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堂集

作者:彭龟年
止堂集

诗文别集。南宋彭龟年(1142—1206)撰。二十卷。龟年字子寿,号止堂,清江(今属江西)人。乾道进士,授袁州宜春尉,历官太学博士,江陵知府,湖北安抚使,以数论韩侂胄奸,落职,未久复官,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为官清正,敢于诤谏;从朱熹、张栻游,学识宏博。《宋史·艺文志》载有集四十七卷,明永乐后佚。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诠次成二十卷,得《历代名臣奏议》辑得文二百二十三篇,诗二百二十首,依类编次,厘为二十卷。集中有奏折、札子五十五篇,敷陈明确,多关国家大计,论时弊帝责,直言恳道,“史称其学识正大,议论简直,善恶是非,辨析甚严。故生平虽不以文章名,而恳恻之忱与刚劲之气,浩然直达,语不求工而自工”。今人栾贵明据今残存《永乐大典》中辑得诗一首,记、省状、哀辞、祭文九篇,《经解》五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可补清人辑本之缺。另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作十八卷。

彭龟年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K.考夫卡著。纽约哈考特-布雷斯-约万诺维奇公司1935年出版。本书1937年出版过傅统先的中译本。考夫卡主张"心理学是意识的科学,心的科学,行为的科学"。心理学既研究直接经验,又研究行为,行为是出发点。他把物理学的概念引入心理学,提出"物理场"和"心理场"等概念,并普遍应用于生理过程、行为过程和意识过程。他论述了"同形论",即认为生理过程与心理过程在结构形式方面完全等同,生理过程是"意识的相关物",用"场"解释神经系统的组织作用,用"场组织作用"和整体性概念解释经验、知觉、感觉对比、错觉、记忆、遗忘及其他心理过程。认为"完形趋向律"(即只要主要条件允许,心理的组织作用总是力趋于完善)是一条总的原则,尝试错误在学习中不起作用,只有顿悟才是学习的本质。客观观察法和经验内省法都是心理学的基本方法。本书是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把自己的学说加以系统化的一部著作,概括了作者的格式塔理论的要点。

邵氏医案

邵氏医案

清邵兰荪撰。一卷。兰荪有《邵兰荪医案》已著录。此书系邵氏临证散方,一九三六年经裘吉生收集录存,收入《珍本医书集成》刊行。不分门类,收载外感、温热、暑湿、内科杂病、如产科等数十种证治,凡二百一十二则,约万余言。每案概述脉证、立法、方药,文辞极简。条理清晰,辨证准确,简括切要,可供临证参阅。有《珍本医书集成》 本。

土司灯仪

土司灯仪

土司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内称凡兴土造作,触犯太岁尊神或土司禁忌,即有灾祸。此时应建醮燃灯,供奉九方星君,祈福消灾。所谓九方星君,即东方震宫大圣三绿星君、东南方巽宫四碧星君、南方离宫九紫星君、西南方坤宫二黑星君、西方兑宫大圣七赤星君、西北方干宫大圣六白星君、北方坎宫大圣一白星君、东北方艮宫大圣八白星君、中宫大圣五黄星君。此九方星君依九宫八卦象数及方位排列。

女开科传

女开科传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一名《虎丘花案逸史》、《花案奇闻》、《女开科》,又名《万斛泉》、《花阵奇》。十二回。题“岐山左臣编次,江表蠡庵参评”,其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康熙末年至乾隆初年。书叙苏州名妓倚妆、文娟、弱芳结社吟诗。才子余梦白、梁文昭、张眉见而敬之,并相爱慕,誓约终身。梦白等仿朝廷科举节仪,约众妓入场试诗,作“女开科”、琼林赴宴游戏。事被恶少告发,察院纠捕,三秀才逃走,三才女投水,后得救。梦白等几经波折,考中进士,然恪守前约,不娶名门闺秀。后余与倚妆、梁与弱芳、张与文娟各结良缘。有大连图书馆藏清代名山聚刊本。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目》载:“曾见一本,书名《新采奇文小说全编万斛泉》,插图版式与名山聚刊本同。坊间有《花阵奇》六回,改题‘雪山柴臣编次’,实即此书。”日本宝历甲戌《舶载书目》有何必居梓行本,书名《女开科传》,未见。

泣红亭

泣红亭

近代长篇小说。尹湛纳希(蒙古族)著。约成书于19世纪末叶。作品系《一层楼》的续篇。《一层楼》以璞玉结婚不到两年,妻子病故,而炉梅、琴默、圣如流落他乡的悲剧结束。本书以璞玉梦中寻访炉梅、琴默、圣如3位小姐开篇。这时,炉梅汗字他人,未婚夫为年近半百的商人;琴默的未婚夫是个丑陋不堪、驼背口吃的傻子;圣如则未婚先寡,孤苦伶仃。炉梅、琴默不满家庭包办的婚姻,炉梅于成婚前女扮男装出逃,琴默则投江被救。最后几经磨难,2人与璞玉在杭州重逢。这时圣如也由金夫人作主与璞玉订婚。小说以璞玉同时娶3位小姐为妻的喜剧结束。作者在《泣红亭》结尾处有诗云:“茫茫三年事,午梦荒唐语。若考其中实,兔生犄角龟生羽。”它恰似谜底,道出了作家的本意:4位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故事,不过是红楼一梦,并非封建社会的现实写照。尹湛纳希通过这部爱情的传奇故事,对封建势力予以入木三分的嘲讽和有力的鞭挞。然而作家受其世界观的制约,其作品仍不乏封建主义的糟粕。作品的才子佳人大团圆的结局也落入了俗套。但小说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全篇穿插着的优美词赋歌谣,又构成了作品独具的艺术风格。《泣红亭》除出版有蒙古文版,尚有曹都、陈定宇翻译的汉文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物不迁论辩解

物不迁论辩解

物不迁论辩解,一卷,明真界解并序,冯梦祯序,袾宏跋,达观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