快感有时也可以具有“真正审美的性质。”它们不仅给人生理上的享受,而且给人美的感觉。当你喝羊奶时,你会感到“味觉的交响乐,而不是听觉的交响乐”。嗅觉也是美的源泉。根据居约的美学观点,畜圈里的气味也会带来一定的审美享受。6W4中华典藏网

另一些作者把美与益处、即人的客观生活需要截然对立起来。据康德说,人的审美趣味“仅仅要求独立”。这意味着意识的审美尺度纯然决定于主观的、内在的因素。6W4中华典藏网

生死搏斗的折磨6W4中华典藏网

把我的心儿撕裂!6W4中华典藏网

歌德所描绘的炽烈的爱情,充满了和谐、精神美和古典主义的分寸感。歌德笔下的爱情没有拜伦诗歌中的那种恶魔式的跌宕起伏,没有强烈的内心沸腾和情欲的绝望挣扎。歌德称颂的爱情散发出玫瑰的芬芳,充满着希腊式的生命力和美。6W4中华典藏网

《少年维特的烦恼》在歌德的创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本日记形式的自述体小说,展示了单恋所造成的充满绵绵情意和热切期望的悲剧。维特是启蒙时代精神细腻的动人形象,是绝望和爱情痛苦的诗的象征。6W4中华典藏网

歌德古典主义风格的诗篇为海涅动人心弦的浪漫抒情诗开辟了道路。海涅这位剑和诗的骑士、革命的预报者、感情解放的鼓吹者,以讽刺和忧郁笔法著称的诗人,用新的审美色彩和色调丰富了爱情诗篇。他写下了由一些诗歌珍品组成的《歌集》,用诗的语言倾诉了他那颗激荡不安的心的哀怨。6W4中华典藏网

对海涅来说,爱情是一种受命运摆布的可悲的力量,它是生命的基础,却又导向死亡;爱情犹如梦境,犹如幻觉,犹如现实将其变为骗局的甜蜜的涅槃。海涅维护幻想者的权利,歌颂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的人的心灵的“金色的梦”。海涅的抒情诗包含着各种色彩的爱情感受:沉思、苦痛、疑虑、祈望、陶醉、迷幻、惊恐。失望、哀怨的冷笑、孤独感和爱情神奇的魅力。他的诗反映了精神美的细腻和有见识的头脑的高傲。6W4中华典藏网

爱情是俄国大诗人普希金作品中常见的抒情题材。这些作品充满深刻的内在和谐、古典主义的光彩、清新隽永的感情和浪漫主义的亢奋。普希金把自己祖国的语言变成了表达人的感情、思想和冲动的最完美的工具,创造了表现最细微的心灵活动、渴望自由和美的音乐般的诗歌。6W4中华典藏网

普希金笔下的爱情不是拜伦的那种造成“普遍悲恸”的恶魔般的力量,不是海涅诗中那种绝望的痛苦万状。普希金抒描的爱情即使结局十分凄惨,也仍象是一首光明和生机盎然的人生的旋律。对普希金来说,爱情世界是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对它的回忆本身就是令人神往的欢乐。6W4中华典藏网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6W4中华典藏网

在我眼前出现了你,6W4中华典藏网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6W4中华典藏网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6W4中华典藏网

在歌颂鲁斯兰和柳德米拉的长诗中,爱情充满了童话般的神奇。在《波尔塔瓦》中爱情溶化了忧郁的马泽巴的心。6W4中华典藏网

被爱情深深激动的塔吉雅娜在信中满怀对光明的憧憬,向叶甫盖尼·奥涅金倾吐了内心的秘密;我整个的生命是6W4中华典藏网

和你必然相会的保证;6W4中华典藏网

我知道,是上帝将你赐予了我,6W4中华典藏网

你是我终生的保护人……6W4中华典藏网

莱蒙托夫接过了普希金手中的七弦琴,这是一个具有斯拉夫人的热情和诗人的丰富想象力的,细致入微的新拜伦。这两位俄国诗人在情绪和感情色阶方面迥然不同。普希金的主调是乐观主义,而莱蒙托夫则是痛苦的怀疑和凄凉的失望。在莱蒙托夫的作品中,感情色阶具有高度的对比性,他的感情有如漆黑深渊中的闪电,他抒发的爱情是强烈的享受,而同时又是可怕的磨难。6W4中华典藏网

你带走了6W4中华典藏网

我的地狱,我的天堂,6W4中华典藏网

我的幻想,6W4中华典藏网

带到了遥远的地方。6W4中华典藏网

的时刻,6W4中华典藏网

你对我是多么亲近!6W4中华典藏网

雅沃罗夫还以诗的形式体现了肉体亲近的快乐同情谊的精神慰藉之间的矛盾,为和谐遭到破坏而感到痛苦。他似乎处于无法摆脱的内心感受的循环之中,他始终寻求肉体的亲近,当达到这个目的之后,就驰向天上的精神王国,而随后又降到尘世,使他充满悲剧冲突而渴望升华的心灵重新感到失望。6W4中华典藏网

这不是你的错,我需要的6W4中华典藏网

不是污秽的情欲,而是6W4中华典藏网

绿宝石般晶莹的精神。6W4中华典藏网

他描写爱情的暗礁、爱情的深渊、爱情的痛苦和折磨,培养了对情爱的朝气蓬勃力量的崇敬。6W4中华典藏网

爱情这个永恒主题也吸引了迪姆乔·德贝良洛夫的注意。他的纯洁哀惋的抒情诗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忧伤、欢乐、憧憬和失望。这个一再失意的人、这个温顺的悲剧性的幻想家,他的诗篇在保加利亚爱情诗中占有特殊的地位。6W4中华典藏网

赫·波特夫歌颂了炽烈的爱情,并使爱情的激动服从于斗争,伊·伐佐夫揭示了腼腆而含蓄的感情的内在和谐,赫里斯托夫赋予甜蜜炽热的奥维德式的情欲以诗意,彼·雅沃罗夫怀着心灵痛苦的分裂经历了爱情诗剧的地狱和天堂,而德贝良洛夫则用最恬静、最温柔的浪漫诗和短诗歌唱了男女水乳交融般的亲密。6W4中华典藏网

在这方面,利利耶夫可以同他媲美。利利耶夫诗歌的特点是使美先验地脱离了人的直接肉体存在。6W4中华典藏网

德贝良洛夫诗中的爱情是节日的宗教仪式、怀念和希望、回忆和热烈的向往、喜悦和失望。女子有时充满了诱惑力,有时又天真无邪如孩童。而幽会则往往被提到宇宙的高度:6W4中华典藏网

我不会吝惜内心的秘密,6W4中华典藏网

我将等待你,我的霞光,6W4中华典藏网

宇宙间你是唯一的一个,6W4中华典藏网

象那守着祭坛的贞女。6W4中华典藏网

德贝良洛夫的爱情诗是一首首柔风轻拂的歌,洋溢着黎明的清新气息、和煦的内在光泽和心灵的优雅。它使人高尚,使人产生爱情的柔顺、温暖和崇高的诗意。6W4中华典藏网

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也吸引着保加利亚的现代作家。彼·斯拉维伊科夫、德·鲍亚吉耶夫、赫·雅谢诺夫、埃·波普季米特洛夫、恩·拉基金、赫·斯米尔宁斯基、柳·斯托扬诺夫、特·托道洛夫、叶·贝林、约·约夫科夫、叶·巴格良那和尼·瓦普察洛夫等人都有爱情题材的作品。6W4中华典藏网

共同感受的魔力6W4中华典藏网

在讨论文艺作品及其形象性、感染力和比喻性对两性关系的深刻审美影响的时候,必须指出所谓内心共同感受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社会职能的作用。欣赏者意识中的这种交流引起对艺术所描写的情境的审美共鸣。实际上,这里谈的是一种心情趋势,即欣赏者的行为机制希望在类似的环境中实现类似行动的一种特殊情感准备。6W4中华典藏网

艺术本身就是通过共同感受创造出来的。作家不是冷漠地观察着人们的活动,他不是旁观者,而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参加者。爱伦堡写道:“如果作家只是一个旁观者,他能够出色地描绘主人公的外貌,他们的行为,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气,但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就需要一些其它的东西。为了再现,只有天才和想象力是不足的,需要内心经验,因为自身的感受——当然是作家所意识到的——是理解他人感受的钥匙。”6W4中华典藏网

对爱情的审美共同感受使一个人深入到神奇和充满美妙的梦幻的文学世界的形象和环境中去。艺术的魔力动人心弦,唤起想象,创造爱情的审美气氛,鼓舞情侣的进取心。6W4中华典藏网

文学可以提高语言修养,丰富情侣的词汇,培养谈吐的美和雅。因此,交往过程中最细微的内心活动都能找到最恰当的表达形式。6W4中华典藏网

歌德承认,他的“诗歌天分”及其丰富的“医治力量”帮助他经受了失意的痛苦。6W4中华典藏网

戏剧艺术自古以来在男女关系的发展中起着特别深刻、使人感情振奋和高尚的作用。这门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综合的性质,因为它将文学、舞台表演艺术、绘画(布景、化妆)、有时还有舞蹈、音乐等等结合在一起。6W4中华典藏网

戏剧艺术的情感教育作用具有更大的意义。戏剧艺术创造特殊的情感环境,使人能从审美的角度体验剧中主人公的激动和忧虑。6W4中华典藏网

演员的再现艺术不仅可以丰富观众和听众的思想审美修养和道德修养,而且可以使他们的相互关系且有艺术性,使他们精神上更细腻,举止更文雅优美。6W4中华典藏网

艺术不仅从审美方面反映,而且从精神方面再现了现实。因此,它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使人获得精神享受,感情活跃,以自己的艺术美和完善使人折服。6W4中华典藏网

蒙田在《经验论》中写道,爱情和美丽之神维纳斯到处有缪斯陪伴。“.…谁使爱情拒绝同诗歌交往,拒绝它的帮助和服务,谁就使爱情失去了最强大的武器。”6W4中华典藏网

看来,恋人具有画家的敏锐,具有达·芬奇或拉斐尔,提香或维罗内斯的画笔的纤巧。他生活在审美直观的王国之中,将情人的人间面目改造成美的理想的崇高形象。6W4中华典藏网

爱情总是男女关系的热烈而激动人心的审美化。它的奔腾激昂,它追求幸福的轻盈步伐,就是血液的流动节奏;它的语言就是高尚的诗篇,是美妙的音乐;而爱情的目光就是明媚的光辉。6W4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