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上

南朝8aa中华典藏网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1]。8aa中华典藏网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2]。8aa中华典藏网

[1]《春秋运斗枢》:“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机,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揺光。”江淹诗:“瑶光正神县。”南朝为正朔,所归故曰“应瑶光”也。8aa中华典藏网

[2]《南史》:“徐妃讳昭佩,无容质,不见礼帝,二三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题汉祖庙8aa中华典藏网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8aa中华典藏网

君王自起新丰后[3],项羽何曾在故乡[4]。8aa中华典藏网

[3]《汉书》:“京兆新丰,秦曰骊邑,高祖七年置。”《三辅旧事》:“太上皇不乐关中,思慕乡邑,高祖徙丰沛酤酒煮饼商人,立为新丰。”8aa中华典藏网

[4]《项羽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5]8aa中华典藏网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8aa中华典藏网

桐花万里丹山路[6],雏凤清于老凤声。8aa中华典藏网

[5]《南部新书》:“冬郎,韩偓小字,父瞻,字畏之,义山同年。”8aa中华典藏网

[6]张正见诗:“丹山下威凤,来集帝梧桐。”薛道衡诗:“集凤桐花散。”8aa中华典藏网

剑栈风樯各苦辛[7],别时冰雪到时春。8aa中华典藏网

为凭何逊休联句[8],瘦尽东阳姓沈人[9]。8aa中华典藏网

[7]剑栈,谓剑阁栈道。8aa中华典藏网

[8]何逊尝于范广州宅联句。8aa中华典藏网

[9]原注:“沈东阳约尝谓何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终未能到。’余虽无东阳之才,而有东阳之瘦矣。”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8aa中华典藏网

粥香饧白杏花天[10],省对流莺坐绮筵。8aa中华典藏网

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秋千。8aa中华典藏网

[10]《玉烛宝典》:“寒食节,今人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引饧沃之。”孙楚《祭子推文》云“黍饭一盘,醴酪二盂”,是其事也。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东阿王[11]8aa中华典藏网

国事分明属灌均[12],西陵魂断夜来人[13]。8aa中华典藏网

君王不得为天子[14],半为当时赋《洛神》[15]。8aa中华典藏网

[11]《魏志》:“明帝太和二年,植复还雍丘。三年,徙封东阿。”8aa中华典藏网

[12]注见上卷。8aa中华典藏网

[13]《邺中故事》:“魏武帝遗命诸子曰:‘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岗。婕妤美人皆着铜雀台,上施六尺床,下繐帐。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属。每月朔、十五,辄向帐前作伎乐,汝等时登高,望吾西陵墓田。”8aa中华典藏网

[14]《魏志》:“植既以才见异,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厉。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遂定为嗣。”8aa中华典藏网

[15]注见上卷。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圣女祠[16]8aa中华典藏网

松篁台殿蕙香帏[17],龙护瑶窗凤掩扉。8aa中华典藏网

无质易迷三里雾[18],不寒长着五铢衣[19]。8aa中华典藏网

人间定有崔罗什[20],天上应无刘武威[21]。8aa中华典藏网

寄问钗头双白燕[22],每朝珠馆几时归。8aa中华典藏网

[16]注见上卷。8aa中华典藏网

[17]香帏,《英华》作“花闱”。8aa中华典藏网

[18]谢承《后汉书》:“张楷有道术,居华山谷中,能为五里雾。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作三里雾。”8aa中华典藏网

[19]五,一作“六”。〇《博异志》:“贞观中,岑文本于山亭避暑,有叩门云上清童子,文本问曰:‘衣服皆轻细,何土所出?’对曰:‘此上清五铢服。’又问曰:‘比闻六铢者,天人衣,何五铢之异?’对曰:‘尤细者,则五铢也。’出门忽不见,惟得古钱一枚。”8aa中华典藏网

[20]道源注:“《酉阳杂俎》:长白山有夫人墓。魏孝昭之世,清河崔罗什被征,夜过此,忽见朱门粉壁,一青衣出遇什,曰:‘女郎须见崔郎。’什恍然下马,入两重门,青衣引前,曰:‘女郎乃平陵刘府君之妻,侍中吴质之女。府君先行,故欲相见。’什遂前入就床坐。其女在户东立,与什叙温凉。女曰:‘比见崔郎息驾庭树,嘉君吟啸,故欲一叙玉颜。’什与论汉魏时事,悉与魏史符合。什曰:‘贵夫刘氏,愿告其名。’女曰:‘狂夫刘孔才之第二子,名瑶,字仲璋。比有罪被摄,乃去不返。’什下床,辞出,女曰:‘从此十年,当更相逢。’什留玳瑁簪,女以指上玉环赠什。什上马行数十步,回顾,乃一大冢。后十年,什在园中食杏,忽云:‘报女郎信,(俄)〔我〕即去。’食一杏,未尽而卒。”8aa中华典藏网

[269]《格物论》:“猿性急而肠狭,哀鸣则肠俱断而死。”8aa中华典藏网

[270]《籍田赋》:“微风生于轻幰兮。”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271]8aa中华典藏网

水急愁无地,山深故有云。8aa中华典藏网

那通极目望,又作断肠分[272]。8aa中华典藏网

郑驿来虽及[273],燕台哭不闻[274]。8aa中华典藏网

犹馀遗意在,许刻镇南勋[275]。8aa中华典藏网

[271]南山,终南山也。《水经注》:“《汉中记》曰:嶓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故俗以嶓冢为分水岭。”《通志》:“分水岭在汉中府略阳县东南八十里,岭下水分东西流。”8aa中华典藏网

[272]分,一作“声”,误。8aa中华典藏网

[273]《汉书》:“郑当时尝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8aa中华典藏网

[274]《寰宇记》:“燕昭王金台在易州易县东南三十里,又有西金台,俗呼此为东金台。又有小金台,在县东南十五里,即郭隗台也。”哭不闻,言死者不闻其哭。8aa中华典藏网

[275]《晋书》:“杜预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预平吴后,刻二碑纪绩,一立万山之上,一沉万山下潭中,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8aa中华典藏网

按史,开成初,令狐楚为山南节度使,卒于镇。山南治汉中,题云“北归分水岭”,而诗有“燕台哭不闻”之句,知必为令狐楚作也。义山尝为楚撰志文,故末曰“许刻镇南勋”。史云:楚没前一日,自草遗表,召从事李商隐助成之,可证彭阳没时,义山正在其幕也。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旧顿[276]8aa中华典藏网

东人望幸久咨嗟,四海于今是一家。8aa中华典藏网

犹锁平时旧行殿,尽无宫户有宫鸦[277]。8aa中华典藏网

[276]《增韵》:“顿,宿食处也。天子行幸住宿处亦曰顿。”《唐书》:“禄山反,帝西出,令御史大夫魏方进为置顿使。”8aa中华典藏网

[277]宫鸦,一作“宫花”,一作“飞鸦”。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代董秀才却扇[278]8aa中华典藏网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279]。8aa中华典藏网

若道团圆似明月[280],此中须放桂花开。8aa中华典藏网

[278]《通鉴》:“中宗戏窦从一,以老乳母王氏嫁之,令从一诵《却扇》诗数首。”注:“唐人成昏之夕,有《催妆》诗、《却扇》诗。”8aa中华典藏网

[279]何(遊)〔逊〕《看新妇》诗:“如何花烛夜,轻扇掩红妆。”8aa中华典藏网

[280]注见上卷。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有感8aa中华典藏网

非关宋玉有微辞[281],却是襄王梦觉迟。8aa中华典藏网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8aa中华典藏网

[281]宋玉《好色赋》:“登徒子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骊山有感8aa中华典藏网

骊岫飞泉泛暖香[282],九龙呵护玉莲房[283]。8aa中华典藏网

平明每幸长生殿[284],不从金舆惟寿王[285]。8aa中华典藏网

[282]《寰宇记》:“骊山在昭应县东南二里,即蓝田山也,温汤在山下。”8aa中华典藏网

[283]《唐实录》:“玄宗生日,源乾曜、张说上表曰:‘陛下二气含神,九龙浴圣。’”按,骊山温汤东有龙湫。杜甫诗“初闻龙用壮,劈石摧林丘。中夜窟宅改,移因风雨秋”是也。《津阳门诗注》:“骊山华清宫内除供奉两汤外,更有汤十六所。长汤每赐诸嫔御,其修广与诸汤不侔,甃以文瑶宝石,中央有玉莲花捧汤泉,喷以成池。又缝缀锦绣为凫雁置于水中,上时泛钑镂小舟以嬉游焉。”《明皇杂录》:“上于华清宫新广一汤,制度弘丽。安禄山以白玉石为鱼龙凫雁,仍为石梁及石莲花以献,雕镌巧妙,殆非人工。上大悦,命陈于汤中,仍以石梁横亘汤上,而莲花才出水际。”8aa中华典藏网

[284]《长安志》:“天宝六载,改温泉为华清宫,殿曰九龙,以待上浴;曰飞霜,以奉御寝;曰长生,以备斋祀。其他楼观殿阁,不可胜纪。”《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8aa中华典藏网

[285]《恨赋》:“丧金舆及玉乘。”《唐书》:“寿王瑁母武惠妃,频字不育。及瑁生,宁王请养邸中,名为己子,故封比诸王最(厚)〔后〕。”又曰:“惠妃薨,后宫无当意者。或言寿王妃杨氏之美,上见而悦之,乃令妃自以己意乞为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娶郎将韦昭训女。潜纳太真于宫中,不期岁,宠遇如惠妃。”〇末语与“薛王沉醉寿王醒”同意。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别智玄法师[286]8aa中华典藏网

云鬓无端怨别离,十年移易住山期。8aa中华典藏网

东西南北皆垂泪,却是杨朱真本师。8aa中华典藏网

[286]道源注:“智玄当作知玄。《佛祖通纪》:‘太和元年,诏沙门知玄入殿问道,赐号悟达国师。玄五岁能吟诗,出家为沙弥,十四讲经。李商隐赠以诗云:“十四沙弥解讲经,似师年纪止携瓶。沙弥说法沙门听,不在年高在性灵。”’《佛祖通载》:‘文宗癸丑十月,帝召法师知玄与道士于麟德殿论道。’《稽古略》:‘匡宗大德讳知玄,姓陈氏,咸通四年制署,号悟达国师,总教门事。帝幸安国寺,赐师沉香宝座。僖宗中和二年幸蜀,召师赴行在。后辞还九龙山。师三学洞贯,名盖一时,世称陈菩萨。’”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赠孙绮新及第8aa中华典藏网

长乐遥听上苑钟[287],彩衣称庆桂香浓。8aa中华典藏网

陆机始拟夸《文赋》[288],不觉云间有士龙[289]。8aa中华典藏网

[287]《汉书》:“高祖五年后九月,徙诸侯于关中,治长乐宫。”《汉旧仪》:“上林苑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西京赋》:“上林禁苑,跨谷弥阜。东至鼎湖,斜界细柳。”8aa中华典藏网

[288]臧荣绪《晋书》:“陆机妙解情理,心识文体,故作《文赋》。”杜甫诗:“陆机二十作《文赋》。”8aa中华典藏网

[289]《世说》:“陆云与荀隐会于张华坐,云抗手曰:‘云间陆士龙。’”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代秘书赠弘文馆诸校书[290]8aa中华典藏网

清切曹司近玉除,比来秋兴复何如。8aa中华典藏网

崇文馆里丹霜后[291],无限红梨忆校书。8aa中华典藏网

[290]《唐六典》:“秘书省监一人,少监二人,丞一人,秘书郎四人。武德初置修文馆,武德末改为弘文馆,校书郎二人。”8aa中华典藏网

[291]丹,一作“飞”。〇《杜氏通典》:“唐置崇贤馆,属左春坊。后避皇太子讳,改为崇文馆,其学士例与弘文馆同。”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乱石8aa中华典藏网

虎踞龙蹲纵复横,星光渐减雨痕生。8aa中华典藏网

不须并碍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292]。8aa中华典藏网

[292]《晋书》:“阮籍闻步兵厨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〇末二语途穷之悲。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日日[293]8aa中华典藏网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8aa中华典藏网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8aa中华典藏网

[293]一云“春日”。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过楚宫8aa中华典藏网

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8aa中华典藏网

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龙池8aa中华典藏网

龙池赐酒敞云屏[294],羯鼓声高众乐停[295]。8aa中华典藏网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296]。8aa中华典藏网

[294]《雍录》:“明皇为诸王时,故宅在京城东南角隆庆坊。宅有井,井溢成池,中宗时数有云龙之祥。后引龙首堰水注池,池面益广,即龙池也。开元二年七月,以宅为宫,是为兴庆宫。”8aa中华典藏网

[295]南卓《羯鼓录》:“羯鼓出外夷,以戎羯之鼓,故曰羯鼓。其声促急,破空透远,特异众乐。明皇极爱之,尝听琴未终,遽止之曰:‘速令花奴持羯鼓来,为我解秽!’”8aa中华典藏网

[296]《容斋续笔》:“唐岐、薛诸王俱薨于开元中,而太真以天宝二载方入宫。此篇与元稹《连昌宫词》‘百官队仗避岐薛’俱失之。”愚按史云:“睿宗六年,王德妃生业,初王赵,降封中山王,进王薛,开元二十二年薨,子琄嗣。”此诗与微之词岂俱指嗣王哉?(昔)〔要〕之,作者微文刺讥,不必一一核实。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8aa中华典藏网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8aa中华典藏网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297]。8aa中华典藏网

人去紫台秋入塞[298],兵残楚帐夜闻歌[299]。8aa中华典藏网

朝来灞水桥边问[300],未抵青袍送玉珂[301]。8aa中华典藏网

[297]《晋书》:“羊(祐)〔祜〕卒,百姓于岘山建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涕。”8aa中华典藏网

[298]《恨赋》:“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注:“紫台,犹紫宫也。”杜甫咏明妃诗:“一去紫台连朔漠。”8aa中华典藏网

[299]《汉书》:“项羽夜闻汉军皆楚歌,乃惊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下数行。”8aa中华典藏网

[300]灞桥,注见前。8aa中华典藏网

[301]古诗:“青袍似春草。”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十字水期韦潘侍御同年不至时韦寓居水次故郭汾宁宅[302]8aa中华典藏网

伊水溅溅相背流[303],朱栏画阁几人游。8aa中华典藏网

漆灯夜照真无数[304],蜡炬晨炊竟未休[305]。8aa中华典藏网

顾我有怀同大梦,期君不至更沉忧。8aa中华典藏网

西园碧树今谁主[306],与近高窗卧听秋。8aa中华典藏网

[302]宁,一作“阳”。〇道源注:“王廷珪诗:‘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8aa中华典藏网

[303]《水经》:“伊水出南阳县蔓渠山,东北至洛阳县南入洛。”8aa中华典藏网

[304]李贺诗:“鬼灯如漆照松花。”8aa中华典藏网

[305]《晋书》:“石崇以蜡代薪。”8aa中华典藏网

[306]曹植诗:“清夜游西园。”《燕城赋》:“旋渊碧树。”注:“玉树也。”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流莺8aa中华典藏网

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8aa中华典藏网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8aa中华典藏网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8aa中华典藏网

曾苦伤春不忍听[307],凤城何处有花枝。8aa中华典藏网

[307]忍,一作“思”。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308]8aa中华典藏网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8aa中华典藏网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8aa中华典藏网

思子台边风自急[309],玉娘湖上月应沉[310]。8aa中华典藏网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8aa中华典藏网

[308]关,潼关也。道源注:“《甘棠志》:盘豆馆在湖城县西二十里,昔汉武帝过此,父老以牙豆盘献,因名焉。”8aa中华典藏网

[309]《汉·戾太子传》:“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师古曰:“台在今湖城县西阌乡东。”8aa中华典藏网

[310]玉娘湖,无考。或曰:《嵩山记》:“登封县有玉女台。汉武帝见二玉女于此,因名。”玉娘湖或在其侧。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311]8aa中华典藏网

星使追还不自由[312],双童捧上绿琼辀[313]。8aa中华典藏网

九枝灯下朝金殿[314],三素云中侍玉楼[315]。8aa中华典藏网

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316]。8aa中华典藏网

当时若爱韩公子[317],埋骨成灰恨未休。8aa中华典藏网

[311]张籍、王建、戴叔伦、元稹、于鹄、项斯皆有作。8aa中华典藏网

[312]《后汉·李郃传》:“和帝遣使者二人到益部,郃曰:‘有二使星入蜀分野。’”《晋·天文志》:“流星,天使也。”8aa中华典藏网

[313]《诗诂》:“车前横木上勾衡者谓之辀,亦曰辕。”8aa中华典藏网

[314]九枝灯,注见上卷。道源注:“《金根经》:黄金紫殿,青要帝君居之。”8aa中华典藏网

[315]《真诰》:“真人行则扶华晨盖,乘三素之云。”《艺苑雌黄》:“《修真入道秘言》:‘立春日清朝北望,有紫、绿、白云,为三元君三素飞云也。三元君是日乘八轮之舆,上诣天帝。’唐试进士以《立春日望三素云飞》出此。”8aa中华典藏网

[316]月娥,谓月中姮娥。8aa中华典藏网

[317]韩公子未详。或曰:韩非为韩之诸公子,借以况韩录事也。8aa中华典藏网

* * *8aa中华典藏网

即目[318]8aa中华典藏网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8aa中华典藏网

何人书破蒲葵扇[319],记着南塘移树时。8aa中华典藏网

[318]目,一作“日”。8aa中华典藏网

[319]《广雅》:“栟榈,棕也。”《玉篇》:“一名蒲葵。”《晋阳秋》:“谢安乡人有罢中宿县,诣安,安问归资,答曰:‘惟有五万蒲葵扇。’又以非时。安乃取其中者执之,士庶竞慕,价十倍。”又曰:“王羲之见老姥持十许六角扇卖之,因书其扇各五字,老姥初有愠色,羲之谓曰:‘但云王右军书字,索百钱。’姥从之,人竞买之。”8aa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