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清光绪三十一年FNY中华典藏网

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全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时则有葡之王子亨利(Don Henry),献身海事。既发大西洋附近砵仙图群岛(Port Santo),挨莎士群岛(Azores),加拿里群岛(Canary),一三九四至一四六三年。未几哥仑布遂航大西洋,发见西印度群岛,前后四度,遂启亚美利加大陆。一四四〇至一五〇六年。同时葡人维哥·达嘉马(Vasco Da Gama)沿亚非利加南岸,逾好望角达印度,回航以归欧洲。一四八六至一四九七年。越十余年,而葡人麦折伦(Magellan)横渡太平洋,启菲律宾群岛,绕世界一周。一五一九至一五二二年。自是新旧两陆,东西两洋,交通大开,全球比邻,备哉灿烂,有史以来最光焰之时代也。而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郑和在。FNY中华典藏网

我国,大陆国也。又其地广漠,足以资移殖,人民无取聘于域外,故海运业自昔不甚发达。顾沿海诸省,二千年前既往往有涉海自殖者。史称会稽海外有东鳀,又有夷州及澶州。秦始皇时,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止焉,其地即今日本之长崎一带是也。辰韩旧国,亦名秦韩,盖秦时人民苦苛法者迁焉,其地即今朝鲜之庆尚道(釜山浦所在),与日本相望者也。凡此陈迹,皆为吾航业发达已古之证。其后两汉六朝,南海航路渐辟,我商船有达亚丁湾及米梭必达迷亚者,盖与波斯人、阿剌伯人代兴云。(详见拙著《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唐宋以还,远略渐替,我航业不振者垂数百年,及明代而国民膨胀力,别向于一方面。FNY中华典藏网

亚洲东南一大部分,即所谓印度支那及南洋群岛者,实中国民族唯一之尾闾也;又将来我中国民族唯一之势力圈也。以今日论,其政治上之实力,白种人尸之;其生计上之实力,未或能与吾竞也。今略取吾民自殖于彼地者,表其人数及其比较如下。FNY中华典藏网

QQ20250622-095944.jpgFNY中华典藏网

上表所列,虽未可称确实之统计,然大端固不甚谬。即吾民自殖于彼者,当不下五百四五十万人,加以与土人种杂婚者,当及七百万人。其间若群岛之矿业,暹罗、越南、缅甸之农业,群岛及暹罗之森林业,乃至全部之商业、工业,其在我国人手者,十而八九。故此诸地于实际上,盖吾外府也。吾国以何因缘而能致此?推原功首,吾思郑和。FNY中华典藏网

郑和,云南人,世所称三保太监者也。初事明成祖于燕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之在位,当西纪千四百三年至千四百二十四年,正葡萄牙王子亨利奖励航海时代,亨利生一三九四年,卒一四六三年。而西史所称新纪元之过渡也。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乃思扬威德于域外。此其与汉孝武、唐太宗之时代正相类。成祖既北定鞑靼,耀兵于乌梁海以西;西辟乌斯藏,以法号羁靡其酋;南戡越南,夷为郡县;陆运之盛,几追汉唐,乃更进而树威于新国。郑和之业,其主动者,实绝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FNY中华典藏网

旧史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于是有命和航海之举。但其动机安属,勿具论,吾征诸史文,于郑君首途之前,有深当注意者二事。FNY中华典藏网

一曰其目的在通欧西也 《本传》云:“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又云:“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据此则此行本志,非南渡而西征也。盖自马可·波罗入仕以来,欧人读其书而知中国有文明,始汲汲谋东航,此印度新航路之所由发见也。彼此皆未克达最终之目的地,而今日东西通道之键钥,实胎孕于是。FNY中华典藏网

二曰航海利器之发达也 《本传》云:“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容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吾读此文,叹我大国民之气魄,洵非他族所能几也。考现在世界最大商船,称美国大北公司之“弥奈梭达”,今年始开航,日本议和全权小村氏乘之以赴美者也。长六百三十英尺,广七十三英尺,全世界色然惊之,谓大莫与京矣。英尺当我工部尺九寸八五七七,明尺当今工部尺,尺有一寸一二。然则郑和所乘船,其袤殆与弥奈梭达等,其幅则倍彼有余。以今日之美国,仅能造弥奈梭运者二,以当时之中国,既能造倍弥奈梭达者六十二。虽曰专制君主有万能力,而国民气象之伟大,亦真不可思议矣。其时蒸气机关,未经发明,乃能运用如此庞硕之艨艟,凌越万里,则驾驶术亦必有过人者。FNY中华典藏网

哥仑布航海凡四次,伋顿廓航海凡五次,而郑和航海则七次。今表其年代。FNY中华典藏网

    (首途时)   (回航时)    (西纪)     (所历地)FNY中华典藏网

第一次 永乐三年六月  永乐五年九月  一四〇五…〇七年  起苏州经福建FNY中华典藏网

                              逾占城、三佛齐FNY中华典藏网

第二次 永乐六年九月  永乐九年六月  一四〇八…一一年  至印度锡兰岛FNY中华典藏网

第三次 永乐十年十一月 永乐十三年七月 一四一二…一五年  历苏门答剌、满剌加FNY中华典藏网

第四次 永乐十四年冬  永乐十七年七月 一四一三…一九年FNY中华典藏网

第五次 永乐十九年春  永乐二十年八月 一四二一…二二年FNY中华典藏网

第六次 永乐廿二年正月 永乐同年 月  一四二四年FNY中华典藏网

第七次 宣德五年六月  宣德八年七月  一四三〇…三三年  忽鲁谟斯十七国FNY中华典藏网

据上表所示,则郑和为海上生活者垂三十年。殆无岁不在惊涛骇浪之中,其间稍得息肩者,则成祖崩殂后六年间耳。迨宣宗中叶,复举壮图,辟地最远,而和亦既老矣。其经略海外之事实,史文阙如,不能具详,但纪其俘三佛齐王、锡兰王,定苏门答剌之乱,其武功之伟,可见一斑。又史言自和死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此则张博望之在西域,何以加诸。FNY中华典藏网

其时纪行之作有二书。FNY中华典藏网

(一)《瀛涯胜览》 马欢著,永乐十四年出版,纪载十九国。FNY中华典藏网

(二)《星槎胜览》 费信著,正统元年出版,纪载四十国。FNY中华典藏网

马、费二氏皆回教徒,以能解亚剌伯语言,被命为通译,故纪行文皆成于其手。马著出版先,故国名少而纪载较详;费著出版后,故国名多而纪载微简。今参考两书,释以今地,以稽当时声威之所被焉。FNY中华典藏网

(一)马来半岛以东诸国 凡十五。FNY中华典藏网

(二)满剌加诸国 凡四。FNY中华典藏网

(三)苏门答剌诸国 凡七。FNY中华典藏网

(四)印度诸国 凡六。FNY中华典藏网

(五)亚剌伯诸国 凡五。FNY中华典藏网

(六)亚非利加诸国 凡三。FNY中华典藏网

(一)马来半岛以东诸国FNY中华典藏网

(1)占城(Chamba or Champa) 汉林邑地,唐时或称占不劳,改称占婆。今越南下交趾部西贡市所在之地,其时为一独立国,不属交趾。FNY中华典藏网

(2)灵山 《星槎》所记云:与占城山地连接,其地今难确指。西人腓立氏谓今之伽南港(Can-nauh),格兰尼威氏谓为今之那的里加山(Nuitracan),未知孰是,要之在下交趾也。FNY中华典藏网

(3)真腊(Camboja) 今之柬埔寨,为法兰西保护国者也。当时其国领有暹罗之一部分,西与我云南接壤。FNY中华典藏网

(4)昆仑(Pulo Condore) 下交趾极南之一岛。如我国之有琼州岛,然至今越南人仍呼为昆仑山。西人则称蒲卢康得罗,盖《马可·波罗纪行》之旧名云。马来语之蒲卢,即Island(岛)之义也。今法人往往窜越国事犯于此。FNY中华典藏网

(5)宾童龙国(Cape Padaran) 今柬埔寨海岸之一岬角也。FNY中华典藏网

(6)暹罗国(Siam) 自明。FNY中华典藏网

(7)彭坑(Panang) 《星槎》云,在暹罗之西,即今马来半岛之南端。濒东海岸,与新加坡接壤者也。FNY中华典藏网

(8)东西竺(Singapore) 《明史·外国传》“柔佛条”下云:“柔佛近彭亨。永乐中,郑和遍历西洋,无柔佛名。或言和曾经东西竺山,今此山正在其地,疑即东西竺。”今按:柔佛即今之新加坡,在马来半岛之极南端。当时名以东西竺者,殆犹哥仑布命北美新地为西印度群岛欤?FNY中华典藏网

(9)龙牙门(Strait of Lingga) 马来半岛与苏门答剌岛中间之一小岛。在海峡间,今大学堂审定地图所称龙加岛者是也。FNY中华典藏网

(10)交烂山(Billiton Island) 大学堂地图所称比利敦岛者也。在爪哇海中,位苏门答剌岛与婆罗洲之交。元时史弼征爪哇,曾驻兵焉。FNY中华典藏网

(11)假马里丁(Carimata Island) 大学堂地图所称卡里马塔群岛是也。在婆罗之西南,与苏门答剌相对。《元史·史弼传》有假里马答,其位置正如《星槎》所记。《星槎》之马里可决为里马之讹。FNY中华典藏网

(12)麻逸冻(Pu1o Bintang) 《星槎》记在交烂山之西南洋海中。其地今难确指,格兰尼威氏以巽他群岛中之边丹当之。今从焉。FNY中华典藏网

(13)爪哇(Java) 自明。FNY中华典藏网

(14)重迦罗(Madura) 大学堂地图所称马都拉岛者是也。在爪哇海中,与苏拉巴雅港相对。FNY中华典藏网

(15)吉里地闷 其地今难确指。《星槎》云在重迦罗之东,产檀香。按:佛理屿一名檀香屿(Sandalwood),或当属此地,其地在爪哇海与班达海之间也。FNY中华典藏网

(二)满剌加诸国FNY中华典藏网

(1)满剌加国(Malacca) 今官书或称麻六甲。为英属地,在马来半岛南端西岸。FNY中华典藏网

(2)亚鲁(Arulslands) 大学堂地图译为亚罗。在苏门答剌岛北岸,临满剌加海峡。FNY中华典藏网

(3)九州山(Pulo Sambilon) 满剌加海峡中九岛屿,九州之名,乃译义而非译音。马亚语之(Pulo)此云岛也,其(Sambilon)此云九也。FNY中华典藏网

(三)苏门答剌诸国FNY中华典藏网

(1)旧港亦名浡淋邦(Paleambang) 《明史》称三佛齐,六朝时称干陀利。今荷属苏门答剌岛之东北部一大都会。大学堂地图所译为巴邻旁者是也。FNY中华典藏网

(2)苏门答剌国(Sumatra) 今以为全岛总名。但据《瀛涯》《星槎》所记,则仅为其岛西部之专名,即今之亚齐(Achin)一隅之地也。FNY中华典藏网

(3)南浡里(Lambri) 其地今难确指。《马可·波罗纪行》有廉浡里国者,当即其地。盖苏门答剌岛之西北部,亚齐之西邻也,Lam译南,盖厦门音。FNY中华典藏网

(4)那孤儿。一名花面王国。 其地今难确指,殆亚齐之一部。FNY中华典藏网

(5)黎代 其地今难确指,殆亚齐之一部。FNY中华典藏网

(6)龙涎屿(Pulo Way) 距亚齐东北十三里一小岛也。FNY中华典藏网

(7)翠蓝屿(Andaman Island) 大学堂地图所称安达曼群岛是也。由马来半岛航印度,此其中站。今为印度属地,隶英版。《瀛涯》记其地在大海中,山有三四。《星槎》记在龙涎屿西北五昼夜程,其必为安达无疑。翠蓝者状风景以命名,非译音也。FNY中华典藏网

(四)印度诸国FNY中华典藏网

(1)榜葛剌(Bengal) 即通行官书所译之孟加拉。今印度首府加拉吉大所在地也。FNY中华典藏网

(2)柯枝(Cochin) 大学堂地图作可陈。此译柯者,厦门音也。其地在印度半岛之西南端,临亚剌伯海。FNY中华典藏网

(3)大小葛兰(Quilon) 大学堂地图作固兰。《星槎》记其地与都樵栏相近,都樵栏即Trivandrum,亦印度第二等大都会也。FNY中华典藏网

(4)古里国(Calicut) 《瀛涯》记其位置,云西濒海,南距柯枝国,北距狼奴儿国,远东七百里许距坎巴夷。按:柯枝即可陈,坎巴夷即Cambay(大学堂地图译康木拜),然则其地必今之哥里卡,德孟买省濒海一小都会也。FNY中华典藏网

(5)锡兰(Ceylon) 印度南端之大岛,古称师子国,今西航必经之地。FNY中华典藏网

(6)溜山洋国(Maldive Island) 大学堂地图译为麻代父群岛。锡兰岛西偏南之多数珊蝴岛也。《瀛涯》言有八大溜;《星槎》言有三万八千小溜。其为无数小屿甚明,与《马可·波罗纪行》“麻代父”条下记事正同。FNY中华典藏网

(五)阿剌伯诸国FNY中华典藏网

(1)佐香儿(《星槎》)、祖法儿(《瀛涯》,Djeffer) 阿剌伯海南岸一市。FNY中华典藏网

(2)阿丹国(Aden) 旧译雅典,亦译亚丁。阿剌伯最南端一半岛,西航必经之要津也。今为英属地,属印度孟买省行政区域。FNY中华典藏网

(3)忽鲁谟斯(Hormuz or Ormuz) 波斯湾内兰大岛之一,今为波斯领土。FNY中华典藏网

(4)天方(Arabiaor Mecca) 即阿剌伯,亦名麦加。FNY中华典藏网

(5)剌撒 其地今难确指,盖在米梭必达迷亚附近。FNY中华典藏网

(六)阿非利加沿岸诸国FNY中华典藏网

(1)木骨都束(Magedexa or Magadoxo) 大学堂地图所译马加多朔也者是也。在阿非利加东海岸,临印度洋。FNY中华典藏网

(2)卜剌哇(Barava) 大学堂地图译巴拉瓦,在木骨都束迤南。FNY中华典藏网

(3)竹步(Juba) 大学堂地图译周巴,在卜剌哇迤南。FNY中华典藏网

以上所列凡四十国,皆见于《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者,今略推定其航路线如下:FNY中华典藏网

(一)航中国南海至印度支那半岛之南端(西贡)。FNY中华典藏网

(二)航暹罗海(即曼谷湾)之东岸至曼谷(今遣京)。FNY中华典藏网

(三)航暹罗湾西岸,循马来半岛南下至新加坡。FNY中华典藏网

(四)绕航苏门答剌岛一周。FNY中华典藏网

(五)绕航爪哇群岛一周。FNY中华典藏网

(六)航孟加拉湾,经安达曼群岛至东印度(加拉吉大)。FNY中华典藏网

(七)循孟加拉湾东岸,南航至锡兰,绕锡兰岛一周。FNY中华典藏网

(八)循阿剌伯海东岸,北航至西印度(孟买)。FNY中华典藏网

(九)由孟买循波斯湾东岸,北航至泰格里士河河口(今德属小亚细亚)。FNY中华典藏网

(十)循波斯湾西岸南航,复沿阿剌伯海西岸一周至亚丁。FNY中华典藏网

(十一)越亚丁湾循红海东岸北航至麦加。FNY中华典藏网

(十二)循红海西岸南航出亚丁湾,复循亚非利加东部海岸南航,经摩森比克海峡(亦作莫三鼻给海峡),掠马达加斯加岛之南端回航。FNY中华典藏网

此郑和航路之大略也。据上所列,似详于西而略于东,其足迹未及马来西亚群岛之半,而爪哇海以东未尝至焉。然考《明史·外国传》“鸡笼”条下言:“郑和恶其人,家贻一铜铃。”是台湾岛,和所曾履也。又“文莱”条下言:“郑和往使,有闽人从焉,因留居。后人因据其国而王之。”是婆罗洲,和所曾履也。《西洋朝贡典录》称:“吕宋于永乐八年,随中官郑和来朝。”是菲律宾群岛,亦和所曾履也。《瀛涯》《星槎》皆不能记载者,殆马、费二氏皆以能操阿剌伯语从事通译,其在马来半岛以西,为阿剌伯语通行地,故二氏能纪之。其以东,则无取于二子之载笔欤。准此以谈,则亚细亚之海岸线,和所经行者十而八九矣。嘻,盛哉!FNY中华典藏网

新史氏曰:班定远既定西域,使甘英航海求大秦,而安息人(波斯)遮之不得达,谬言海上之奇新殊险,英遂气沮,于是东西文明相接触之一机会坐失。读史者有无穷之憾焉。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仑布发见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嘉·达哥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仑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仑布;维嘉·达哥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嘉·达哥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FNY中华典藏网

新史氏又曰:天下事失败者不必论,其成功者亦不必与其所希望之性质相缘。或过或不及,而总不离本希望之性质近是,此佛说所谓造业也。哥氏之航海,为觅印度也;印度不得达而开新大陆,是过其希望者也。维氏之航海,为觅支那也;支那不得达,而仅通印度,是不及其希望者也。要之,其希望之性质,咸以母国人满,欲求新地以自殖,故其所希望之定点虽不达,而其最初最大之目的固已达。若我国之驰域外观者,其希望之性质安在?则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耳。故其所成就者,亦适应于此希望而止。何也?其性质则然也。故郑和之所成就,在明成祖既已踌躇满志者,然则此后虽有无量数之郑和亦若是则已耳。呜呼!此我族之所以久为人下也。吾昔为张博望、班定远传,既言之有余慨矣。FNY中华典藏网

新史氏又曰:论人不可有阶级之见存。刑余界中,前有司马迁,后有郑和,皆国史之光也。FNY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