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下
圣女祠[1]
杳蔼逢仙迹[2],苍茫滞客途。
何年归碧落,此路向皇都。
消息期青雀[3],逢迎异紫姑[4]。
肠回楚国梦[5],心断汉宫巫[6]。
从骑裁寒竹[7],行车荫白榆[8]。
星娥一去后[9],月姊更来无[10]。
寡鹄迷苍壑[11],羁凰怨翠梧[12]。
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13]。
[1]注见上卷。
[2]蔼,一作“霭”。
[3]注见上卷。
[4]《荆楚岁时记》:“正月望日,其夕迎紫姑神以卜。”《异苑》:“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逐。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于厕以迎之。卜云:‘子胥不在,曹夫已行,小姑可出。’”子胥,婿也;曹夫,姑也。
[5]用神女事。
[6]《汉·郊祀志》:“上郡有巫病,而鬼神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
[7]用费长房骑竹杖事,见上卷。
[8]古诗:“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9]星娥,谓织女。
[10]月姊,注见上卷。
[11]鹄,《英华》作“鹤”。鹄、鹤古通用。〇《列女传》:“陶婴夫死守义,作歌曰:‘悲夫黄鹄之早歌兮,七年不双。’”
[12]《瑞应图》:“雄曰凤,雌曰凰。”羁凰,即羁雌也.
[13]东方朔偷桃事见前。
* * *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讌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14]。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14]月,《西溪丛语》作“风”。
[285]原注:“君居近子晋憇鹤台。”〇子晋好吹笙。玉管,玉笙也。
* * *
夜饮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
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286]。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
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286]《大业拾遗》:“作小舸子长八尺,七艘。木人长二尺许,乘船行酒。每一船,一人檠酒杯,一人捧酒钵,一人撑船,二人荡桨,绕曲水池,随岸而行,疾于水饰。水饰绕池一匝,酒船得三遍。每到坐客处即停住,擎酒木人于船头伸手,酒客取酒,饮讫还杯,木人受杯,回向捧酒钵人,取杓斟酒满杯,船依式自行。”李白诗:“嵇山无贺老,却放酒船回。”
* * *
江上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287],归途尚阻修。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287]《典略》:“祢衡自荆州北游许都,书一刺,怀之,漫灭无所适。”
* * *
凉思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288]。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288]《旧唐书》:“梁置南陵县。武德七年,属池州,后属宣州。”
* * *
鸾凤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
金钱饶孔雀[289],锦段落山鸡[290]。
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
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289]道源注:“《南州异物志》:孔雀自背及尾皆作圆文五色。”
[290]山鸡,注见前。
* * *
李卫公[291]
绛纱弟子音尘绝[292],鸾镜佳人旧会稀。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293]。
[291]《唐书》:“刘稹平德裕,以功兼守太尉,进封卫国公。大中初,历贬崖州司户,卒。”〇按,诗有“木棉”“鹧鸪”语,盖卫公投窜南荒时作也。
[292]《后汉书》:“马融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293]《吴录》:“交阯有木棉树,高大,实如酒杯,中有棉,如絮,可作布,名曰绁,一名毛布。”《罗浮山记》:“木棉正月开花,大如芙蓉,花落结子。”杨慎曰:“即今班枝花。”鹧鸪,注见前。
县中恼饮席
晚醉题诗赠物华,罢吟还醉忘归家。
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 * *
题李上謩壁
旧著《思玄赋》[310],新编杂拟诗[311]。
江庭犹近别,山舍得幽期。
嫩割周颙韭[312],肥烹鲍照葵[313]。
饱闻南烛酒[314],仍及拨醅时[315]。
[310]《文选》注:“张衡为侍中,诸常侍皆恶直丑正,危衡,故作《思玄赋》,以非时俗。”
[311]《文选》有《杂拟》诗。
[312]《南史》:“文惠太子问周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313]道源注:“鲍照《园葵赋》:‘乃羹乃瀹,堆鼎盈筐。甘旨蒨脆,柔滑芬芳。’”
[314]烛,一作“蜀”。〇《本草》:“南烛草木叶煮汁浸米,蒸作饭,谓之青。或云亦可酿酒,饮之延年。”
[315]《韵会》:“醅,酒未熟者。”庾信《春赋》:“石榴聊泛,蒲萄酦醅。”
* * *
江村题壁
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
数家同老寿,一径自阴深。
喜客尝留橘,应官说采金。
倾壶真得地,爱日静霜砧。
* * *
即日[316]
桂林闻旧说,曾不异炎方[317]。
山响匡床语[318],花飘度腊香。
几时逢雁足,着处断猿肠。
独抚青青桂,临城忆雪霜。
[316]日,一作“目”。
[317]原注:“宋考功有‘小长安’之句。”
[318]《庄子》:“丽姬与王同筐床,食刍豢。”
* * *
漫成五章
沈宋裁辞矜变律[319],王杨落笔得良朋[320]。
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对属能。
[319]《唐书》:“建安后讫江左,诗格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
[320]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时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
集仙殿与金銮殿[321],可是苍蝇惑曙鸡[322]。
[321]《唐六典》:“开元十三年,召学士张说等宴于集仙殿,改名集贤殿。”《唐书·杜甫传》:“天宝中,进《三大礼赋》,上奇之,命待制集贤院,召试文章。”《李白传》:“贺知章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
[322]《诗》:“匪鸡则鸣,苍蝇之声。”〇李沮于贵妃,杜抑于时相,是皆以苍蝇惑曙鸡也。
生儿古有孙征虏[323],嫁女今无王右军[324]。
借问琴书终一世,何如旗盖仰三分[325]。
[323]《孙权传》:“曹公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㹠犬耳。’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
[324]今,一作“全”。〇《晋书》:“郄鉴使门生求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王氏诸少咸自矜持,惟羲之在东床坦腹卧,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耶。’遂以女妻之。”
[325]《孙权传》:“黄旗紫盖,运在东南。”
代北偏师衔使节,关中禆将建行台。
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郭令素心非黩武[326],韩公本意在和戎[327]。
两都耆旧皆垂泪,临老中原见朔风。
[326]《郭子仪传》:“乾元元年进中书令。”
[327]《张仁愿传》:“神龙中,为朔方总管,筑三受降城于河北。景龙二年,封韩国公。”
* * *
射鱼曲[328]
思牢弩箭磨青石[329],绣额蛮渠三虎力[330]。
寻潮背日伺泅鳞,贝阙夜移鲸失色[331]。
纤纤粉簳馨香饵[332],绿鸭回塘养龙水[333]。
含冰汉语远于天,何由回作金盘死[334]。
[328]《始皇本纪》:“徐巿等入海求神(仙)〔药〕,数岁不得,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自琅琊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至平原津而病。”
[329]《异物志》:“南方思牢国产竹,可砺指甲,即今簩竹也。”《韵会》:“此竹皮利,可为刀。”《岭表录异》:“皮上有粗涩文,以为错子错甲,利胜于铁。若钝,以酸浆洗之。”杨慎曰:“今东广新州有此种,字又作‘涩勒’。”《老学庵笔记》云:“涩勒,竹名。竹肤有芒,可剉爪是也。”《魏志》:“挹娄在扶馀东北千馀里,弓长四尺,如弩;括长八寸,青石为镞。”《唐书》:“黑水靺鞨居肃慎地,亦曰挹娄。人劲健,善步战。其矢石镞长二寸,盖楛弩遗法。”
[330]绣额,犹云雕题。蛮渠,南蛮渠魁也。《诗》:“有力如虎。”
[331]贝阙,注见前。夜移失色,惧为所射也。
[332]簳,“笴”同。
[333]《唐书》:“高丽国有马訾水,出靺鞨之白山。色若鸭头,号鸭绿水。”《遁甲开山图》:“绛北有神龙池,帝王历代养龙之处。”〇言大鱼不可得见,于是悬饵箭竹以求之。鸭绿,养龙之水焉。
[334]二语未详。或曰:汉武射蛟,因于礼祠。与始皇射鱼,总之求长生耳。宜乎含冰汉语远在天,上何为金盘承露,卒不免于死乎?此诗亦讽求仙。
* * *
日高
镀镮故锦縻轻拖[335],玉不动便门锁[336]。
水精眠梦是何人[337],栏药日高红髲[338]。
飞香上云春欣天[339],云梯十二门九关[340]。
轻身灭影何可望,粉蛾帖死屏风上[341]。
[335]拖,一作“袘”,唐左切。〇《广韵》:“镮,指镮也。”以金镀之曰镀镮。《真诰》:“欲闻起居,金为盟书。”注:“谓受此宜用金镮二双。”《黄庭经》:“黄庭为不死之道,受者盟以玄云之锦九十尺。”《韵会》:“縻,系也。”“袘,衣裾也。”
[336],一作“筏”,非。〇道源注:“《黄庭内景经》:‘玉金钥长完坚。’注:‘道经云:‘善闭者无关揵不可开。’按,‘’字字书不载,或谓即匙也。”
[337]水精眠梦,谓眠梦于水精宫也。
[338]栏药,即药栏。《说文》:“髲,鬄也。”按,“”字字书亦不载。《甘泉赋》:“崇丘陵之駊騀兮。”注:“駊騀,高大貌。”髲当亦此意。
[339]天,一作“哀”。
[340]关,一作“开”。〇《招魂》:“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341]言云天之高,门关之邃,非轻身灭影者不能到,徒如粉蛾之帖死于屏风耳。
* * *
宫中曲
云母滤宫月[342],夜夜白于水。
赚得羊车来[343],低扇遮黄子[344]。
水精不觉冷,自刻鸳鸯翅。
蚕缕茜香浓[345],正朝缠左臂[346]。
巴笺两三幅,满写承恩字。
欲得识青天,昨夜苍龙是[347]。
[342]滤,吕据切。〇宫月逗出云母窗,如滤漉然。
[343]《晋书》:“武帝掖庭殆将万人,并宠者甚众,常乘羊车,恣其所适。宫人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引帝车。”又《南史》潘淑妃事同。
[344]《南都赋》:“中黄瑴玉。”善引《博物志》:“石中黄子,黄石脂也。”额黄想用之,故曰“遮黄子”。
[345]茜,音倩。
[346]《说文》:“茜,茅蒐也。可染绛色。”道源注:“茜草染绛丝,如长命缕,以系臂也。”
[347]《汉书》:“薄姬曰:‘昨夜梦苍龙据妾胸上。’曰:‘此贵征也。吾为汝成之。’遂幸,有身,生文帝。”
* * *
海上谣
桂水寒于江,玉兔秋冷咽[348]。
海底觅仙人[349],香桃如瘦骨。
紫鸾不肯舞,满翅蓬山雪。
借得龙堂宽[350],晓出揲云发[351]。
刘郎旧香炷[352],立见茂陵树[353]。
云孙帖帖卧秋烟[354],上元细字如蚕眠[355]。
[348]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349]《汉·郊祀志》:“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
[350]《楚词》:“鱼鳞屋兮龙堂。”
[351]道源注:“揲,《集韵》作‘抴’。”《说文》:“阅持也。”《诗》:“鬒发如云。”
[352]《汉武内传》:“七月七日燔百和之香,以待王母。”
[353]武帝葬茂陵,言其死之速。
[354]《尔雅》:“昆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355]《汉武内传》:“帝以上元夫人所授《五真图》、《灵光经》、六甲灵飞十二事,自撰集为一卷,及诸经图,皆奉以黄金之箱,封以白玉之函,珊瑚为轴,紫锦为囊,安着柏梁台上。数自斋洁朝拜,焚香洒扫,然后乃执省焉。”《海录碎事》:“《书断》:‘鲁秋胡玩蚕作蚕书。’”宋之问诗:“宛转结蚕书。”〇言武帝云孙皆尽,此上元蚕书亦安在哉?
* * *
李夫人三首
一带不结心[356],两股方安髻。
惭愧白茅人[357],月没教星替[358]。
[356]梁武帝诗:“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357]《汉书》:“武帝拜栾大为五利将军。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衣羽衣,立白茅上,以示弗臣也。”
[358]按史云:李夫人卒,齐人少翁以方致夫人,天子自帷中望见焉,乃拜翁为文成将军。夫文成能致夫人之神,尚以伪书见杀,今复尊信五利,是月没而以星替之也。此语骤读不解。
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359]。
独自有波光[360],彩囊盛不得[361]。
[359]《尔雅》:“荷,芙蕖,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诗义疏》:“青皮里白子为的。”
[360]《招魂》:“娭光眇视,目曾波些。”
[361]《华山记》:“邓绍八月旦入华山,见童子执百彩囊,盛柏叶上露,如珠满囊。绍问之,答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又《述征记》:“八月一日作五明囊,盛取百草头露,洗眼眼明。”
蛮丝系条脱[362],妍眼和香屑[363]。
寿宫不惜铸南人[364],柔肠早被秋眸割[365]。
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366]。
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367]。
土花漠漠云茫茫[368],黄河欲尽天苍苍[369]。
[362]《殷芸小说》:“金条脱为臂饰,即今钏也。”《真诰》:“安妃有斲粟金跳脱。”又:“萼绿华赠羊权金、玉跳脱各一。”
[363]香屑,百和香屑也。费㫤诗:“衣熏百和屑,鬓插九枝花。”
[364]《汉·郊祀志》:“上起幸甘泉,病良己,大赦,置寿宫神君。”注:“寿宫,奉神之宫也。”《李夫人传》:“夫人少而早卒,上怜悯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铸南人,无解,或“南金”之讹,言不惜以金铸其像也。
[365]白居易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366]《释名》:“愁悒不能寐,目常鳏鳏然。字从鱼,鱼目恒不寐。”
[367]谓使方士夜致其神。
[368]漠漠,一作“漠碧”。
[369]苍苍,一作“苍黄”。
* * *
景阳宫井双桐[370]
秋港菱花干[371],玉盘明月蚀[372]。
血渗两枯心,情多去未得。
徒经白门伴[373],不见丹山客[374]。
未待刻作人[375],愁多有魂魄。
谁将玉盘与,不死翻相误。
天更阔于江,孙枝觅郎主[376]。
昔妒邻宫槐[377],道类双眉敛。
今日繁红樱[378],抛人占长簟。
翠襦不禁绽,留泪啼天眼。
寒灰劫尽问方知,石羊不去谁相绊[379]。
[370]《南史》:“隋军克台城,张贵妃与后主俱入井,隋军出之。晋王广命斩之于青溪。”《金陵志》:“景阳井在台城内,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投其中以避隋兵。旧传栏有石脉,以帛拭之,作臙脂痕,名臙脂井,一名辱井,在法华寺。”魏文帝诗:“双桐生空井,枝叶自相加。”
[371]菱花镜,注见上卷。
[372]李白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373]《宋书》:“建康宣阳门谓之白门,文帝以白门为不祥,讳之。”
[374]丹山客,凤也。言桐枯而凤亦不来。
[375]《汉书》:“武帝以江充治巫蛊,遂掘蛊于太子宫,得桐木人。”
[376]道源注:“《风俗通》:‘梧桐生峄阳山岩石上,采东南孙枝为琴,声甚雅。’祖台之《志怪》:‘骞保至坛丘坞上北楼宿,暮鼓二中,有人着黄练单衣白袷,将人持炬火上楼。保惧,止壁中。须臾,有二婢迎一女子上,与白袷人入帐中宿。未明,白袷人辄先去。如是四五宿后,向晨,白袷人才去,保因入帐中,持女子,问向去者谁,答曰桐郎,即道东庙树是。至暮鼓二中,桐郎来,保乃斫取之,缚着楼柱。明日视之,形如人,长三尺馀。槛送诣丞相。渡江未半,风浪起,桐郎得投入水,风浪乃息。’”
[377]《尔雅》:“守宫槐,叶昼聂宵炕。”注:“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曰守宫槐。”王筠《寓直》诗:“霜被守宫槐,风惊护门草。”
[378]樱,一作“桃”。
[379]绊,一作“伴”。〇《列仙传》:“修羊公化石羊,汉景帝置之灵台上,后去不知所在。”
言此桐生于宫井,故邻宫之槐犹以类颦眉也而妒之,今惟见红樱之繁,任人携簟其下焉。当日深宫之绽衣啼泪者,竟安往哉!灰劫之馀,石羊谁绊?亦可以极今古兴亡之痛也已。
* * *
秋日晚思
桐槿日零落,雨馀方寂寥。
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
取适琴将酒,忘名牧与樵。
平生有游旧,一一在烟宵。
* * *
春宵自遣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 * *
七夕偶题
宝婺揺珠佩[380],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381],巧遗世间人[382]。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383]。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384]。
[380]宝婺,婺女星也。《左传》注:“婺女为已嫁之女,织女为处女。”徐陵《玉台新咏序》:“金星与婺女争华。”
[381]谢惠连《牛女》诗:“云汉有灵匹。”
[382]用乞巧事。
[383]滥,一作“溢”。
[384]家,一作“郎”。〇《竹林七贤论》:“阮咸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晒衣,诸阮庭中烂然,莫非绨锦。咸乃竖长竿,以大布犊鼻裈曝于庭中,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 * *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385]
愚公方住谷[386],仁者本依山。
共誓林泉志,胡为樽俎间[387]。
华莲开菡蓞,荆玉刻孱颜[388]。
爽气临周道,岚光入汉关[389]。
满壶从蚁泛[390],高阁已苔斑。
想就安车召[391],宁期负矢还[392]。
潘游全璧散[393],郭去半舟闲[394]。
定笑幽人迹,鸿轩不可攀[395]。
[385]灵仙阁,无考。按,诗有“华莲”、“荆玉”、“周道”、“汉关”等句,阁必在陕州境也。《唐书》:“郓州东平郡属河南道。”
[386]《水经注》:“时水又北径杜山。北有愚公谷,齐桓公时,公隐于溪。邻人有认其驹者,公以与之,故谓愚公。”《寰宇记》:“愚公谷在临淄县西二十五里。”
[387]《晏子春秋》:“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晏子是也。”
[388]注见上卷。
[389]入,一作“出”。
[390]《尔雅》:“酒有泛,齐浮蚁在上(洗洗)〔泛泛〕然。”
[391]《汉书》:“武帝以安车蒲轮召申公。”
[392]《汉书》:“相如为中郎将,建节使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
[393]《晋书》:“潘岳与夏侯湛并美姿容,行止同舆接茵,京师谓之连璧。”
[394]郭泰事见前。
[395]《五君咏》:“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
* * *
幽居冬暮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寖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 * *
过姚孝子庐偶书
拱木临周道,荒庐积古苔。
鱼因感姜出[396],鹤为吊陶来[397]。
两鬓蓬常乱,双眸血不开。
圣朝敦尔类,非独路人哀。
[396]《华阳国志》:“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顺尤笃。姑嗜鱼鲙,又不能独食,夫妇尝力作供鲙,呼邻母共之,舍侧忽有涌泉,每旦辄出双鲤鱼,常以供母膳。”
[397]《晋书》:“陶侃丁母艰,在墓下忽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仪服鲜洁,知非常人。随而看之,但见双鹤飞而冲天。”
* * *
赋得月照冰池
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
金波双激射[398],璧彩两参差[399]。
影占徘徊处[400],光含的皪时[401]。
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402]。
顾兔飞难定[403],潜鱼跃未期[404]。
鹊惊俱欲绕[405],狐听始无疑[406]。
似镜将盈手[407],如霜恐透肌[408]。
独怜游玩意,达晓不知疲。
[398]金波,注见上卷。
[399]《尚书中候》:“甲子冬至,日月如悬璧。”
[400]曹植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401]《上林赋》:“的皪江靡。”
[402]梁简文帝诗:“青山衔月规。”
[403]顾兔,注见上卷。
[404]《易卦通验》:“大雪,鱼负冰。”郑玄注:“负冰,上近冰也。”
[405]魏武《短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406]郭缘生《述征记》:“河冰始合,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听冰下无水声,然后过河。”
[407]枚乘《月赋》:“蔽修堞而如镜。”陆机诗:“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
[408]李白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 *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409]
手种悲陈事,心期玩物华。
柳飞彭泽雪,桃散武陵霞。
枳嫩栖鸾叶[410],桐香待凤花[411]。
绶藤萦弱蔓[412],袍草展新芽[413]。
学植功虽倍,成蹊迹尚赊[414]。
芳年谁共玩,终老邵平瓜[415]。
[409]《唐书》:“永乐县属河中府,武德元年置。”
[410]《后汉·仇览传》:“枳棘非鸾凤所栖。”
[411]桐花,注见前。
[412]王维诗:“印绶隔垂藤。”
[413]袍草,注见前。
[414]《史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15]《汉书》:“邵平,秦东陵侯。汉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
* * *
南潭上亭讌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马卿聊应召,谢傅已登山。
歌发百花外,乐调深竹间。
鹢舟萦远岸[416],鱼钥启重关[417]。
莺蝶如相引,烟萝不暇攀。
佳人启玉齿[418],上客颔朱颜[419]。
肯念沈痾士,俱期倒载还[420]。
[416]《淮南子》:“龙舟鹢首。”
[417]鱼钥,注见前。
[418]昭明太子《七契》:“启玉齿而安歌。”
[419]《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420]《晋·山简传》:“儿童歌云:‘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 * *
寒食行次冷泉驿
驿途仍近节,旅宿倍思家。
独夜三更月,空庭一树花。
介山当驿秀[421],汾水绕关斜[422]。
自怯春寒苦,那堪禁火赊[423]。
[421]《水经注》:“袁崧《郡国志》曰:介休县有介山,有绵上聚,有之推庙。”《寰宇记》:“介山在汾州灵石县东三十里,昔介子推隐于此因名。”
[422]《水经》:“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南至汾阴县北,西注于河。”《唐书》:“汾州灵石县有阴地关。”
[423]《琴操》:“晋文公出亡,子绥割股以啖之。文公复国,忘其赏,子绥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出,乃燔左右木,子绥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是日不得举火,即寒食节也。”
* * *
寄华岳孙逸人[424]
灵岳几千仞,老松逾百寻。
攀崖仍蹑壁,噉叶复眠阴。
海上呼三岛[425],斋中戏五禽[426]。
唯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427]。
[424]逸,一作“山”。
[425]岛,一作“鸟”。
[426]《魏·方伎传》:“华陀晓养性术,名五禽之戏,谓虎、鹿、熊、猿、鸟也。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薛道衡诗:“盘跚五禽戏。”
[427]《晋书》:“阮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动岩谷,乃登之啸也。”
* * *
戏题赠稷山驿吏王全[428]
绛台驿吏老风尘,耽酒成仙几十春。
过客不劳询甲子,惟书亥字与时人[429]。
[428]原注:“全为驿吏五十六年,人称有道术,往来多赠诗章。”〇《唐书》:“稷山县属绛州,县在州城西五十五里。”
[429]《左传》:“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使之年,曰:‘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目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赵孟(石)〔召〕之,而谢过焉。”
* * *
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430]
桂含爽气三秋首,蓂吐中旬二叶新[431]。
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432]。
[430]《旧唐书》:“池州属江南西道,本隋宣城郡之秋浦县。武德四年置池州。”
[431]二,一作“三”,误。〇《帝王世纪》:“尧时蓂荚每月朔生一荚,月半生十五荚,望后日落一荚,月小尽则一荚不落,观之以知晦朔。”
[432]谢朓《晚登三山》诗:“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李白诗:“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按玄晖尝为宣城内史,池州本宣城郡地,故末二语云然。
* * *
花下醉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 * *
所居永乐县久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诗
甘膏滴滴是精诚[433],昼夜如丝一尺盈[434]。
只怪闾阎喧鼓吹,邑人同报束长生[435]。
[433]甘,一作“井”。
[434]张协诗:“密雨如散丝。”
[435]道源注:“《晋书·束晳〔传〕》:太康中,郡大旱,晳为邑人请雨三日而雨注。众以晳诚感,为作歌曰:‘束先生,通神明,请天三日甘雨零。我黍以育,我稷以生。何以畴之?报束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