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林·瓦西列夫

奥尔林·瓦西列夫
  • 姓名:奥尔林·瓦西列夫
  • 别名:
  • 性别:
  • 国籍:保加利亚
  • 出生地:弗拉尼亚克村
  • 出生日期:1904年12月3日
  • 逝世日期:1977年4月2日
  • 民族族群:

奥尔林·瓦西列夫(保加利亚语:Орлин Василев,原名:赫里斯托·彼得科夫·瓦西列夫,1904年12月3日生于弗拉尼亚克村,1977年4月2日卒于索非亚),保加利亚作家、编剧,同时也是保加利亚共产党的一名文化官员。1944年“九月政变”后,他出任国家广播电台负责人,积极参与保加利亚的极权体制建立。1969年,他因文学成就获颁“季米特洛夫奖”。他还曾担任国家图书馆“圣·圣·基里尔和麦托迪”馆长。 瓦西列夫的父亲彼得科是保加利亚语教师,曾任白色斯拉蒂纳中学的校长,母亲名叫玛丽亚。他有一个兄弟,名为维克托。 1927年,瓦西列夫在《维德里纳》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批作品,之后又在包括《科尔米洛》等在内的多个刊物上投稿。他早期的创作大多聚焦于1923年的“九月起义”,包括短篇小说、长篇故事《火箍》(1933)以及长篇小说《小道》(1929)。 他的创作风格常常紧扣保加利亚现实与历史事件。例如长篇小说《以牙还牙》(1944)与《大义弃母的海杜特》(1937),都从历史题材中汲取灵感。1944年后,他还创作了多部戏剧,如《警报》《爱情》《幸福》等。此外,他还是电影剧本的作者,代表作包括《斯特拉希尔·沃伊沃达》(1938)和《卡林·雄鹰》(1950)。 在个人生活方面,瓦西列夫娶了来自库尼诺的昆卡为妻,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奥尔林·奥尔利诺夫后来成为诗人和编剧,女儿名叫玛丽亚。 总体而言,奥尔林·瓦西列夫不仅是保加利亚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也在政治与文化机构中发挥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既与文学创作紧密相连,也深深嵌入了20世纪保加利亚的社会与政治变迁。

奥尔林·瓦西列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北山集

北山集

诗文别集。三十卷,其中诗九卷。宋郑刚中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刚中撰《北山集》三十卷。作者自序云:“《北山初集》即余所谓《笑腹编》也。余以绍兴乙卯(1135年)至甲子(1144年)岁所录文字自号《北山中集》;《笑腹编》则宣和辛丑(1121年)至乙卯岁中所录者,因号《初集》。”《初集》十二卷,《中集》八卷,《后集》始自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戊辰(1148)终于绍兴二十四年甲戌(1154),凡十卷,为刚中之子郑良嗣编于孝宗乾道九年癸巳(1173)。其跋称此编“总三集,为三十卷,凡一千二百一十四篇,仍以《年谱》冠于篇首。”(现存本中《年谱》已佚。)郑集初刊于乾道(1165—1173)末年,今未见此刻流传。清圣祖康熙(1662—1722)间,郑氏乡人曹定远重刊《北山集》,将初、中、后三集,改为初集、二集、三集。后《四库全书》所收即曹氏刻本。四库馆臣进一步将此三编打通,统编为三十卷,但原集秩序,一仍其旧,故其所收录之诗未集中排列。三十卷中第一、二卷为诗,第十一、十二卷为诗,第十八、十九卷为诗,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卷为诗,从这种编排仍可见原编遗意、郑集除《四库全书》本外,还有曹定远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本,刚中后裔郑世成康熙三十六年刊本,名为《郑忠愍公北山文集》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另有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胡凤丹所辑《金华丛书》本。

昌平山水记

昌平山水记

明顾炎武撰。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人。居亭林镇,又称亭林先生。明诸生。以后参加抗清斗争。清顺治十六年 (1659) 至康熙十六年 (1677)的十九年中,他多次拜谒明陵,并把在沿途和周围旅行的见闻写成了是书。书共2卷。上卷主要描述了明代帝后所葬在北京昌平县北天寿山处的十三座陵寝: 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怀宗思陵的具体位置、建制装饰等许多情况,并介绍了各朝皇后合葬、附葬的陵寝。下卷则主要记述明陵所在昌平州的历史地理情况。明代昌平包括顺义、密云、怀柔三县,作者关心 “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记述了元丞相脱脱引白河水种稻、顺义土地许多被皇庄占去等许多史实。顾炎武为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所著是书虽然篇幅不长,却详略得当。是书记录了明陵陵域内,原有数十万株苍松翠柏的去存,至为具体,不失为有用的宝贵资料。是书不但是介绍明代帝、后最后归宿处的专著,同时也为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参考。《顾亭林先生遗书汇辑》、《顾亭林先生遗书十种》 等均收有此书。1962年,北京出版社将是书点校,与 《京东考古录》合订出版,1980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据1962年版重新排印出版。

四字经

四字经

《四字经》是一本诗经,作者不详,许为清朝人。此书专讲为人处世、孝亲敬长之事,语言浅白,易于习诵。流传不广。《易经·序卦》上的解释:“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这里的“蒙”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蒙昧、幼稚之意;一是启蒙、教育之意,引伸为新生儿童蒙昧幼稚,心智未开,需要启蒙、培养。而《四字经》就是一部为儿童编写的知识启蒙读物。

女娲氏之遗孽

女娲氏之遗孽

短篇小说。叶灵凤著。发表于1926年10月《幻洲》半月刊。写一个中年有夫之妇蕙与青年男子莓箴私通而引起的心理变化。惠的隐秘被人发觉后,先是感到周围人对她的冷漠而产生思想矛盾,接着是因莓箴的来信而患病,最后由她丈夫揭穿了他们之间的隐情。原来,她丈夫在邮局工作,早已掌握他们来往的信件,但她丈夫终于宽恕了她,但与她的关系因此淡漠。在上海的莓箴也对她淡漠,还劝她与丈夫重修旧好。小说不直接写两人爱情发展的故事,而以女性第一人称的口吻,写情人分别,邻人探知隐情之后,她内心的痛苦与悔恨,忍辱与偷生。作者以个性解放为武器向传统道德观念大胆提出挑战,提出了“礼教和妇道”的社会问题,在当时有一定的意义。小说着力于细腻地刻划女主人公性心理的复杂变化,具有浓烈的抒情色彩。

啸虹生诗钞

啸虹生诗钞

《啸虹生诗钞》四卷以及《啸虹生诗续钞》三卷,选录了邱菽园1890—1917年间所创作的诗词共201题451首,多数为“历年所为佚游及艳体诗”,绮艳悱恻,用典精巧。这些带有旧文人习气的诗词,展示了邱菽园传奇人生的一个侧面,从中可全面了解他的真实生活、社会交游和文学成就。本书所收之诗,多属西昆体,因而注释采取注、笺结合的方式,包括题解、诗本事和人物典章、历史典故等。

礼记要义

礼记要义

三十一卷。宋魏了翁撰。《宋史·儒林传》载了翁《九经要义》,明代已不全。《四库提要》著录《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左传》四种,而《礼记》缺残。后阮元从宋刻影抄,并撰《提要》一篇进呈,原书三十三卷,失去一至二卷。始知尚存残本。此本光绪丙戌苏局用姚氏咫进斋所藏影宋抄本校刊。此书取有关《礼记》注疏,据事列类,摘取要义,删节注疏,存其简当,去其繁冗。每段之前,各有标目,以便观览理解。《礼记正义》疏文繁多义理丰富,但不易得其涯略,此书将其删汰过半,又甚精允,可作为研究《礼记正义》的精本。书中第五卷《王制》分上、下,实有三十四卷。今存本缺《曲礼》上、下两篇,故实存三十二卷。今存《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