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光迪学案

作者:梅光迪
梅光迪学案

梅光迪著,该书收录梅光迪发表于报刊的文章及私人信函、日记等文献,涵盖其对近代中国人文主义的探讨,涉及文化思想、文学思想、教育思想研究,并收录《评提倡新文化者》《英美合作之必然性》等代表性篇目及与胡适等人的往来信件。作为学案体著作,该书系统整理梅光迪的学术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其思想脉络,并弥补相关研究资料不足的缺憾。

梅光迪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唐韵考

唐韵考

五卷。清纪容舒撰。纪容舒字迟叟,号竹厓,直隶献县 (今河北献县) 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举人,官至姚安府知府。通音律,尤精古韵。尚著《玉台新咏考异》、《杜律疏》等。孙愐《唐韵》久佚,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徐铉校定许慎《说文》,时《广韵》尚未修成,徐氏所用反切一从《唐韵》,见铉等进书表。纪氏认为反切之法,其上字必同字母,下字必同韵部; 类隔切者亦仅上字不同字母而下字韵部并无变化。因之,他搜辑《说文》所载反切,排比分析其下字,使各归其类,以成是书。纪氏所归纳之《唐韵》与《广韵》分部无别,但所收之字二书略有不同:有《唐韵》收而 《广韵》 不收者,有 《唐韵》在此部而 《广韵》在彼部者,有《唐韵》两部兼收而《广韵》止存其一者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推寻考校具有条理,《唐韵》分合之例与《宋韵》改并之迹,均可由是得其大丸,亦小学家所当参证者矣。”《越缦堂读书记》云: “纪氏于《说文》之学实未深造,故其大端误者有二:一字之子母不以次列,甚至有失载字母者;一许氏本书与新附不别,惟取其掇拾之功而已。”是书有守山阁本、《畿辅丛书》本。刊本注经钱熙祚校订,补其失收之音切四十四条,音切下失收之字百一十有五,又疏其谬误,随条附案,致为精密,李慈铭谓此实出于张文虎之手,张氏乃南汇 (今上海市南汇县) 人。

咳论经旨

咳论经旨

内科著作。清凌嘉六辑。四卷。嘉六字晓五,湖州 (今属浙江) 人。言医必本于经,所辑亦不越 《内经》 、《难经》 、《甲乙经》 、《金匮要略》 、《伤寒论》,故名。约成书于宣统三年(1911) 。约五万余字。选录诸经中有关论咳证条文,并附前人注疏于后。卷一,录《内经·素问》有关条文,附唐王冰、清薛雪注。卷二,录《内经·灵枢》 、《难经》 、《甲乙经》 条文,附元滑寿、清丁锦、徐大椿注释。卷三,录《金匮要略》 条文及方,附明赵以德、徐忠可、清周扬俊、沈目南、尤在注释文及方论。卷四,录《伤寒论》 条文及方,附明方有执、清喻昌、张璐、周扬俊、柯琴注文及方论。末选录王叔和《脉经》有关条文。为归类辑录性书籍,对专科研究有所裨益。有 《三三医书》本及单行本。

喉科大成

喉科大成

喉科著作。4卷。清马渭龄(醉古山人)撰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马渭龄生平事迹不详,全书介绍喉风、喉疳、喉痧等30余种喉科病,列述治疗方剂近百首。书后附口起泡,喉生红豆等杂病方剂。现存光绪七年(1881年)刻本。

包氏父子

包氏父子

短篇小说。张天翼著。 初载于1934年4月上海《文学月刊》第2卷第4号。初收于1934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移行》。主人公老包是刘公馆忠驯的仆役。他省吃俭用,借债求情,千方百计供儿子包国维到洋学堂读书,希望包国维能象个人样。但包国维在资产阶级花花公子郭纯等的引诱下,却染着一身流氓气。他品行恶劣,灵魂腐朽,欺侮女学生,帮郭纯打架。最后包国维被学校开除了,老包的理想落空,再加上债主索债,终于昏倒在地。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庸俗的“向上爬”心理,但笔触却深入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社会的病象和矛盾之中。老包忠厚善良,不乏老式市民的传统品德。但又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古训,期望儿子爬上去。这个人物属于旧时代的遗迹。包国维在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影响下,已变成洋场恶少式的小市民。他不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只希望通过向郭纯讨好、献媚, 爬到郭纯们的行列之中。父子两代小市民虽然都极力想“向上爬”,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影响却形成明显的矛盾。小说形象地说明,在日益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都市里,老一代小市民不能爬上去,新一代小市民也更加堕落。作品特别善于通过典型化的细节,剖析人物的心理,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在针砭病态人生的同时,又折射出时代的侧影,因而成为张天翼讽刺小说中的名篇。

童蒙训

童蒙训

一名《西垣童蒙训》。南宋吕本中撰著,基本上是一本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教育的著作,也包含有成人修已治人之道。吕本中原属北宋故家,元祐遗老,成年后虽与程门游酢、杨时、尹焞交游,但幼时不名一师,多本于家传。《童蒙训》上绍原明(吕希哲,本中的祖父)。下启伯恭(吕祖谦,本中之孙),多录取大儒名言,述根本经训,集师友杂说,书正论格言。认为进行道德教育,当以儒家《孝经》等经典为本,融通诸子百家。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

一卷,赵宋慈贤译。依经具说课诵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