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解题及其读法

作者:钱基博
四书解题及其读法

近代,钱基博著,详细考证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以及《孝经》的作者、版本,隶属四书的始末,并归纳了研究方法。书中自序叙述了历代研究四书之源流、变迁;正文内附有参考书目。本书语言简洁,但其对经学版本、目录、源流等方面的研究广博而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猜你喜欢的书

路边草

路边草

夏目漱石唯一的自传体小说,作者以一种旁观的角度,客观冷静地描述了自己所处的境遇与处理事情的前后经过,行文中他讲述了性格问题及童年经历如何影响健三现在的生活。尤其在与妻子的夫妇关系中,作者甚至将健三为何总是与妻子冷言相向的原因一点点地剖析出来。健三从英国留学回东京后,带着满腔热情致力于做学问,但每个月的薪水只够一家人勤俭度日。而落魄的岳父、穷困的养父母、重病的哥哥和姐姐,都把留过学的健三当作“主心骨”,直接或间接地向他要钱。虽然自己的生活窘迫不堪,但碍于情面,健三多少都会给一些,因此经常和妻子闹矛盾。健三为生计疲于奔命,又不善于交际,无法排遣精神上的孤独与迷茫。夹在金钱与理想之间,他一边反思人生的意义,一边艰难地坚持着理想。而一路下来,妻子虽对健有埋怨,但始终不离不弃。最后,所有的事情总算暂时告一段落。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著。本书的副标题为“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作者在“美国版序言”中,开宗明义道出本书的目的和特色;“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在本书中,作者正是从社会的整体联系和现实的意义出发,对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哲学家和学派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评述。作者认为哲学家既是果,又是因,他们既是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产物,又是后来政治制度信仰的起因。本书上册第1卷主要论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涉及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雅典文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犬儒学派、斯多葛主义等学派和人物。在这卷中,作者着墨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因为他们是“古代、中古和近代的一切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作者认为柏拉图哲学中最重要的东西有:乌托邦思想、理念论、灵魂不朽的论证、宇宙起源论和知识与知觉关系学说,由此作者对柏拉图的思想来源、生活环境和各种学说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对于亚里士多德,作者认为从他前人和后人的角度看,他的优点缺点都是巨大的。本书第2卷用2篇讲述教文和经院哲学家。这时期的哲学是“完全受天主教会支配着的”,“以种种混乱而告结束”。这个时期最有名的哲学家是圣奥古斯丁、司各脱和阿奎那。本书第3卷从文艺复兴时期写到现代逻辑分析哲学。作者认为近代哲学始于笛卡尔,经过贝克莱、康德到费希特的发展时期后,哲学上的主观主义开始与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携手共进。在本卷里,作者谈论了近30余位有名的哲学家和学派,并对马克思给予了较高的但又不确切的评价,他说:“他是大体系缔造者当中最后一人,是黑格尔的后继者,而且也像黑格尔一样,是相信有一个合理的公式概括了人类进化的人。”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本身难以脱出阶级意识和思维意识的局限性,但是作者也承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他个人关于哲学发展的见解有影响。

上清天宝斋初夜仪

上清天宝斋初夜仪

上清天宝斋初夜仪,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宋元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卷首有短序称:「上清天宝斋者,学道之人求仙要诀。学受上清毕法之后,得行此斋。」又称此斋法 「先为帝王国主祈福,次为祖祢请恩,洗涤宿瑕,忏谢新过,功行圆满,道德著充,自然成仙,白日腾翥」。书中先列举修建天宝斋所用信物,其次为斋仪程式。有点灯、入坛、唱道、请三师、上香、读神咒、诵章、告八愿等仪节。

大人赋

大人赋

西汉赋。司马相如作。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癯,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文章写大人“悲世俗之迫隘”,于是远离尘嚣而游于旷杳,“驾应龙象舆”,“骖赤螭青虯”,以星辰为旌幡,以虹霓为幡饰,游于东南西北天地之间。众神悉听征召,五帝为先导,陵阳当侍从,神仙们前呼后拥,供其役使,历唐尧于崇山兮,过虞舜于九疑”,“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绝浮渚而涉流沙”,最后到了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她“皬然白首,载胜而穴处”,所幸还有三足乌“为之使”。文章至此感叹道:“必长生者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露出讽谏规劝之意。作品最后申足此意,说明在空旷无人的虚无之境成仙,超脱尘世而独存,丝毫没有乐趣。这篇赋的用意在于谏正汉武帝的好神求仙,采用了较婉曲的手法,借渲染仙境的冷寂、仙人的凄凉生活表现作者的态度,达到讽谕的目的。文章辞采华美,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描绘大人富于浪漫色彩的远游,表现大人凌驾一切的威武气概。据说此赋既奏,“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白话三国志

白话三国志

《三国志》,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西晋陈寿撰。六十五卷,分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记载三国时代历史。此为《三国志》白话文。

所知录

所知录

明末清初钱澄之撰。六卷。记述唐、桂二王史事,编年体。永历十五年(1661)撰成,计《隆武纪年》一卷,《永历纪年》三卷,《南渡三疑案》、《阮大铖本末小纪》二卷。作者曾历仕唐、桂二王,所记系据其闻见,并参阅邸抄野乘,颇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