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灵隐寺志

作者:孙治
武林灵隐寺志

八卷。清代孙治撰,徐增重编。《灵隐寺志》原有明万历(1573—1619)年间白珩所修之稿。清康熙九年(1670),孙治重修为十二卷。次年,徐增就孙治之志重编为八卷十四门:开山、重兴、山水、梵宇、古塔、古迹、禅祖、法语、檀越、人物、艺文、诗、遗事、杂记。清康熙以前有关灵隐寺的文献皆详载于此寺志。有清康熙十一年(1672)刊本。收入《丛书集成续编》、《中国方志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004年杭州出版社出有魏得良标点本。

孙治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什么是所有权

什么是所有权

《什么是所有权》(全称《什么是所有权或对权利和政治的原理的研究》或译《什么是财产,或关于法和权力的原理的研究》)是法国思想家蒲鲁东创作的政治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40年6月。该书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私有财产。 贯穿全书的主题是:借用法国大革命时期布里索的名言,提出“所有权就是盗窃”(即“财产就是盗窃”)的论断。这表明蒲鲁东主要是从法权观点出发,对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进行尖锐的批判。他认为每个人都应有平等的权利享受自己的劳动产品,但是地主和资本家却以地租和利息的办法,掠夺了劳动者的一部分产品,这实际上是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完全可以说是一种盗窃行径。该书出版后在法国轰动一时,使作者获得社会声誉,并奠定了他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云溪集

云溪集

十二卷。宋郭印 (约1126年前后在世)撰。郭印,字亦不详,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生卒年不详,政和中进士,历任县令,晚始退居。性嗜水竹,经营二十载,始得一亩之园。云溪乃其别墅之名。其诗才地稍弱,未能自出机杼。而清词隽语,瓣香实在眉山。与曾慥、计有功等交游甚密,皆为一时博雅之士。在当时文坛较有影响。所著《云溪集》十二卷其卷一至卷五除二首四言诗,皆为五言古诗,第六卷为七言古诗,卷七至卷九为五言律诗,卷十至卷十一为七言律诗,卷十二为五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言诗,乃清四库撰官据《永乐大典》所载,分体编辑而成。今有《四库全书》本。

书学迩言

书学迩言

杨守敬撰。守敬字惺吾,号邻苏老人等,湖北宜都人。同治元年举人,曾随黎庶昌赴日本搜访中国古籍,归国后任勤成学堂总教长等职。擅长史地、目录、金石文字诸学,工书法。辛亥革命时曾避祸上海,为日本人讲授书艺,因撰《书学迩言》,日本大正十五年刊于东京。又出任参院参政,并著有《日本访书志》、《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寰宇贞石图》等。家富藏书,且多珍本、孤本,卒后归故宫博物院,今存台北。

乐本解说

乐本解说

二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奇龄字大可、西河、初晴,萧山(今属浙江)人。一生著书甚丰。是书成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五月。其进书原疏称,合三书十三卷,首为《乐本解说》一卷,今此本乃分二卷,盖全书文义相属,本为一篇,刊版之时,乃以论径一围三者为前卷,论隔八相生者为后卷。是书有《四库全书》本、清浙江巡抚采进本、《西河合集》康熙本、乾隆修补本。

求雨

求雨

赵树理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54年10期。金斗坪村有一座龙王庙。解放前,每逢遭受旱灾,金斗坪的人便集中在庙里跪祷求雨。地主周伯元总是趁机用粮食低价买地。土地改革后,土地回到农民手里。这年夏天又遇上旱灾。村党支部书记于长水动员大家开渠引水。可是在动工的同时,仍然有八个老农民,在龙王庙敲钟鼓求雨。而且,求雨的人愈来愈多。庙里定出轮班跪香制,连参加开渠的人上下工时也去磕个头。两天之后,开渠遇上石崖,进度很慢,这一来,开渠的人更少了。于长水冥思苦索,想出了架槽的好法子,开渠的劲头又鼓了起来。当渠道通了水之后,庙里求雨的人溜得一个也不剩。作品表现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民对封建迷信的斗争和胜利。

十二楼

十二楼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全名《觉世名言十二楼》或《觉世名言第一种十二楼》。十二卷三十八回,每卷演一故事,清李渔著。清初消闲居刻本,有图十二幅,图与卷应。书前有钟离濬水即杜濬序,各卷题下署“觉世稗官编次、睡乡祭酒批评”。内文每半页九行,行十九字。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另有宝宁堂、经元升藏板、文芸堂、广顺堂、文宝堂、会成堂刻本等。每篇均以“楼”名其目,如《合影楼》、《夺锦楼》等,均为先历磨难、最后成功或团圆的喜剧。有清顺治间原刊本和嘉庆五年会成堂重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