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交亭正气录

作者:高宇泰
雪交亭正气录

高宇泰著。该书为专记明清更替之际死难人物的传记汇编,高宇泰,历经坎坷磨难,念念不忘明朝,宁做遗民、忠臣义士。 抗清斗争失败以后,为了歌颂忠臣、鞭笞降臣,编纂了《雪交亭正气录》一书。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写成的书。

高宇泰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刘忠肃集

刘忠肃集

诗文别集。北宋刘挚撰。二十卷,拾遗一卷。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今属河北)人。就学于东平(今属山东)。嘉祐进士,官礼部侍郎,尚书右仆射。后陷党案,几经贬迁。卒追赠少师,谥忠肃。有集四十卷。原本久不传,今本为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得,文十四卷,有制敕四篇,表四十九篇,札子十一篇奏议七十篇,启六十二篇,书、记,序九篇,杂著二十一篇,神道碑、墓志铭、祭文四十二篇,凡二百六十八篇。诗六卷,有古诗五言五十三首,七言二十二首,五言律诗七十二首,长律十五首,七言律诗二百十二首,绝句五言五首,七言六十二首,凡四百四十一首。挚平生秉正嫉邪,集中奏议,不仅文词畅达,于是非邪正,辨别至严,言论风采犹可想见。杂文也曲折明畅,不屑为依违掩抑之词。其诗虽难称高秀,然亦不会妙句。如《七律·岸次见梅花不果折》:“穷腊雪寒新霁后,满枝春色为谁来”别具新意。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福建、广雅书局本)本排印本,附清劳格、孙星华辑《拾遗》,凡文三篇。今人栾贵明自残存《永乐大典》中,又辑得遗诗、文五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樵谈

樵谈

一卷。南宋许棐 (生卒年不详)撰。许棐字忱父,海盐(今浙江海盐北)人。嘉熙年间(1237—1240)居秦溪,于水南种梅数千株,自号梅屋。居家之时,究心世道,心有所得,笔录成文,年积月累,以成是书。自序谓 “樵,身也;谈,心也”,因以名书。书中记载许多处世格言,如“耕尧田者有水虑,耕汤田者有旱忧,耕心田者无忧无虑,日日丰年。”“闻君子议论,如啜苦茗,森严之后,甘芳溢颊。闻小人谄笑,如嚼糖冰,爽美之后,寒冱凝腹。”“庸匠误器,器可他求。庸妇误衣,衣可别制。庸师误子弟,子弟可复胚乎?”皆寓劝诫之意。书中对世道不平、风俗变坏亦有针砭,如谓“东家富财,车马接踵;西家富德,风雪闭门。”“虎不食虎,人食人;虎不食子,人食子,哀哉”等等。今传本不一,主要有《盐邑志林》、《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商务印书馆《说郛》等丛书本。

堪舆倒杖诀

堪舆倒杖诀

《堪舆倒杖诀》作者谢和卿,字觉斋,别具玉元子,有神宝经、天宝经传世。此书专言作穴之法。全书计三十六章,每章以四言绝句的韵文形式概述全章大旨。另有高山、平地、四应杂录三篇,详言水法和山法,多有精义。注解者高懋,字时勉,号望京。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高懋为四川铜梁人,嘉靖八年(公元一五二九年)己丑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进士。任钦天挈壶正,从八品,掌漏刻孔壶,考中星昏明、击钟鼓报时。精于堪舆之学,逐一训解谢和卿倒杖三十六诀,条分缕析,发明倒杖之妙,深辨卦例之非。考是书高懋自序,成于嘉靖壬辰即嘉靖十一年。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

南宋张行成撰。九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专明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之义,乃张氏《易》说七种之一。《皇极经世》含《观物内篇》与《观物外篇》两大部分,张氏以《内篇》理深而数略,《外篇》数详而理显,学先天者当自《外篇》始,因补阙正误,使原文以类相从,并推绎其旨奥,以成是书。此书是张行成所撰“易说七种”之一,专论《皇极经世·外篇》之义。《皇极经世·内篇》,前四卷推衍元、会、运、世之序,后四卷辨明声音律吕之微;《外篇》是比物引类以发挥蕴奥。张行成认为《皇极经世》一书,其《内篇》理深而数略,其《外篇》数详而理显,认为学邵氏先天之学者当自《外篇》开始,因此他补缺正误,使其文以类相从,又进一步推衍其旨而成此书。

憨山大师年谱疏注

憨山大师年谱疏注

憨山大师年谱疏注,二卷,福善记录,福徵述疏,大藏经补编,第14册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全称《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简称《正法经》。佛教经典。北宋施护译。五卷。是《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的异译本。主要宣说“不空不有”的“中道正观”思想。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