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作者:傅乐成
中国通史

傅乐成撰,(上下册)上探旧石器时代,下至1912年清帝退位,凡六十余万言。文字浅近平易,不做繁征博引,叙说清晰,见解持正,数千年中国史事之此伏彼起,重要节点,前因后果,俱在目前。意在使读者对中国历史有一较为清晰而客观的概念。全书重心有四:政治社会的变迁;对外关系;各种制度的演进;学术思想的渊流。所据资料有三:历朝旧史;近代学人的研究成果;作者的读史心得。对所据资料的整理及叙述,力求忠实谨慎,缺乏实证的见解和过分主观的议论,均不予采用。

傅乐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双雄记

双雄记

《双雄记》是大仲马1857年发表的一部历史小说,这本小说的法文版名字叫《耶户一帮子》。作者以“耶户一帮子”来比喻在路易十八支持下以卡杜达尔为首的那批在叛乱中打家劫舍、对抗革命的保王党人。大仲马在这部小说里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为其历史背景,以旺代叛乱的某些真人真事为基础,凭借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有声有色、夺人心魄的故事,描绘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里各有一名忠心耿耿、智勇双全的干将,他们是罗朗和摩冈。在作者心目中,这两位年轻人都是在各自阶级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小说所描述的,也就是罗朗和摩冈这两位英雄屡次交锋、斗志斗勇的全部过程。

云溪居士集

云溪居士集

三十卷。宋华镇(约1094年前后在世)撰。华镇,字安仁,会稽(今浙江绍兴县)人。生卒年不详。元丰二年(1079),进士及第,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其学术大抵以王安石为宗,且与蔡京、章惇等赠答往来,但其介然自重,其人品尚可取。楼觿在集序中称其诗文“精深典赡,遒丽逸发”。其诗文确实才气丰蔚,词条畅达,虽不足与欧、曾、黄、苏比短长,而在元丰、元祐之际,也可自成一家。其平生著作颇丰,原集本有一百多卷,大多佚失。仅存《云溪居士集》三十卷,卷一为赋,卷二至卷十三为古今体诗,卷十四至卷二十七为论、书、启、札子、表、策问,卷二十八为记,卷二十九为铭、序、引、题后、墓志、说、传,卷三十为祭文。是清四库撰官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四库全书》本。

优生原理

优生原理

《优生原理》于1949年4月由观察社出版。1981年1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重刊。《优生原理》采用观察社初版。《优生原理》第二部分编入《优生与抗战》,原属《人文生物学论丛》第七辑,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44年3月重庆初版,1947年6月上海初版。《优生原理》采用上海版。 书末附录的《优生学目录》未曾发表过,原为毛笔书写的手稿,从所列篇章可知作者曾构思编写这样的一部“优生学”著作。

隋炀帝海山记

隋炀帝海山记

小说。佚名撰。二卷。上卷原题下注曰“记炀帝宫中花木”,下卷原题下注曰“记登极后事迹”。鲁迅认为系编者所加,收入《唐宋传奇集》时删去。本编上卷写炀帝自出生至杨素扶他有国,继文帝位后,营造宫苑,奢侈淫乐的宫闱生活。下卷写炀帝东幸,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激起政变,最后自缢于扬州。作品从多方面揭露炀帝独断专行,谏诤莫从,“大兴西苑,两至辽东”,以致天下为墟,饿殍盈野,逼民造反的历史背景,具有一定批判和认识意义。有《古今说海》、《古今逸史》本《说郛》节删本。为鲁迅编《唐宋传奇集》收录。

读礼通考

读礼通考

一百二十卷,清徐乾学著。此书积十余年,三易其稿。始撰于康熙十六年(1677)。二十九年续加订定。得阎若璩、万斯同、胡渭等协助,三易其稿而成。著者去世二年后,于康熙三十五年刊行。于《仪记》的《丧服》、《士丧》、《既夕》、《士虞》等篇及《大戴礼》、《小戴礼》,兼取众说,剖析其义。于历代典制,则一本正史,参以《通典》及《开元礼》、《政和礼》、《新仪》诸书。全书立八大纲:(1)丧期;(2)丧服;(3)丧仪节;(4)葬考;(5)丧具;(6)变礼;(7)丧制;(8)庙制。《丧期》各代有异同的,则列表以明之;《丧服》、《丧仪节》、《丧具》则有图,缕析条分,颇为详备。其书博而有要,超迈前儒, 自古以来言丧礼最完备之书。其后秦惠田《五礼通考》,即因其义例而成之。

莲宗必读

莲宗必读

莲宗必读,一卷,清古崑集并序,谂西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