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六年流转(1946~1952)

从1946年秋直到1952年秋,六年之中,我一直在流转,换了六个学校,中央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无锡第二中学、江南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古诗说:“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辛苦是辛苦了,但是大局的不断流转,我自己的不断流转,反映了时代面貌,一点也不稀奇了。六年之中,大约也可分为两期,1949年以前是一个时期,那时全国正在大混乱之中;之后到1952年是又一个时期,那时还没有足够的时间稳定下来。bVo中华典藏网

1946年秋天回到南京以后,应璜、恒业都各自去了,我同君遂、秀若、惠如、承德都住到中央大学文昌桥宿舍。清於在丁家桥,相去不远,有时也来看看我们。宿舍很大,有东、南、北三排大楼,西边是食堂。我们住的是楼下三间,还没有隔开,因此特别轩敞,就是朝西,有时不免有些西晒,那是管不得了。宿舍很大,各系的人都有,中文系有孙雨廷、杨晦、乔大壮,因为房子大,人杂,来往倒不多。bVo中华典藏网

到了宿舍,住定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忙孩子们升学的事。经过不少周折,最后确定下来,惠如考上江宁师范,承德考上市立师范,这算是高中程度的学校。秀若考上市立师范的特科,这算是高中毕业戴上一顶帽子,学校老师们说是高等学校,其实和一般师范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君遂没有着落,他是到南京找工作的,那时我的老同学郑权伯、蔡荫甫都在南京,总想找一处托足。不幸的是正值蒋政权裁员时期,因此更难得到栖身之所。裁员本来是个骗局,大官照样可以添人,小官也不妨哀求,苦的是权伯、荫甫都是中官,既不能添人,也不便哀求,因此竟是无能为力。bVo中华典藏网

南京方面,多少有些头绪,开学还早,因此我单身回到泰兴,度过一段时期。大哥没有问题了,孩子们有了工作,因此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转入正常。霁澄一向和我谈不来,主要是由于经济方面有距离,经过八年抗战,他的境况逐步萧条,因此我们找到了共同语言。朋友们,迺宽在南京有一份工作,也见过,渐逵、健东都看到,唯有澹若却病着,到了这年冬天就不起了。bVo中华典藏网

离家八九年了,上次在家三五天,太局促了,所以这一次饱饱地看了家庭的情况。瑞允小学毕业以后,考上初中,在她考完回来的时候,我看她很自在,大约是考取有望了,但是我很担心,因为一切顺利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反而有害。家务工作结束后,我和莲舫多半是相对无言,沉浸在两人的相互关心里,但是没有语言的啰唆。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语言最能传达心灵的关切,但是在心灵互相关切的时候,语言反而是一种赘疣,没有语言更觉得关切的亲密无间。bVo中华典藏网

回到南京,惠如已经住到学校去了,秀若、承德因为南京师范没有宿舍,还住在文昌桥,君遂还在打听工作。我有时去看迺宽,大家谈谈家乡的情况。bVo中华典藏网

这时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来了,他和伍叔傥同学,托叔傥推荐一位中文系主任。伍叔傥照例把我推荐出去。我自己估计应付复杂的人事关系实在非我所长,但是对于中文系的前途,不是没有一些理想的,何况山东大学有一定的学术基础,还是事有可为的。复员的时候,谭戒甫从湖南大学来信,说是他调文学院院长,希望我去接替他的中文系主任。当时我知道湖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六十以上的四人,七十以上的二人。湖南本来以革新、保守各走极端出名,人到六十、七十以上,大约是保守的居多,要我去担当系主任,看来我是干不了的,因此没有同意。现在情况不同了,何况是伍叔傥的推荐,看来只有准备出一次远门。bVo中华典藏网

赵太侔和我说起,王先生也同去。不久以后,山东大学的聘书来了。我约李雁晴、徐中玉同去,同时又约了中大中文系的一位毕业生作为助教。王先生是上次从乐山同船到重庆的,他说,赵太侔约他去当教务长,我想这样也好,工作方面有一些照应。bVo中华典藏网

事情都商量定了,我有一些安排,行期也定了,可是一天晚上我突然发高烧,眼看三两天内是走不得了。那时王先生住在丁家桥,我派孩子送信,说明我的健康情况,一时无法动身。过些时,王先生的回信来了,大意是说赵校长的知遇之恩不可辜负,希望我仍如期前往。bVo中华典藏网

可能我的看法不很正确,而且做人的标准也很落后,因此我感到非常激动。我觉得到山东大学去是为了共同的事业,不是做官,因此谈不上什么知遇之恩。至于王先生,他既然是教务长,听到我发高烧,他应当来看我,不是写一张不冷不热的便条可以交账的。和这样的教务长共事,系主任是无法搞的。因此我把聘书、路费一齐退还山东大学,决定不去了。赵太侔倒还好,把系主任的聘书寄回来,作为纪念。以后山东大学还给我保留了这个名义,不过我始终没有去。1947年夏天,太侔和我在南京见过面,他说王先生并没有当什么教务长,原来这是他自己封的,没有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就接受了振心的提议,每两星期去无锡一次,虽然忙一些,问题不大,好在这时的大学教授,为生活所迫,都已经不像教授了。每星期除教课以外,没有研究任务,一般人也不搞,所考虑的只是在物价飞涨中维持自己一家艰苦的存在。bVo中华典藏网

从南京到无锡,每天火车是准点的,票价也便宜,因为一般物价尽管不断飞腾,但是车、船、邮电要涨价必须由局到部,逐步申请,手续很不简单,因此显然远远落在一般物价之后。我从南京到无锡,一般都是坐二等车——现在称为软席——主要是借坐车的三小时,作为备课之用。bVo中华典藏网

“他工作忙,不必烦扰他吧。”我说。bVo中华典藏网

次年我在合肥讲学,住在稻香村,恰好朱燮元教授也在那里开会,知道我在那里,临行的时候,他特地来看了我,我只有和他寒暄,并且一直送他出门上车,挥手告别。bVo中华典藏网

江南大学把教授名单送到苏南文教处。那年文教处因为工作方面的缘故,暑假中改驻苏州。bVo中华典藏网

江南大学的部分教师到苏州去,这一次据说刘季平有任务,陶白也有任务,不接见了,由一位程科长代见。bVo中华典藏网

程科长一见如故,非常谦虚地代两位处长道了歉。他说:“两位处长实在忙,工作太重了,分不开身,只能由兄弟代见。”bVo中华典藏网

“刘处长和陶副处长的工作重,实在不应当惊动他们两位。我们能向程科长请教,已经非常好了。”bVo中华典藏网

“诸位到苏州来,有什么事?”bVo中华典藏网

“是这样的,”我们说,“听说江南大学最近又有教授名单送到文教处,是不是已经批准了?”bVo中华典藏网

程科长非常爽快,他说:“是的,江南大学是有一份名单送来的,我们没有批准,也没有不批准。”bVo中华典藏网

这是一个非常明朗的答复,但是究竟准呢还是不准,我们心里没有底。bVo中华典藏网

程科长虽然是江南人,但是亢爽异常,他说:“诸位的工作问题,政府是有具体指示的,一切都由我们包下来。”bVo中华典藏网

我们高高兴兴地由苏州回到无锡,仍然住在荣巷江南大学宿舍。bVo中华典藏网

新学年开始了,接到聘书的教师夹着皮包到后山湾上课去了。我们领着半薪住在荣巷宿舍。bVo中华典藏网

不久以后,苏南文教处搬回无锡了。待到传闻美帝国主义要帮助蒋介石反攻大陆,他们再从城内搬到蠡园附近办公。bVo中华典藏网

这批解聘教授又去文教处了。接见的换了人,文教处的工作实在忙,处长没有空,副处长没有空,现在科长也没有空。不要紧,科长以下还有科员,科员之外还有干部。好在我们也不拘,谁接见就和谁谈。文教处这几位的语调也逐步地松动了,他们要我们体谅文教处的为难,苏南行政区管辖范围只有江苏省的一半,上海已经分出了,南京也不一定不分出,能管到几处地方,几处高等学校呢?困难得很,总要大家体谅。bVo中华典藏网

我们十分体谅。bVo中华典藏网

那时大约半个月总要去一次,有时他们也会通个信来约期会见。bVo中华典藏网

有一次去的时候,接见的是一位科员,姓朱,他说:“当干部有什么好处?一年就是两套衣服,还要忙这忙那,为人民服务,还顾得上自己吗?”最后他和我说:“解放军有一座进修学校,需要语文教师,你愿意去吗?”bVo中华典藏网

时代变了,一切都有统一领导,苏南文教处是领导文教工作的,他们提得出的,我当然接受得了。因此我决定去一下。bVo中华典藏网

这一座进修学校倒不远,在无锡市区附近。负责的军官,三十出头一点,见到我,留下吃中饭,热情得很,青菜以外,还临时炒个蛋。bVo中华典藏网

他说:“朱教授能来,好极了。我们这里只有两班,一班是扫盲班,一班是为小学三四年级程度的战士开的,工作不重。朱教授平时研究些什么?”bVo中华典藏网

这一点却使我为难了,我不能说假话,也不应当说假话。那时我虽然读过一些传记文学作品,还没有一定的成就,因此我只能说:“我是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的。”bVo中华典藏网

军官说:“高明得很,我们以后再行联系吧。”bVo中华典藏网

在我辞别的时候,军官把我送到门外,举手敬礼,我也很客气地鞠躬还礼。bVo中华典藏网

在江南大学领取半薪三个月以后,由于文教处的安排,继续领薪三个月,这不是半薪了,而是四分之一。看情况,大约可能还要领取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bVo中华典藏网

由于莲舫的安排,家庭生活还可以维持。君遂结婚以后,独立生活。惠如病好以后,勉强可以兼课,每月工资不足二百斤米,自给以外,还可以津贴家用。清於已经读到医学院六年级了,就要分科,她来信问我:“由于教师的指导,自己的志愿,想专攻病理科,是不是同意?”我的答复是:“一般人学医,主要考虑到日后的待遇问题。六年毕业,希望待遇好一些,这原是人情之常。病理科可不同,不和病人直接接触,除了固定工资以外,没有任何收入。不过我们这个家庭本来不考虑这个问题,所以要读病理我完全同意。”话虽如此,不久以后她就毕业,对于家庭总会有些帮助的。bVo中华典藏网

10月以后,我到后山湾领取工资,回来的时候,趁着江南大学的交通船,数学系教师金教授看到我,连忙把凳子掇过去,面向着河水。我还记得上学期的后期,金教授上课,因为受到学生奚落,回到房间生气的时候,我们还对他深表同情,没想到现在竟是“相君之背”了。不过我知道,学校里的屠维岳正在找机会向吴荪甫打报告,那么金教授的态度倒是应当体谅的。bVo中华典藏网

荣巷的教师虽然不过二三十位,也有一个食堂。本来我是在食堂包饭的,现在一想,何必使金教授以及其他教授为难,不招呼又不好,招呼更不好。屠维岳在此,还是由他们各保前途为妙。因此我决定退伙,自己做饭。bVo中华典藏网

惭愧得很,活了五十多年,小时在父母庇护之下,大了又有炊事员服务,自己竟不知道怎样自炊。不过我的要求不高,勉强也有个对付的办法。第一次水少了,饭太硬;第二次水多一些,饭又太烂。到第三次以后,就可以做到不硬不烂的地步。当然,每次买米的时候,由于米的性质不同,难免还需要一些调整,不过问题不大。至于吃的菜肴,更好应付。第一天是红烧肉;第二天买一斤青菜,青菜烩肉;第三天再买一斤面条,汤汤水水,来一个杂烩面。好在我不要求什么变化,三天一轮回,完全可以应付。bVo中华典藏网

张院长也是人才,可惜的是在院内闹斗争,一院只有历史和中文两个系,他就和中文系的田主任不团结,因此文学院的工作,也就无法开展。中文系从上海请去了三位教授,教授们的见解和主张也很有意味。一次学生们交的作文卷中用了一个韭字,教授们总觉得非加一个草头不可,菜字蔬字都有草头,韭字不加草头,怎见得是菜蔬的一种呢?诸如此类问题也还不少。bVo中华典藏网

在和圣陶的通信中,圣陶问我最近有些什么著作,我说有是有的,是关于《楚辞》的四篇文章,不过论点的争执太多,不宜发表。圣陶说给他看一下也不妨。我这就把文章寄去,不料他和当年马文珍的办法一样,没有征求同意,交给北京《光明日报》,在3月、4月、5月连续发表了。这一次的结果和当年发表《后西征赋》不同,责任当然是我的。《后西征赋》虽然对于抗战初期的情况有所指责,但是文章比较隐晦,蒋介石和他的那一帮人,不很理解,因此没有受到贬斥。这一次是大大不同。bVo中华典藏网

从5月到6月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自己上阵,并组织了杨树达、沈知方两位先生同时出马,先后发表了五篇文章。这一次形势很危急,经过一番考虑以后,我觉得最好是闪开一着,让这三位扑一个空。主要原因有三点:bVo中华典藏网

第一,郭院长可以号召大批人马出阵,我始终是一个人。bVo中华典藏网

第二,郭院长和他的战友们可以全力作战;我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要备课,要应付学生,不能专心应战。bVo中华典藏网

第三,郭院长有科学院作为后方,必要时还有北京图书馆的大宗资料,可组织支援;我除了这个残缺不全的齐鲁大学图书馆以外,找不到后勤的力量。bVo中华典藏网

考虑到这三点以后,我只有闪开,不予应战。在科学院院长和寻常教授的论争之中,教授的不予应战,是一件平凡的事,而在万一应战之后,失败不是我的耻辱,倘使胜利了,看到对方理屈词穷,反而是一件不光彩的事。bVo中华典藏网

1962年,郭院长在《光明日报》发表《诗歌史中的双子星座》,很推崇杜甫,他说:“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但是1971年在他发表《李白与杜甫》的时候,情况不一样了,李白比杜甫高明得多:“李白不拿身份,能以平等态度待人”;“杜甫的庸俗更远远在陶渊明之上”。双子星座看来毕竟不是双子星座。从1962年到1971年,短短的九年之中,郭院长的认识有了特大的进步,真不简单,而被他骂倒的如傅庚生、萧涤非、冯至教授等也和我一样,采取了不应战的态度,这证明我在1951年的不应战是客观形势使知识分子采取了必须采取的态度,不是我的聪明,同样也不是我的怯弱。bVo中华典藏网

不过我还写了两篇文章:bVo中华典藏网

一、《“帝高阳之苗裔兮”疏证》bVo中华典藏网

二、《〈史记·贾谊传〉疏证》bVo中华典藏网

《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论者以为是《离骚》出于屈原之铁证,与《史记·楚世家》首句“楚之先祖出自颛顼高阳”之语相合。但是假如认为这是《离骚》不出于淮南王安之反证,那么我们便得认清刘氏是不是一定不出于颛顼。《史记·高祖本纪》首句“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是一句最朴素的记载,司马迁没有说明刘氏出于某帝某王,这是最合理的处理史料的方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这是说的刘氏得氏,远在夏代孔甲的时候。《左传》文公十三年“士会自秦还晋,秦人归其帑,其存者为刘氏”,这是说的刘氏得氏,一直迟到春秋的后期。刘氏得氏先后的矛盾,即从《左传》作者而论,其实是一个无从统一的课题,但是都上溯到颛顼,因此从“帝高阳之苗裔兮”一句,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bVo中华典藏网

《史记·贾生传》的作者不一定是司马迁。最主要的问题是贾谊曾否为长沙王太傅。假如他没有做过,那么他曾否作《吊屈原赋》便成为问题。文帝三年长沙靖王吴著即位,这是第五世长沙王,是一位异姓王。从高祖六年齐悼惠王就位至七国之乱为止,这时期中,异姓王朝的丞相及一般官吏由本国自行任命,同姓王朝的一般官吏,由本国自行任命,唯有丞相由中央王朝任命。《史记·贾生传》所载贾谊为长沙王太傅事,恰恰在这阶段中,从原则讲,当时的中央王朝对于异姓王朝的任何官员,是没有任命权的,所以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bVo中华典藏网

经过1951年的一次论争,我的这两篇文章不准备发表,但是这不是说问题已经解决了。我的《楚辞探故》先后六篇,和郭沫若院长等的五篇都保存着,可能对于后人有一些用处,即使这十一篇文章都被忘却了,后人也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bVo中华典藏网

1951年6月初,徐中玉从上海来信,约我担任上海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我在齐鲁大学担任历史系教授,实在不是我的本愿,因此接受了沪江大学的聘书。临行的时候,校长一再挽留,其实齐鲁大学合并到山东大学已成定局,他的挽留与否,已经不成问题。bVo中华典藏网

我在山东的时候,清於参加抗美援朝。我们的家庭,三哥为了辛亥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最值得纪念的。我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教师,现在看到子女参加抗美援朝,实在是值得庆幸的。她这一次在济南换车,约好在车站见面。我到车站去了,不意为车站人员所误,因此没有见到。bVo中华典藏网

秋天以后,我到上海沪江大学工作,感到有不少便利。第一,这是南方,生活习惯没有什么不便。第二,这是中文系,和齐鲁大学很不相同。第三,徐中玉是熟人,系主任朱维之,人也平和,可以共事。不过这所大学和齐鲁大学一样,原来也是教会大学。新近接管的学校不免还有些残余的教会作风,不像一所正式的中国大学。图书馆的中国书实在少得可怜,在我向他们借阅的时候,图书馆馆员甚至说出沪江大学的中文书籍向不出借的话来,我听了实在感到非常意外,我想即使在外国,图书馆的中文书,也还不至于受到这样的歧视。bVo中华典藏网

这时是在上海解放之初,因此学校里还受到派系的统治。主要的当然是教会派了,以理学院院长和总务长这两位为首,校务主任也是属于这一派的。他们都是教徒,过去当然是接受洋人统治的。bVo中华典藏网

中文系系主任朱维之是一个老好人,但似乎太老好了,拿不出多大主张。不过他对于同系的人没有任何猜忌,任何排挤,在我所遇到的中文系主任中,应当说是最好共事的。但是在他手里,中文系很难有所发展,这不仅是他所处的环境所决定,也是他的天性所决定了的。bVo中华典藏网

徐中玉是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他是搞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李雁晴曾经给他介绍过,我在重庆时,他和我通过几次信,后来赵太侔约我到山东大学主持中文系的时候,我曾约雁晴和他同去。我虽没有去成,雁晴和中玉都去了,现在中玉约我到沪江大学,还是由于那时的关系。在沪江大学,中玉代表了一种新生的力量,但是正如一切宗教史所告诉我们的一样,新生力量一旦出现,保守力量立即团结成为坚强的集体,新生力量则往往四分五裂,不能取代保守力量,却以各个新生力量的互相戛击而存在。中玉就是这样存在的。在学校里他是图书馆馆长,在系里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人物,他的决定都通过维之而得到实现。bVo中华典藏网

1949年以后,民主社会党和青年党都完了,国民党左派作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而存在,其他有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民主促进会、民主建国会、台湾民主同盟,这许多党派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存在的。当然,在解放之初,这里面是有一些人希望借此作为政治资本,争取个人地位的。bVo中华典藏网

一天,中玉和我说:“民主同盟沪江支部提出请你参加民盟,已经取得共产党同意了,你自己的看法怎样?”bVo中华典藏网

整个政治形势已经起了极大的变化,要像以前那样置身于政治之外是不可能的,要加入共产党,那是最理想的了,但是自己的政治认识太差,条件不够。一般的民主党派吧,实在有一些是鱼龙混杂,我也不愿意参加。民主同盟在抗战后期对于国家和革命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当前的领导人也有不足之处,在川汉铁路的问题上,张澜有些事情还没有搞清楚;罗隆基在西南联大时期名声很不好,因此我很犹豫,把这些问题都和中玉谈了。bVo中华典藏网

中玉说:“现在一切都由共产党领导,个人的问题不大。”bVo中华典藏网

于是我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主要是把它作为政治补习学校,自己没有什么政治抱负,也不想争取什么政治前途。bVo中华典藏网

1952年8月间,君遂添了两个女孩,是孪生,大家都很高兴,取名邦蔚、邦薇。莲舫从泰兴送去了乳母,免得允明过于辛苦。这时在家的子女是惠如、君迈,瑞允在南京读幼儿师范,君道在哈尔滨读工业大学。君道考取之初读化工科,中间攻读矿冶,不久又由矿冶转入建筑,都是响应学校的号召。清於在朝鲜前线。bVo中华典藏网

时代在激变,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之中。我在沪江大学,这时大家都很清楚这所大学就要停办了,但是沪江大学停办以后,我们到哪里去,谁也不知道。bVo中华典藏网

bVo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