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辑佚]

作者:苏轼
论语说[辑佚]

苏轼晚年创作的经学著作,苏轼于儒家经典多有涉猎,尤其是对《论语》颇有研究。贬官黄州期间,他就曾撰成《论语说》初稿。《黄州上文潞公书》说:“到黄州,无所用心,辄复覃思于《易》、《论语》。端居深念,若有所得,遂因先子之学,作《易传》九卷。又自以意作《论语说》五卷。”迁居海南期间,完成定稿。《答李端叔三》中有言:“所喜者,海南了得《易》、《书》、《论语》传数十卷,似有益于骨朽后人耳目也。”书成后,自宋及明初,该书一直流传于世。明正统六年(1441年),由杨士奇清点当时明皇室内阁藏书而编修的《文渊阁书目》著录“《论语东坡解》一部二册”。及至万历丁酉(1597年),焦竑刻《两苏经解》时,已不见有《论语说》了,其序称“《子瞻论语解》,卒轶不传”。可见此书在明万历时期已经难觅了,因此《两苏经解》中没有苏轼《论语说》。从清人张佩纶以至今人卿三祥、马德富、舒大刚、谷建,都有辑文问世,且舒氏还将卿氏、马氏三人所辑合并于《三苏全书》中。兹以这些辑本为据,探研苏轼诠释《论语》的特色。

猜你喜欢的书

剑侠传

剑侠传

文言短篇小说集。明王世贞编。二卷。此书明吴琯《古今逸史》本题为唐人撰,不著名氏,二卷。《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存目著录即据此本,谓为“皆记唐代剑侠之事,与《太平广记》一百九十三卷至一百九十六卷所载豪侠四卷文尽相同”,断为“明人剿袭《广记》之文”。按,见于《太平广记》之《卢生》、《红线》、《聂隐娘》等唐人传奇,实仅十九篇,其中《扶余国主》叙隋事,还有多篇五代作品。《广记》未收之作尚有《老人化猿》,采自《吴越春秋》;《虬髯叟》、《韦洵美》二篇采自《灯下闲谈》。余外另有如采自《青琐高议》之《任愿》等书的十一篇五代两宋作品,共计三十三篇。明隆庆三年(1569)履谦子翻刻时又增附四篇,其中已有明人《剪灯余话》之《青城剑术》一篇。今人余嘉锡据《弇州山人四部稿》中《剑侠传小序》一文,以为此书当为王世贞所辑(《四库提要辨证》)。是书今传除履谦子翻刻本外,还有清汪士汉《秘书廿一种》本,四卷。《郑堂读书记》认为当系汪士汉所分。咸丰七年(1857)王996 明代文学龄刊本从之。《说郛》(重编本)、《唐人说荟》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均删存一卷。

梅尧臣诗选

梅尧臣诗选

宋诗别集。1册。梅尧臣著,朱东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此书是朱东润整理研究梅尧臣著作的系列成果之一。书首有朱氏所作序1篇,对梅尧臣生平家世、政治态度、文学成就、艺术风格以及梅氏著作的版本都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全书共选诗420余首,在编排上以年代为序。梅尧臣的选集,最初只有北宋元符二年(1099)宋绩臣的《梅圣俞外集》10卷(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南宋时有《梅圣俞别集》,陆游称其中收“宛陵先生遗诗及文若干首”,这两种收集遗著的选本,都已失传。朱氏的选本,是在全面整理研究梅氏著作的基础上,从梅尧臣的《宛陵集》(60卷)中精选一部分最能代表梅氏文学主张以及艺术风格的佳作,如《鲁山山行》、《腊日雪》、《江上遇雷雨》、《重过瓜步山》等名篇。也选录了梅氏同情人民,关怀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杰作,如《田家》、《陶者》、《汝坟贫女》、《田家语》等。朱东润在选录梅氏悼亡之作《书哀》、《悼亡三首》、《梦睹》的同时,也选了他的《一日曲》、《花娘歌》;在选录梅氏佳作名篇的同时,也选录了如《扪虱得蚤》之类不忌俗恶的作品,使读者能对梅氏诗歌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在诗后的注释中,不但注释字句,而且为作品系年,时而引用前人评论,并附有己见。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

一作《王闰香夜月四春园》。简名《绯衣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旦本。本事未详,唯梦中得诗拆字破出凶手姓名或受唐传奇《谢小娥传》影响。剧写汴梁女王闰香与同城李庆安系父母指腹为婚。后李家没落,王父悔亲。闰香约李夜至家,赠李财物以充聘礼。入夜,侍婢梅香持金银包袱以待庆安,被窃贼裴炎杀害。庆安至,被尸绊倒,手染鲜血,大恐逃回。王父疑庆安杀人,告官治狱,屈打成招。上送开封府时,钱大尹审案,知有冤抑。乃祈祷狱神,使庆安呓语。果闻:“非衣两把火,杀人贼是我。赶的无处藏,走在井底躲。”知凶手乃裴炎,并察得有棋盘街井底巷。即派公差微服赴彼捕捉裴炎归案。庆安无罪获释,与闰香成婚。有《古名家杂剧》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顾曲斋刊本。宋元南戏有《林招得》,人物异而情节略同;元萧德祥亦有《四春园》杂剧,已佚。明传奇《钗钏记》、《卖水记》,拟话本《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见《喻世明言》),情节均受此剧影响。因首折《点绛唇》、《混江龙》袭用白朴《梧桐雨》中《粉蝶儿》曲,三折《调笑令》中涉“水浒”人物王矮虎、一丈青,故今人或疑非关汉卿作,然证据不足。

查东山先生年录

查东山先生年录

一卷。清沈起辑。沈起字仲方,明清之际浙江嘉兴人,为谱主弟子。谱主查继佐(1601—1676),字伊璜,号兴斋,学者称东山先生。浙江海宁人。明崇祯六年 (1633年)举人,曾任南明鲁王政权兵部职方主事。明亡后从事讲学著述,弟子逾千人。康熙时以庄廷明史案牵连入狱,释放后改名左伊,号非人。著有《罪惟录》、《东山国语》、《鲁春秋》等书。此谱记谱主事迹较详实,于谱主参加抗清活动、著述、讲学及入狱之事均有所记述。咸丰年间,海宁人张涛得此谱稿本,又与谱主后裔孙查毂为之注补。前列有征引书目,末附翁广平撰《书湖州庄氏史狱案》一篇。此谱有1916年刘承干刊 《嘉业堂丛书》本。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东汉何休撰。《隋书·经籍志》作11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作13卷,《宋史·艺文志》作12卷。今通行本28卷,有《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排印本、《四库全书》、《四部备要》本等。另有11卷和12卷本,分别收入《四部丛刊》、《十三经古注》等。闭门著述17年始成,文字简明,力正“讲诵师言至于百万,犹有不解”之弊。是较好的《公羊传》注本。以弘扬《春秋·公羊传》“微言大义”为主要内容。根据《春秋》作者孔子的所传闻、所闻、所见之不同,提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三世说,认为从据乱到小治和大治是历史演化的趋势,以论证“汉当继大乱之后”。注文严分今古文经学家法,不引古文《周礼》文字。时杂《春秋纬演孔图》等纬书释解传文,神化《春秋》,声称鲁国端门之血书,其血化为赤鸟,其书化为《白书》(即《春秋》),是天命孔子传子夏授予汉代的“拨乱之法”。清皮钖瑞批评说:“赤鸟端门,事近荒唐,词亦鄙俚,《公羊传》并无明说,何休不应戴入《解诂》。”(《经学历史》四《经学极盛时代》)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一卷,唐那提译。佛依庄严王菩萨之请问而作方曼荼罗,说供养地藏菩萨等八大菩萨。佛在耆阇崛山,有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大会庄严之因?佛言,昔作方曼荼罗供八菩萨所致。谓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执金刚主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止诸障菩萨,地藏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