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讲话

作者:顾颉刚
国史讲话

“国史讲话”系列共分为三册,分别是《国史讲话:上古》《国史讲话:春秋》以及《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该书是顾颉刚先生以现代科学方法书写上古、春秋、宋蒙历史的讲义、讲话作品,是顾颉刚先生的“大家小书”。全书从政治史和社会史的角度,详细呈现了上古时期最早的中国和最初华夏的诞生,春秋时期中华民族从野蛮到文明的历史过渡,以及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华文明大跨步的演进。全书以小说笔法正说历史,简明扼要,言浅意深。全书展示了“古史辨派”史学家变革历史叙事方式的努力,重构历史知识的心路及其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圭斋集

圭斋集

诗文别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元欧阳玄撰。此集前有揭傒斯序,称玄有《诗流》三卷、《鈆中》十卷、《驱烟》十五卷、《强学》十卷、《述真》三卷,其门人王师模所编。《四库提要补正》引沈涛《十经斋文集》所载《圭斋集》跋语,辨揭序非为欧阳玄集所作甚详,序中所谓“欧阳先生”当别为一人,而玄之后裔铭、镛见《揭文安公集》中有《欧阳先生集序》,以为必是序其先人之文,而置于卷首,《四库全书总目》又仍其误。明宋濂序则谓原集一百馀册,皆毁于战乱,只存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至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七年之作二十四卷,其孙佑持编录。《四库全书》所收之本计诗赋四卷、文十一卷、附录一卷,题“宗孙铭、镛编集”,与佑持所编已不同。有明英宗天顺五年辛巳(1461)、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1470)彭时两跋及刘釪跋。据釪跋,铭字光器,镛字光乐,去玄五世。集中作品并非全是辛卯至丁酉七年中所作,开卷第一篇《天马赋》即系登进士第时作,可知为掇拾残稿,随其所得编入。此集有元刊本,明太祖洪武(1368—1398)年间刊本,成化七年辛卯刘釪校刊本,湖南刊本,明孝宗弘治(1488—1505)重刊本,清高宗乾隆(1736—1795)年间刊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人格的启示

人格的启示

《人格的启示》是一本散文集,内容丰富,涉及了妇女参政、妇女解放、婚姻生活、国际政治、教育改革、社会改革、文学创作、文学刊物、游记、绘画、戏剧等多方面的内容,还有作者的读书日记、随笔等。

周易总义

周易总义

二十卷,宋易祓著。前有门人陈章序称:“祓侍经筵日,尝以是经进讲”;又称:“祓别有《易学举偶》四卷,裒象与数为之图说。”此书说《易》兼通理、数,采集众论,予以折衷。论每卦,先列总论,复于六爻之下各为诠解。对经义多所发明。《四库全书》本。易祓曾以谄事苏师旦而擢官,后师旦败遭贬死,其人品颇为世所议,然此书解《易》则笃实可取,多有创见。《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祓人不足重,其书世亦不甚传,故朱彝尊《经义考》注曰‘未见’。

唐人万首绝句选

唐人万首绝句选

唐诗选集。共七卷。清代王士禛编纂。选唐诗人二百六十四家,诗八百九十五首。卷前有《序》。此书是有感于宋代洪迈《唐人万首绝句》的驳杂,将其刊定而成。洪迈编书卷帙繁复,原本一百卷,今佚九卷,每卷一百首,计七言绝句七十五卷,五言绝句二十五卷,末附六言绝句一卷三十七首,为唐人绝句总汇。此书成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据王氏在《蚕尾续文》中自述:“是岁予年七十有五,笃老矣,目昏眵不能视书,唯大字本略可辨识。偶案上有洪景庐《唐人万首绝句》旧版本,乃日取读之,两月而毕,于是撰录其尤者凡九百余首,以继《文粹》、《诗选》之后。”书中所选五言绝句以王维最多,李白、韦应物、李商隐次之;七言绝句以李商隐最多。选书推崇王勃、王维、李白、韦应物、王昌龄等人,基本上选汇了唐人绝句的精华。诗虽无笺注评点,但在《凡例》中却对诗人诗作有所评论,推举李白《早发白帝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长信秋词》、王之涣《凉州词》为压卷之作,很有欣赏和参考价值,流行较广。版本有康熙四十七年(1708)芸香阁刻本,商务印书馆据以刊行。

金刚针论

金刚针论

梵名Vajrasu^ci^ 。法称(梵Dharmaki^rti )造,宋代法天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基于佛教的立场,批判吠陀时代以来印度之阶级制度。除引用婆罗门教经典之文献而加以反驳外,并提倡人间平等,为一部简明之论书。本书之梵文原本现存,西元一八二九年英国东方学者荷吉森(B.H. Hodgson)出版梵文原本及英译本。此外另有德译本、西藏译本。又本书汉译本、西藏译本皆指为法称所作,而梵本之序及跋皆谓此书为马鸣(梵As/vaghos!a )所撰述。

摩诃摩耶经

摩诃摩耶经

凡二卷。北齐昙景译。又称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佛临般涅槃母子相见经。略称摩耶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前半部记述佛陀升忉利天,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令得初果。后半部记述佛陀游化诸国,后于拘尸那揭罗之娑罗双树间入涅槃,摩诃摩耶由天上降下,悲号恸绝,时佛陀开金棺与之诀别;经末记述佛悬记关于法住法灭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