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章楠
  • 姓名:章楠
  • 别名:字虚谷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代浙江会稽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章楠,清著名医学家。字虚谷。清代浙江会稽县人。少羸多病, 嗜岐黄之学, 而尤殚力于仲景之书, 参儒释之理, 潜心研究, 溯流穷源, 凡三十余年。后又游历广东、河北、苏州等地, 遇同业绩学者莫不趋访就正, 遂精医术。既明于医经原旨, 则见诸家偏伤流弊之害, 冀有以补救, 遂著《医门棒喝》四卷(1825年), 包括六气阴阳论、太极五行发挥等三十余篇医论, 杂论医理、诊法及内儿各科病证治法, 并附医案。其推崇名医叶天士、薛生白,于温病之辨证论治颇有发挥。对刘河间、李东垣、朱震亨、张景岳等说,则善于撷取精粹, 且能提出中肯之评论。尚鉴于《伤寒论》辞简义深, 理法微妙, 读者难以领会, 及参考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予以重编, 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纲, 阐述各经病证, 撰《伤寒论本旨》九卷(1835年)。又注解《叶天士温热论》, 作为外感温病治法; 注释《温热条辨》(旧题薛雪撰), 作为暑病主治法, 以补《伤寒论》之不足。另有《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两书之合刊本, 总名曰《医门棒喝》。其经医论(即《医门棒喝》) 为初集, 《伤寒论本旨》为二集, 故《伤寒论本旨》,又有《医门棒喝二集》之称。

章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世俗的圣歌

世俗的圣歌

尼加拉瓜诗人鲁文·达里奥是拉丁美洲文学现代化发展中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在拉丁美洲影响巨大,而且对于整个西班牙语诗歌的革新和进步,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他所代表的现代派的文学创作,也是西班牙语诗歌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是研究拉美文学整体成就必不可少的杰出人物。本书收录达里奥代表作《蓝》、《世俗的的圣歌》以及《最初的旋律》、《蒺藜》、《秋声》等。

从前有个老女人

从前有个老女人

从前从前有个老女人……这不是童话故事的开头,但整件事的确像是个虚构的童话故事,里头有个强势的老女人,而接连的杀人事件就环绕着一首鹅妈妈童谣次第展开。 柯妮利雅·波兹是美国最知名的波兹鞋业创始人,她的崛起便是一项传奇──嫁给一个补鞋匠,与两任丈夫生了六个小孩,开创出美国最大的鞋业王朝。前夫的三个小孩个性古怪,第二任丈夫的孩子则品貌双全,但个性强势且残酷的柯妮利雅只疼爱较年长的那三个怪孩子,对于其他孩子的横死不闻不问。大家都晓得柯妮利雅的遗嘱内容,也都清楚少了一个波兹家的人就可以多分得一笔财产,但痛下毒手的人究竟是谁?为何要附会童谣杀人?杀人的动机真的是因为巨额的遗产吗? 奎因父子机缘巧合地介入此案,却眼睁睁看着谋杀案发生。理查德·奎因探长的手下屡屡身陷险境,埃勒里势必要稳住这失控的场面还原真相,冷血的幕后真凶原来是……

华阳陶隐居内传

华阳陶隐居内传

三卷。道教经书。唐贾嵩撰。前有贾嵩序,序称《梁书·陶弘景传》叙事颇删略,使其仙圣行业不得昭著,陶翊《本起录》亦事多遗阙等等,于是将《登真隐诀》、《真诰》、《泰清经》及先生文集揣摩事迹,作三卷内传。又称陶弘景“乃玄中之董狐,道家之尼父”。卷上述陶氏世系及在齐的事迹。卷中讲陶氏在茅山立华阳馆,陈梁武帝图谶应运王天下,炼丹药,直至仙逝等事,又录其所著之书。卷下收录《宋宣和封诰》、邵陵王萧纶撰《解真碑铭》及司马承祯述《碑阴记》、梁昭明太子撰《墓志铭》、沈约酬华阳先生诗、苏庠赞陶先生像等。为研究陶弘景生平事迹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收入《道藏》洞真部记传类。

易翼述信

易翼述信

清王又朴撰。十二卷。《诗礼堂全集》本。此书解《易》,专主《十翼》之义,而兼采诸家之论以为说。《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编经传次序,悉依王弼旧本,而冠以读《易》之法,终以所集诸儒杂论。其大旨专以《彖》、《象》、《文言》诸传解释经义,自谓笃信《十翼》,述之为书,故名曰《易翼述信》。而以朱子所云‘不可便以孔子之说为文王之说’者为非。其徵引诸家,独李光地之言为最夥,而于《本义》亦时有异同。盖见智见仁,各明一义,原不能固执一说以限天下万世也。至其注释各卦,每爻必取变气,盖即之卦之遗法。其于河图、洛书及先天、后天皆不列图,而叙其说于杂论之末,特为有识。其时、位、德、大小、应比、主爻诸论,亦皆恪遵《御纂周易折中》之旨,阐发证明,词理条畅,可取者亦颇多焉。”

周易孔义集说

周易孔义集说

清沈起元撰。二十卷。《四库全书》本。此书大旨,以《十翼》为孔子所作,学《易》者当以此为主,因取明高攀龙《周易孔义》之名,别加纂集;所录古今《易》说无所偏主,惟合于孔《传》者即取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其篇次则仍依今本,以《彖传》、《象传》系于经文之下,谓《易》之亡不亡不系于古本之复不复,王氏以《传》附经,亦足以资观玩;惟《大象传》往往别自起义,《文言》则引伸触类,以阐《易》蕴,皆无容附于本卦,故别出之。

金七十论

金七十论

音译《波罗末陀》,亦名《拘罗那陀》。又译《拘那罗陀》,意译《亲依》。印度数论派哲学经典。作者生卒年不详,约在公元350年(2—5世纪各种推论均有)。公元6世纪传入中国,后被保存在汉文佛典大藏经内。译者真谛(Paramartha 499—569),南朝梁、陈僧人,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金七十论》(Suvara-saptati-āstra)是印度古代哲学数论(音译“僧伽”或“僧法”)派的主要经典,原名《数论颂》(Sākhya-kārikā),用梵文写成,作者名自在黑(vara-ka大约生活于四五世纪)。 陈代有一位名叫真谛(Paramārtha)的印度高僧将《数论颂》翻译成汉文,取名《金七十论》,该原文仅有七十偈,故名。《数论颂》有几个梵文本流传在世,唯《金七十论》所依梵文本迄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