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光

郑重光
  • 姓名:郑重光
  • 别名:字在辛,号素圃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仪征
  • 出生日期:1638年
  • 逝世日期:1716年
  • 民族族群:

郑重光(1638年-1716年),字在辛,号素圃,晚号完夫 ,是清代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医家。1638 年出生于江苏仪征,祖籍新安歙县 ,后曾寄居江都,最终迁至扬州府城 。


1662 年,郑重光的父亲病重,他长时间侍奉左右,亲尝汤药,但父亲仍不幸离世,不久后自己也身染疾病。这段经历,让他深感当时医者医术不精,于是发愤研读医书,从《内经》开始,博览群籍,最终彻悟医理,治病多有奇效,尤其在伤寒、温病领域见解独到 。


在伤寒研究上,他推崇张仲景,认可方有执的错简说。他对阳明病有深入见解,认为阳明分经、腑病各有提纲,存在风寒表里之分,与三阴互为表里,还强调保护阳明胃气的重要性,并提出阴阳及三阴间有合并病的观点 。他删去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中的繁复部分,加入喻昌张璐、程郊倩等诸家学说及自己的见解,写成《伤寒论条辨续注》十二卷 。后又著《伤寒论证辨》三卷,依症状分经阐述病情 。还参校柯琴的《伤寒论翼》两卷 。


对于温病与疫证,郑重光明确加以区分。他指出,疫邪因人体质不同,病发寒热各异,体质厚实者受热证,薄弱者则阳气耗损致虚寒证。鉴于吴又可《温疫论》中未区分温病与疫证,且忽视虚寒疫证,他撰写了《温疫论补注》两卷 。


临床实践中,郑重光强调脉证合参,用药不拘泥于苦寒,倡导伤寒可温补,是清代伤寒学派辨证施治派的代表人物 。他将平生治验编成《素圃医案》四卷,医案体现出鲜明的火神派风格,善用附子、姜、桂等药物 。后世将这五部著作合刊为《郑素圃医书五种》 。此外,他还重刊了先世的《集验简便诸方》 。1716 年,郑重光去世,乡里私谥 “贞悫先生” ,其子郑钟蔚继承其医学事业 。

郑重光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霞外杂俎

霞外杂俎

养生类著作。铁脚道人纂,明洪楩校。纂者不可考。楩字方泉,钱塘 (今杭州) 人,编有《洪楩辑刊》。本书序中谓,东谷居士敖英于山中遇老翁,见其癯然山泽之姿,似有道气,因问摄生之要,告知日服“快活无忧散”,事不如意服“和气汤”,并读“九字经”等法。临别授书,言铁脚道人所纂。书中所述多注重精神修养,所录“警身纂要十五条”系劝人为善、清心寡欲之说;“摄生纂要二十八条”为养神炼气、饮食调理之道,皆是老年保健良方。有明嘉靖间 《洪楩辑刊》 本。

同昌公主外传

同昌公主外传

《古今说海》说渊部收录此篇,不著撰人。实出苏鹗《杜阳杂编》卷下,亦即《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七所引《同昌公主》条。叙唐懿宗女同昌公主,最得爱宠,咸通九年下嫁韦保衡,穷奢极侈,把内库珍宝都给她陪嫁。公主不久死去,又举行了盛大的送葬仪式,超出常规。本篇记载非常详尽,也有夸张描写,《四库全书总目》说《杜阳杂编》“铺陈缛艳,词赋恒所取材,固小说家之以文采胜者”,大概即指此而言。同昌公主盛葬事,见于《新唐书·懿宗纪》及《新唐书·诸帝公主列传》,懿宗为公主病死还杀了医官韩宗绍等,并贬谪了谏阻的大臣刘瞻等一批人,成为一大事件。《杜阳杂编》详记皇亲国戚的骄横奢侈,有一定讽刺意义。

蜃楼外史

蜃楼外史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芙蓉外史》。四十回。题“霅溪八咏楼主述,吴中梦花居士编”,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字林沪报馆铅印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文海书局石印本。1993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排印上海文海书局石印本。官、匪、寇相互勾结,贪赃枉法,搜刮奸淫。赵文华身为高官,不为国家除暴安良,却与娼妓惹人心、动人怜、月月红、月月鲜等左拥右抱,同床而卧,甚至搜寻性药以助其乐,丑态百出。该书风格诙谐活泼,笔调犀利流畅,将贪、嫖、赌、淫、霸等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较《蜃楼志》有过之而无不及。

悟性的提升

悟性的提升

本书是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在战乱时期隐居所写,是对禅的修行最好的阐释。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佛教中的禅宗;禅佛教;禅体验的解释;佛教哲学中的理性与直观;禅:答胡适博士;问答;禅的自然观。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

一卷,唐不空译。说念诵普贤菩萨之法。亦先归命礼普贤,乃至观身如普贤等。

佛说优婆五戒相经笺要

佛说优婆五戒相经笺要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尔时净饭王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欲所请求。以自济度。惟愿世尊。哀酬我志。佛言。可得之愿。随王所求。王白佛言。世尊已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制戒轻重。唯愿如来。亦为我等优婆塞。分别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识戒相。使无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