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润

朱东润
  • 姓名:朱东润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江苏泰兴人
  • 出生日期:1896年12月4日
  • 逝世日期:1988年2月10日
  • 民族族群:

朱东润(1896年12月4日-1988年2月10日),原名朱世溱,字东润,后以字行。现代古典文学研究家。江苏泰兴人。早年生活艰苦,受教育的过程也颇为曲折。21岁时到梧州担任广西第2中学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1929年4月,受聘于武汉大学,任外语教师。不久受文学院院长闻一多的邀请,到中文系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课,并由校方确定为中文系教师。因《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的出版,被提升为教授。同时撰成《中国文学批评论集》、《读诗四论》等。《读诗四论》否认《诗经》有民间作品的观点,认为不但雅颂不是,连风诗也不是。由于讲课的关系,着手研讨史书。在1941年至1950年间,陆续写成《史记考索》、《汉书考索》、《后汉书考索》。其中由开明书店出版的《史记考索》,在崔适的《史记探源》以外,发现了更多的窜乱。对于《史记》的互见之例,作了详细探讨。1939年,学校安排他讲授传记文学研究课,于是他又遍阅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传记,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试作一部。时值中国正进行艰苦抗战,因此经过考虑决定以明代的张居正为主人公,作《张居正大传》。该书由开明书店付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再版。1949年后,朱东润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授课之余,写成《陆游传》、《陆游研究》2部著作,编有《陆游选集》。对陆游的思想发展过程、创作道路和他一生的遭遇,作了详细探讨。朱东润在讲授宋代文学史课时,鉴于陆游对梅尧臣诗所作的高度评价,结合刘克庄所称梅尧臣、陆游为宋诗之集大成者等言论,使他感到有必要再对梅尧臣作深入的探讨。于是从1962年起,开始编写《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梅尧臣传》、《梅尧臣诗选》,至1965年完成。《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为后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方便。《梅尧臣传》指出梅尧臣与范仲淹是由友好而转为敌视的关系,以及他对文彦博的攻击。这些观点都富有启发性。朱东润还著有《杜甫叙论》、《左传选》、《陈子龙及其时代》等。

猜你喜欢的书

游宦纪闻

游宦纪闻

宋代笔记。宋张世南撰。《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十卷。有《稗海》本、《知不足斋丛书》本、《说郛》本、《宋人百家小说》本、宋人《笔记小说大观》本、《四库全书》本。现有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校理的排印本。《四库提要》曰: “其书多记杂事旧闻,而无一语及时政。”该书涉及面很广,当代掌故、逸闻轶事、风土人情、文物鉴赏,以及艺文、小学、考古、术数、医药、园艺等,皆有所及。凡108条,颇有史料价值。张世南本为文献故家,曾随父官于蜀,自称“遍历四路数十郡,周旋凡二十余年”。后又历游浙、闽等地,见闻广博。本书就是他记述半生经历的随笔。

儿科要略

儿科要略

《儿科要略》儿科著作,近代吴克潜著,书中整理辑录了儿科学的一些主要内容。总结了前人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论述,对儿科常见病的证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

一只鞋

一只鞋

我记叙我的老友霍桑的探案纪录已有好几十种。一般读者时常写信来寻找,此外还有没有别的案件可以公诸同好。在已往的二十多年中,霍桑凭着敏慧的智力,勇敢的精神和为大众服务的热忱,所经历的疑难案件何上一二百种,并且大半都记在我的记事册里。可是发表的任务,我却没有自由的全权。我每记一案,必须先得到了霍桑的许可,才可以披露出来。但霍桑的所以如此严格郑重,也并不是出于“居奇”或“吝啬”的观念。因为有些案件是平淡无奇的,有些是终于悬疑而没有结束的,也有几种是因为他料事不中,结果竟至失败的。这些当然都没有纪录的价值。

求雨

求雨

赵树理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54年10期。金斗坪村有一座龙王庙。解放前,每逢遭受旱灾,金斗坪的人便集中在庙里跪祷求雨。地主周伯元总是趁机用粮食低价买地。土地改革后,土地回到农民手里。这年夏天又遇上旱灾。村党支部书记于长水动员大家开渠引水。可是在动工的同时,仍然有八个老农民,在龙王庙敲钟鼓求雨。而且,求雨的人愈来愈多。庙里定出轮班跪香制,连参加开渠的人上下工时也去磕个头。两天之后,开渠遇上石崖,进度很慢,这一来,开渠的人更少了。于长水冥思苦索,想出了架槽的好法子,开渠的劲头又鼓了起来。当渠道通了水之后,庙里求雨的人溜得一个也不剩。作品表现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民对封建迷信的斗争和胜利。

新唐书

新唐书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225卷,系北宋欧阳修、宋祁等编写。记事时间大体与《旧唐书》相似。北宋时,仁宗以《旧唐书》“记述失序,使兴败成坏之迹,晦而不章”,先诏王尧臣,张方平等对《旧唐书》进行个别修改,但久而未就。到庆历年上(1045年),又诏欧阳修、宋祁等进行重修,到嘉佑六年(1061年)修改完毕,由提举编修曾公亮领衔奏上。计本纪10卷,志50卷,列传150卷。本书继承了《史》、《汉》的传统,重新立表,是后世史书年表世系的代表;列《仪卫》、《选举》、《兵》志,详记典章、科举、府兵之制度;《地理志》详记各州县沟渠,陂塘、池枢、运河、井泉;列传削减了《旧唐志》的61位人物,新增加331人的事迹。宋朝吴缜编著有《新唐书纠谬》20卷,汪应辰编有《唐书列传辨证》20卷,对 《新唐书》中的讹误进行校正。现存最早版本为宋嘉佑本。今有中华书局校点本。

金刚般若经义疏

金刚般若经义疏

六卷。唐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条。《金刚般若罗蜜经义疏》续藏经本作四卷,题名为胡吉藏法师撰,前有序一篇。卷一为玄义,有十重,即:一序说经意,二明部傥多少,三辨开合,四明前后,五辨经宗,六辨经题,七明传译,八明验,九章段,十正释文。是为鸠摩罗什译本作义疏。其科判全经为序正说流通三分,各分二段。正说之中,释须菩提问。取论议为四问,一问发心,二问应往,三问修行,四问降伏。魔说中分三大章。初门答问以明因,断疑以辨果。信受门分遮无信,明有信。格量门分外施,内施、释迦往因。该义疏对解经有一定帮助,现常见版本是金陵刻经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