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荃孙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亨利四世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作于1597年的一出历史剧,共上下两篇。亨利四世虽然夺取了理查二世的王位,但引起了各封建主的不满,内乱不止。亨利四世准备率师平叛,却又担心着另一件事,这就是太子威尔士的不求上进。亨利四世亲征前,唤来太子予以教训。太子表示痛改前非,愿以光荣的鲜血洗尽往日的耻辱。太子临征时,任命整天同他在“野猪头酒馆”鬼混的福斯塔夫为队长。这个流氓利用征兵的机会大捞油水,在战场上贪生怕死,却还耍猾钻营,冒领军功。太子的弟弟兰开斯特公爵采取安抚和签订和约的计谋,瓦解了叛军,平定了骚乱。亨利四世不久离开了人世,老臣们忧心忡忡,担心太子接了王位,若依然故我,则国将遭难。福斯塔夫则欣喜若狂,想到自己往日与太子的深厚友情,自以为定能受到重任,从此便可青云直上。谁料太子登基,一改既往,不但疏远福斯塔夫,还下令放逐了以福斯塔夫为首的这伙流氓。英国史上强盛的亨利五世王朝从此开始。剧本主要描写亨利五世在当太子时同社会上的一帮流氓、游手好闲之徒整日厮混,他们拦路抢劫,寻衅闹事,酗酒玩妓,胡作非为;而一旦登上王位,则大彻大悟,痛改前非,成为英明的理想君主。作者对亨利五世前后判若两人的形象刻划,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莎士比亚试图通过道德的改善来造就一代开明的国王,并由他推行从上而下的改革,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局面和理想的君主政体。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创造了福斯塔夫这一艺术形象。在他身上既发散着没落阶级寄生贪婪的腐臭气息,又充满着平民社会下层人物俏皮圆滑、风趣乐观的处世精神。他既非旧制度的卫护士,也非新生活的创业者,而是封建关系崩溃时期那些无衣无食的雇佣兵和冒险家的典型。正是福斯塔夫等人物的活动,构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广阔的平民社会的画面,这便是恩格斯高度评价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它“提供完全不同的材料使剧本生动起来”。
奥利维拉案件
奥利维拉的养女即将成年,按照法律他应将财产交还给她。但就在这时,“奥利维拉”突然被杀凶手是谁呢?亚森·罗平经过调查得知死者并非奥利维拉,那么死者究竟是谁呢?真正的奥利维拉又在何处?
医宗己任编
医学丛书。8卷。清·杨乘六辑,王汝谦补注。成书于1725年(雍正3年)。作者取“以天下为己任”之意,故以“己任”为书名。全书辑评清代医著四种,即高鼓峰《四明心法》(3卷)、《四明医案》(1卷)及吕用晦《东庄医案》(1卷)、董废翁《西塘感症》(3卷)。高氏等3位系浙江籍医家,学术渊源宗薛己、赵献可一派。《四明心法》叙诊法、脉义及方论、药论,悉从实践经验中归纳写成,理论较为简略。王琦所辑《医林指月》亦收入此书,改名为《医家心法》,由胡念庵评述。《四明医案》为高鼓峰所治疑难病证28例,颇多独到见解。王琦谓“鼓峰医术自是高手,四明人传其起痼扶衰,悬决生死日时多奇验”。案中有以麻黄、桂枝等止汗,以大黄、桃仁等止血。“时而攻人之所不敢攻,时而补人之所不敢补,洵非有胆者不能,尤非有识者未及也”(杨乘六评语)。其诊法尤精于脉,治法擅于养肝。《东庄医案》治法重于益气补水,几无案不用人参与地黄。《西塘感症》将时邪外感诸证,分本病、变病、兼病三篇阐述其辨证、处方的运用要则,条理清晰。治法以“治终照顾阴津”为根本,这对后世温热学家颇有启发,本书评注,亦多精当。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秋怀诗十一首
韩愈《秋怀诗十一首》是他短篇诗歌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悲秋文学的革新之作。组诗从自然和人生两个主题,反思了宋玉以来的秋诗传统。自然方面,韩愈对时间和生命的关系提出了异于前人的认知,肯定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足以超越时间的价值,形成了一种基于生命意志的自然观。人生方面,韩愈从儒家思想中获得了自我认同,呈现出在逆境中以“诚”为内涵、以“勇”为外延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一种积极实现内在道德修养完成的人生观。这种使他积极面对自然和人生之秋的价值体系,反映出中唐开始文学及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趋势。而诗歌呈现出来“学人之诗”的独特审美意识,也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韩诗的文学史意义。
德护长者经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佛住耆阇崛山,外道嫉妒。劝德护长者于七种门各作火坑,复以毒药置饮食中,请佛应供。月光童子向母月云叹佛功德,母亦为子叹佛功德。一千彩女,闻皆欢叹。长者敕语家人营办火坑毒食,月光广说佛不受害。佛将受请,放光普召十方无数菩萨,同来应供。月光童子,月上童女,及德生女,智坚童子,又来向父说偈赞佛。佛至其家,长者见大神力,惭愧忏悔。佛以实语灭诸毒药,授月光及长者等大菩提记。(内云。月光于末法时,脂那国内作大国王,名曰大行,令诸众生信于佛法。又以大信心威德力,供养我钵。受持一切佛法,造无量法塔。)
频婆娑罗王经
梵名Bimbisa^=ra -pratyudgammana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叙说频婆娑罗王闻佛声名,往诣佛所,见佛身旁有极受人崇敬之优楼频螺迦叶在座,遂疑二人何者为师?佛知王意,乃请迦叶说明归依佛之因缘,佛并为王说生灭无常法。本经即中阿含卷十一频鞞娑逻王迎佛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