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自述

作者:丰子恺
丰子恺自述

精心撷取了丰子恺的自述性文章数十篇,分为“童年记忆”“苦学经验”“居缘缘堂”“艺术逃难”“日月楼中”“艺术年表”等六个部分,内容涉及作者的童年回忆、求学之路、笔墨生涯、历史流光和生活随感等,可借以系统了解这位艺术大师颠沛而赤诚的一生。

猜你喜欢的书

物性论

物性论

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Titus LucretiusCarus,约公元前99—前55)著。中译本由方书春据伦纳德、罗斯等英译本译出,三联书店1958年出版,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版。卢克莱修出生于罗马(一说庞贝),和凯撒是同时代人。关于他的生平,历史上无任何可信的记载。《物性论》是他传世的唯一著作,用诗体写成。原稿早佚,仅有一个几经改动的抄稿本幸存下来,1437年被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波吉奥(Poggio,1380—1459)发现而得以流传。全书6卷,全面系统地阐述并发展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第1、2卷阐述自然观;第3卷论述意识论;第4卷为认识论;第5卷论述宇宙生成、生命起源、人类的起源及其由野蛮时期向文明时期的过渡;第6卷在对显著的气象学现象和地上若干奇异现象进行解释中,进一步展示其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卢克莱修出色地发挥了原子唯物论反对宗教迷信的强大战斗作用,运用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肖像说,揭示了灵魂不灭学说的认识论根源,从而提出了形神相印的唯物主义原则,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有神论的基础。《物性论》融哲学、科学和诗歌为一体,以形象化的、充满战斗精神的语言,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灵魂的本性和规律,在唯物论和无神论学说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秦文

全秦文

《全秦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1卷,其对于研究秦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原本十卷,现存九卷。卷一为经文,卷二缺,卷三至十为注诀、科仪及修持法术。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缺第2卷。为早期上清经。福永光司《道教と日本文化》推 断其为5世纪作品。曾召南《尹轨和 <楼观先师传>考辨》认为 第1卷出于北周武帝建德(572~577年)末,其余诸卷则出自南 朝刘宋以后。卷1与《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同。后九卷为 科诫、求师、仙界百僚官属名号、斋醮仪、劝善、颂章等,当为后人增益。

大马扁

大马扁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6回。黄小配(黄世仲)著。宣统元年(1909)刊本。卷首有光绪三十四年八月二十日(1908年9月15日)吾庐主人梭功氏《序》。阿英收入所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三卷》,1960年8月中华书局(北京)出版。本书是专门攻击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小说。书前有序,题“戊申八月二十日吾卢主人梭功氏谨序于海外”。小说以抨击著名的改良派人物康有为为主题, 旨在反对立宪。作者有意把康有为写成一个投机、无赖式的人物,以表示作者对保皇派的憎恶。小说不少地方夸大失实,但也并非全是莫须有,多少有事实的影子。小说中的康有为打着康圣人的牌子,到处招摇撞骗,无往而不施其诈伪手段。

郎潜纪闻

郎潜纪闻

笔记。近代陈康祺著。五十三 卷。凡《初笔》十四卷,《二笔》十六卷,《三笔》十 二卷,《四笔》十一卷。《二笔》又称《燕下乡脞 录》,《三笔》又称《壬癸藏札记》,《四笔》又称 《判牍余渖》。专记清代之事,内容大致可分五 类,一是记文苑士林,二是记宦海官场,三是记 典章制度,四是记社会情况,五是记所谓圣君 隆治。第一类数量最多,或叙遗闻,或录诗作, 剖析源流,品评得失,颇有文学史料价值,王士 禛、朱彝尊、施闰章、赵执信、姜宸英、厉鹗、沈 德潜、翁方纲、钱大昕、洪亮吉等著名文人均所 涉及。《初笔》有自序,《二笔》有杨岘序,《三 笔》有张文虎序,有光绪间初刻本、宣统间扫叶 山房石印本、民国间《清代笔记丛刊》和《笔记 小说大观》本、1984年中华书局点校本。《四 笔》亦有自序,原仅见孤本抄本,1990年中华 书局据之排印出版。

金刚经解义

金刚经解义

金刚经解义,二卷,清徐槐廷述并序,黄乐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