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范
作者:李世民
四卷。唐太宗李世民撰。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 (649)。论为君持身治国之道。以为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为治国之本。贞观末年太宗以此书赐其子李治(高宗),曰:“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修身治国备在其中”(《帝范·后序》)。《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皆云四卷。晁公武《读书志》仅载六篇。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一卷。此本载《永乐大典》中,共十二篇,首尾完整。是书于南宋时已佚其半,至元乃复得旧本,故明初转有全文。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贾行注和韦公肃注,并佚。注文疑出于元人之手。日本有传本。大抵本文以日本传本为佳,注文以四库馆臣辑本为上,亦互有补充。有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知不足斋丛书》本。《粤雅堂丛书》三编本据日本传本刊。
李世民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农民
波兰作家莱蒙特的代表作。为了全面描写农民生活,作者把小说分为《秋》、《冬》、《春》、《夏》四个部分。 故事以富农马捷伊·包雷诺的家庭纠纷为基础,围绕他和儿子安捷克的紧张关系展开。安捷克爱上继母雅古霞——包雷诺的年轻妻子,这使本来就很紧张的父子关系更加复杂化了。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贫农为了森林的产权同地主富农展开的斗争。这条线索发展的高潮是广大农民同地主富农发生的武装冲突。搏斗中安捷克杀死了打伤包雷诺的守林人。这个行动使父子二人言归于好。后来安捷克继承了包雷诺的土地,并且割断了对雅古霞的爱情。这样,安捷克便由一个地主富农阶级的贰臣逆子变成了这个阶级的孝子贤孙,由一个反叛者变成了同他父亲一样的“精明强千的主人”。 小说展现出一幅广阔的农村生活画面,揭示了农村中复杂的阶级关系,作品人物中包括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和乞丐。作者同情贫农对地主富农怀有的刻骨仇恨。 小说富有戏剧性,对话生动活泼,对农村生活和农民风习描写得尤其鲜明而有生气。 这部小说荣获了192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
实宾录
十四卷。北宋马永易撰。马永易字明叟,维杨 (今江苏扬州)人。宋徽宗时曾任池州石埭县尉。其事迹不可详考。只在 《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里有记载: 马水易曾著有 《唐职林》、《元和朋党录》、《寿春杂志》等书。《实宾录》见于晁公武 《读书志》称为 《异号录》二十卷。陈振孙的 《书录解题》作《实宾录》,谓永易所撰。《宋史·艺文志》又分 《实宾录》、《异号录》各三十卷,皆题永易所撰。关于本书,诸家记载,颇有舛错不合。据各本之说,互相参证。《宋史》误分为两书。而晁公武所见可能是较早的未经增广之本,所以名曰《异号录》。自元代以来,此书已长久散佚。被陶宗仪收入《说郛》的仅仅是很少的数条。清代修 《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搜辑六百余条。都是 《说郛》里所未见的。但因原书散佚,其体例亦无法考证。马永易的原本与后人文彪增广的内容也无法辨别。所以只能除去重复,订正舛误,以类相从,整理编为十四卷,仍沿用陈振孙《书录解题》之名为《实宾录》。本书广泛收集古人的殊名别号编辑而成,内容颇丰。但亦有明显舛讹之处.或与称谓无关的也收录其中。但此书仍不失其价值。有《四库全书》本。清顺治三年 (1646)宛委山堂刊 《说郛》一卷本、192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 《说郛》一卷本、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云南野乘
小说。清末吴趼人撰。三回,未完。趼人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已著录。书叙云南史事。拟取自庄蹻开辟滇池,直至晚清情形,尽列入书内。其时正有割弃云南予英、法帝国主义之趋势,此作欲向读者表明“古人开辟的艰难,就不容今人割弃的容易”。惜仅成三回。虽演义体裁,要皆取材于正史。除史册外,别取元人董庄愍《威楚日记》、明人杨用修《滇载记》、又程原道绥辑《睱录傜倮类考》、《古滇风俗考》及《国朝冯再来滇考》等书,以为考证。惜在表现爱国主义思想同时,又流露出大汉族主义观点,是其局限。原载《月月小说》第十一、十二、十四号,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一月至次年二月印行。
敬乡录
十四卷。元吴师道撰。本书为补宋洪遵《东阳志》中所记人物之缺而作,始自梁朝,迄于南宋末。每人皆先述其事迹,后录其诗文,并间有吴氏考证、按语。体例略近元好问《中州集》,但元氏借诗以存人,吴氏则因人以存诗文,故或有仅载篇目而不录原文者。其编辑宋人小传,是在《宋史》未成以前,故记载多有异同,亦有《宋史》不载之事。于史颇资参考。有清李小雅抄本,缪荃孙、瞿熙邦校并跋,四册(现藏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本。此外,近人张钧衡撰《考异》一卷,《辩疑》一篇,收入《适园丛书》第一集。《续金华丛书》 (史部) 亦有《敬乡录》十四卷附《考异》一卷本。
春秋或问
十卷。元程端学撰。程氏撰《春秋本义》后,又历举前人诸说得失,以明《本义》去取之意,成《春秋或问》。可见此书是与《本义》相辅而行的,此书是一部通论性着作,其中掊击诸儒之说,多否少可,尤其力攻张洽《春秋集注》。其论《春秋》不当以一字为褒贬,论《春秋》多笔削以后之阙文,论《春秋》不书祥瑞,论《春秋》灾异不当强举其事应,多有可取。但其谓《左传》史实多出伪撰,力主《春秋》用夏正,则又臆说妄断。此书最着力之处是承刘知几、程颐之说,力辩《春秋》用夏正,洋洋万言,广征博引,可与专门性研究媲美,但其中引据之一乃为伪古文《尚书》。现存元至正渐东官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劝忍百箴
《劝忍百箴》一书以一百句箴言的方式,继续传达中国忍文化的深刻内涵。全书不被“忍”字所局限,除隐忍之外,还包含了把隐忍变为一种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喜好做选择、勤俭的接受、夸张的防备等内容,将隐忍这种生活态度变为一种处世的能力。忍文化由此更加充实和饱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