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龟年

彭龟年
  • 姓名:彭龟年
  • 别名:字子寿,号止堂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
  • 出生日期:1142
  • 逝世日期:1206
  • 民族族群:

彭龟年(1142—1206),字子寿,号止堂,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性颖悟,读程氏《易传》,至忘寝食。乾道五年进士,授袁州宜春尉,调吉州安福丞。请祠养亲,淳熙十二年,主管建昌军仙都观,以“毋自欺”名斋,请益于张栻、朱熹,义理益精。丁内艰,执丧尽礼,编类《五致录》。光宗即位,召为太学博士。绍熙二年,兼魏王府教授,除国子监丞,为御史台主簿。三年,纂集《朝参须知》。林大中辟充御史台主簿。四年正月,除司农寺丞,三月,除秘书郎,十二月,除起居舍人。五年,奏进《内治圣鉴》,屡请光宗朝重华宫。宁宗即位,擢中书舍人,除侍讲,九月,除吏部侍郎。借吏部尚书,充金国吊祭接送伴使。朱熹见绌,请与并斥。累疏论韩侂胄奸,除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以疾丐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六月,落职罢祠。五年,追三官勒停。嘉泰三年秋,复元官,再奉兴国祠。开禧二年,起知赣州,以疾辞,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俄除宝谟阁待制致仕,卒于家,年六十五,谥忠肃。龟年学识正大,议论简直,敷陈明确,善恶是非,辨析甚严。庆元“伪学”之禁,士大夫多附和,唯龟年特立不变。著有《经解》、《祭仪》、《训蒙》等,均已佚。有文集四十七卷,绍定三年其子彭铉刻于湘西精舍,魏了翁为序。今仅存辑本《止堂集》二十卷,有《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二五九三至二五九五录其诗三卷。《全宋文》卷六二九四至六三○九收其文十六卷。事迹见楼钥《宝谟阁待制致仕特赠龙图阁学士忠肃彭公神道碑》(《攻媿集》卷九六)、《宋史》卷三九三本传。

彭龟年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

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

一卷。近人王国维撰。《长春西游记》为元代丘处机弟子李志常所述。《元史·宪宗本纪》载,元宪宗元年(1254)道士李真常掌道教事,即李志常。长春在元世祖十八年(1281)二月八日,自宣德州启程,赴成吉思汗的西域之召,至二十年(1283)七月回到云中,往返历时三年。李志常从行,将其亲身经历的山川道里,于元初著成《长春真人西游记》。此书可与移敕楚材《西游录》相题并论。乾隆末年钱大昕于苏州元妙观读是书,始表彰此书并为其作跋。阮文达遂写此于内府,著录于委宛别藏。嗣后徐星伯、程春庐、沈子敦迭有考订,然诸氏考地理通病,疏史事则伤漏略。嘉庆十一年 (1806),王国维以辽金元三朝史事,以此书于蒙古史事有特发之复,不独为全真教史留一奇迹,创为之注。其中地理人物,颇有创获。如《至元辨伪录》称刘仲禄即刘温,也即《元史·河渠志》的刘仲禄。阅者如将王国维《耶律文正公年谱》、《黑鞑事略》、《蒙鞑备录笺证》与此注对照参读,则金元间史事思过半。

三国演义诗词集

三国演义诗词集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本书收录三国演义书中两百余首诗词,品读英雄壮志,重温经典名著的震撼魅力。

突击

突击

现代话剧剧本。3幕。塞克、萧红、绀弩、端木蕻良集体创作,塞克执笔。初刊于1938年4月1日《七月》第2集第6期。1939年3月重庆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1938年1月作者随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在晋南同西北战地服务团会师,应丁玲要求,创作这一剧本。1938年4月中旬由西北战地服务团在西安首演。剧本描写1938年初春,太原附近一个村庄,田大爷、李二嫂等老百姓,目睹敌人疯狂洗劫后的一切,自动组织起来,拿起武器,向敌人袭击。他们用扁担打死两个鬼子;深夜冲进敌人据点,消灭了10个鬼子,缴获了枪支弹药。他们欢呼,要打回老家去。全剧充满着胜利的欢欣情绪。它的“最大的优点就是真实,就是一点也不公式化”(茅盾《〈突击〉》)。

桯史

桯史

宋岳珂撰,15卷。记载两宋故事,凡140余条。所述宋金和战、交涉诸事,皆较正史详备。 所录诗文,亦多足以旁资考证。 清毕沅撰《续资治通鉴》,采是书资证。是书始著录于《直斋书录解题》。旧版刻于浙江嘉兴,现残存亡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刊本为常熟瞿氏之铁琴铜剑楼所藏,陈璧曾校勘、批点之,款式悉依宋本,后代诸本多源于此本。明有成化本,嘉靖重刻本、《津逮》本、《学津》本、《稗海》本等。清修《四库全书》,收入是书。存明成化十一年江泝刊本、嘉靖中钱如京重刊本、天启间岳元声校刊本、《稗海》本等为十五卷本。又《历代小史》本、《说郛》本等为一卷本。1981年中华书局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元刊本为底本,参校各本,标点出版,书后有附录二十一条,以备考。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是林语堂在中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之一,大师以主人翁意识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及其勤劳而朴实的子民,他用特有的手法和笔调广泛而深入地描绘了国人的生存状态,并从文化、历史、社会和环境等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如幻三昧经

如幻三昧经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即《大宝积经》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