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懋修

- 姓名:陆懋修
- 别名:字九芝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元和(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818年
- 逝世日期:1886年
- 民族族群:
陆懋修(1818年-1886年),清医家。字九芝、勉旃,号江左下工,又号林屋山人。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外曾祖*王丙(朴庄)为名医,精伤寒。先世显,皆通医。懋修为诸生,世家学,中年益肆力于医,咸丰(1851—1861)年间徙居上海,以医名。精研《素问》,恪守仲景家法,博通汉以后伤寒学派诸家论述。尝谓柯琴、尤怡两家得仲景之意颇多,故每以两家之论,评述清代诸医之得失。穷研三十余年,撰述宏富。著有《文集》十六卷、《不谢方》一卷、《伤寒论阳明病释》四卷、《内经运气病释》九卷(附《内经遗篇病释》一卷)、《内经运气表》一卷、《内经难字音义》一卷。重订校正有《傅青主女科》、《广温热论》、《理虚元鉴》、《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诸书合刊为《世补斋医书》正续集。又撰有《内经音义》初、再、三、四稿及《素问难字略》、《二十四品再易稿》(一作《本草二十四品》)、《宏维新编》、《仲景方汇录》、《水饮活法》、《医林琐语·世补斋杂缀》等,今存稿本。另有《明道藏本史崧灵枢音释》、《金匮方论》、《太阳寒水病方说》等抄本传世。子润庠,同治十三年(1874年)状元,亦知医。
猜你喜欢的书
华伦夫人的职业
英国剧作家肖伯纳的剧本。薇薇是个体面的资产阶级小姐,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女子学院,刚刚准备进入社会首先发现了自己家庭的肮脏内幕。原来她的母亲华伦夫人竟是个妓院老鸨,在欧洲许多大城市开设妓院,靠着剥削妓女的血泪钱而发家。在薇薇追逼下,华伦夫人讲述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她出身于工人家庭,共有姐妹四人。她们从小就开始独立谋生,在工厂做工。四姐妹本来都是正派的姑娘,但正派并没有给她们带来任何好处:一个在铅厂做工,中铅毒而死;另一个嫁给穷工人,为维持家庭生活和养育子女而疲于奔命。华伦夫人和另一个姐妹被迫走上卖淫的道路,这条道路给她们带来了财富和社会地位……沉重的打击接踵而来。薇薇又进一步了解到,正在追求她的赛密尔牧师之子富兰克原来和她竟是同父兄妹。向华伦夫人“买卖”投资的克罗夫爵士还死死地纠缠着薇薇。她在精神上受到极大创伤,决心与母亲断绝关系,过独立的生活。最后,薇薇从家出走,在伦敦一家法律事务所当职员,埋头于这种“没有美也没有浪漫”的职业工作。
收藏沙子的旅人
卡尔维诺的旅行与读书散文集,《看不见的城市》X《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灵感地图
卡尔维诺在世最後出版品,好奇心和想像力俱臻巅峰!博学睿智、令人喜爱的作家,旅行、读书、看展览,旁徵博引又不陈腔滥调,始终洋溢观看世界的热情好奇,「这样看,我全明白了。」以机智文采收藏看世界的喜悦,卡尔维诺无穷的好奇心,和他独特的想像力,都在《收藏沙子的旅人》一书中达到巅峰。他书写生活中的游历,运用过人的智识,将眼前一个个物件,如同一个故事、一部小说般,钜细靡遗地描写出来。从楔形文字泥板、古罗马的图拉真柱,到古老世界地图。从墨西哥神庙,到日本庭园。卡尔维诺的观点犀利且经常带来惊喜,他思考我们如何观察,观察如何形成知识。我们所观看到的世界,是否如同这个世界原本呈现的样子?
书法离钩
十卷。书论。明代潘之淙撰。之淙,字无声,号达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所著《书法离钩》汇集了前代各家书法论著精华,分为八十一类编纂成集。卷一分为源流、六义、四学、证非、述传、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飞白、楷书、行书、急就、草书十五个细目,论述六书源流;卷二至卷六分取法、初学、执笔、操手、用笔、笔锋、定心、知道、从性、适志、解悟、记异、学篆、学隶、学楷、学行、学草、论写、论血、论骨、论筋、论肉、论脉、体式、形状、气势、布置、运用、肥瘠、方圆、迟速、劲软、结构、弊病、钟意、灌法、心颂、纲目、八法、一侧、二勒、三弩、四趯、五策、六掠、七啄、八磔、点例、勾例、撇例、笃学、临书、摹书、书丹、辨惑、先后、误写、利器五十八个细目,论述学书方法;卷七至卷八分为品题、赏鉴;卷九分为法帖、原笔、原墨、原砚、原纸五个细目,讲法帖及文房四宝;卷十为均韵。分类虽支离破碎、漫无系统,但从以上细目可清楚看出此书主旨在于阐述书法名家笔法,主张学书只有在学得前人方法基础上,然后才有创造。后人评此书多袭旧说,且在编辑中漫无系统,出处不尽注明。书名“离钩”二字是采用佛家语“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的意思。有《惜阴轩丛书》本、《四库全书》本、《全书集成初编》本。
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
时方歌括
医方著作。二卷,清·陈念祖撰于1801年。本书选辑唐宋以后时方108首,分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寒、热十二剂,用韵文歌诀阐述所列时方及方解。所载时方歌诀不仅叙方精辟,释方准确,而且辞藻流畅,文字韵味较强。间引李中梓、柯韵伯等医家诸论。刊于嘉庆六年(1801)。约六万字。上卷为补可扶弱,重可镇怯,轻可去实,宣可决壅,通可行滞,泄可去闭六类,讨论了四君子汤、导赤散等五十九方。下卷为滑可去著、涩可固脱、湿可润燥、燥可去湿、寒能胜热、热可制寒六类,论述了芍药汤、泻白散等。
竹斋诗集
诗别集。三卷,附录一卷。宋裘万顷撰。万顷在当时不以诗名,宋、元目录书中亦无其诗集著录。南宋诗人合集如《南宋群贤小集》、《南宋六十家集》、《江湖小集》以及四库馆臣采撰而成的《江湖后集》等书中皆不见收录。刘克庄集中有《裘元量司直诗跋》,称“其犹子南昌理掾应材携竹斋遗墨古律诗三首、其季元龄又手录四十二首。其言若近而远,若淡而深;近而淡者可能、远而深者不可能。为人自贵重,耻表襮,惟诗亦然。世知竹斋者多,而见其诗者绝少,理掾盍锓诸梓,与同志共之”(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见当时尚无刻本。宋末陈思编《两宋名贤小集》(当时名为《圣宋群贤小集》),收录裘诗三卷,存诗二百五十馀首;明潘是仁编《宋元三十七家集》,略收裘诗以备一家。后裘诗集绝少流传。清圣祖康熙四十八年(1709)万顷裔孙裘奏刊裘集,集后附有诰敕志铭,当系家族内传本。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裘氏裔孙裘曰修重新精刊此集。其内容与裘奏刻本相同。此本被收入《四库全书》。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14年李之鼎所刊《宋人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