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过眼录

作者:周密
云烟过眼录

又有作《烟云过眼录》。书画著录。四卷。宋元间周密撰。考其所收之人,当成书于入元之后。该书杂记撰者所见古器、书、画等,其中又以书画为多。不记时间,各以藏家为纲,纪其品目,又偶有简单之说明,如“智永真草千文,徽宗题,有‘宣和’、‘政和’印,‘永兴军节度使”印,‘韩侂胄’印。”“王右军与桓温荐谢玄帖真迹,用茧纸书,字轻清,不类右军,后有驸马崔璀跋,杨和王故物也。牡丹锦标首,俨然着色画,盖宣和法锦也。”这些记录不仅对研究当时所见书画、古器有极重要价值,也说明了当时绘画、落款等的具体情况,且为鉴定古代文物提供了参照。又记焦达卿敏中所藏“唐孙过庭《书谱》上下全,徽宗渗金御题,前后‘宣和’、‘政和’印”,可推知当时《书谱》存有的现实情况。书中所记除“宋秘书省藏”一节外,多为入元后私家所藏,计有书画收藏者三十五家,所录各家画计五百四十九件,书法碑帖三百七十六件。于当时著录书画之风气倘未盛行时,该书当有很大的资料性价值。《四库提要》曾谈及其中不足在于物件只略甲乙,而无甚考证。周密另撰有《志雅堂杂抄》,也为书画著录著作,多记年月日,是其自至元廿六年(1289年)至三十一年(1294年)间所见藏家古物书画,两书体例不一,但所记之物件大致相同,可资参校。该书有《学海类编》本、《十万卷楼丛

猜你喜欢的书

平面国

平面国

《平面国》是一部创作于19世纪的经典科幻小说,它借由小说形式阐释了维度概念,想象出一个二维空间的故事,同时对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和人性进行了深刻讽刺,是文学与科学、古典与科幻的绝妙结合。另外,书中提到的维度、几何等突破性视角,对后世科学、科幻、设计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是 [英] 埃德温·A. 艾勃特。有一个国家,名叫平面国,在这个国家里,一切都是平面的,国土是平面的,山川河流是平面的,连人也是平面的:最贫穷卑微的是等腰三角形,最高贵的是圆形,最让人害怕的是直线……平面国里的房屋建造、行走规则、辨认方式以及阶级斗争也都自成一体、妙趣横生。 当平面国的人遭遇零维国、一维国、二维国和三维国的生命后,他们开始了大争论:平面国中的人启发一维国(就是一条直线)的人左右移动被斥为一派胡言;三维世界中的人启发平面国的人上下移动也从未成功;而零维国(就是一个点)的人干脆认为他就是整个世界……

王艮杂著

王艮杂著

一卷,明代王艮著。 王艮,明哲学家,字汝止,初名银、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南)人。泰州学派的创立者。出身盐丁。壮年读《大学》、《论语》,后拜王阳明为师,以讲学终身,门徒多来自劳动阶层。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真理。强调身为家国天下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著作有《王心斋集》。此卷杂著收录了一些文章和诗词,包括《明哲保身论》、《乐学歌》、《勉仁方》、《王道论》等著作。

内经运气病释

内经运气病释

医经类著作。清陆懋修撰。九卷。懋修有《世补斋医书》已著录。此书为同治四年(1865)来往于吴淞峰泖之间所作,首列《内经》言运气之经文,即以气交之旨,概括而疏通之,附以宋陈无择三因十六方、清缪芳远十六方解,成书于光绪十年(1884)。卷一释六气脏象、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大论;卷二释五常政大论;卷三释六元正纪大论;卷四至卷七释至真要大论;卷八、九载列陈无择三因十六方。前七卷于每篇摘录经文,加以阐释简明扼要,以求六经病之病因治法。后二卷乃结合运气配以方治。每方首论运气之病,药物组成,附以缪氏方解。此书为结合临床证治阐释运气学说的著作,可供研究运气学说参考。有《世补斋医书前集》光绪十二年山左书局重印本,一九一二——一九一四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

当代长篇小说。38章。曲波著。作家出版社1957年初版。作者于1946年参加过东北地区的剿匪斗争。他从1955年开始,以1年多的时间,写出了这部长篇小说。作品叙述东北牡丹江地区,被解放军大部队击溃了的国民党军队残部,与过去的日伪分子以及地方上的反动势力互相勾结,组成一支土匪武装,号称“中央先遣军”,不断对解放区进行骚扰破坏,企图造成解放军腹背受敌的局面。当解放军调派主力进行围剿时,他们又潜入深山密林,疯狂进行烧杀掳掠,山区群众饱受其害。为了彻底消灭这些残匪,保护土改,巩固后方,支援前线,保证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解放军派出了以某团参谋长少剑波为首的一支由36人组成的既能侦察又能作战的小分队。他们深入到深山险滩,林海雪原,同敌人进行艰苦的周旋,斗智斗勇,打特殊的战争,作品以“奇袭虎狼窝”、“智取威虎山”、“绥芬草甸大周旋”和“大战四方台”等为主要情节线索,展现了小分队在远离主力部队的情况下,赤胆忠心,英勇机智,独立作战,最后终于歼灭了一股股的顽匪的战斗历程。作品热情歌颂了小分队敢于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弘扬了解放军英雄们那种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侦察排长杨子荣是全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此外,作品还塑造了少剑波、白茹、刘勋苍、栾超家、高波、姜青山、李勇奇等英雄群象,描写了少剑波与白茹的爱情。作品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和民族风格。

电术奇谈

电术奇谈

二十四回。署“日本菊池幽芳原著”,“东莞方庆周译述”,“我佛山人(即吴沃尧)衍义”,“知新主人(即周桂笙)评点”。发表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至三十一年六月《新小说》第八至十八号,标“写情小说”。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1923年3月又由世界书局出版。本书是根据日本小说原著改写而成。卷末我佛山入《附记》云:“此书原译,仅得六回,且是文言。兹剖为二十四回,改用俗话,冀免翻译痕迹。”“凡人名皆改为中国习见之人名字眼,地名皆借用中国地名。”“书中间有议论谐谑等,均为衍义者插入,为原译所无。”可见作者实际上进行了再创作。书叙英国技师喜仲达在印度采矿,与高兰酋长之女林凤美相爱,但是由于阶级、种族、宗教的不同,难图婚姻。仲达返英,凤美一往情深,相随远渡重洋。船抵韶安,凤美暂寓客栈,仲达只身前往伦敦,欲向大牧师求取结婚允许状。临别凤美以珠宝一箱赠仲达,中有镂花金镯一副。仲达寓友人医学士苏士马家。士马素习催眠术,自炫其能,误用电将仲达击毙。士马弃尸于河,囊卷仲达珠宝钱钞,潜逃于法。凤美久等仲达不归,追寻至伦敦,托侦探甄敏达访查,杳然无踪。凤美抑郁独居,几为奸人所骗,轻生投河,幸被报贩钝三所救。钝三面目歪斜丑陋,但对凤美忠恳肫挚。凤美易名李赛玉,侧身梨园,名噪一时,法国戏院以重金聘至巴黎演出。苏士马一见销魂,以镂花金镯相馈。凤美大惊,原来正是自己当日赠与仲达之故物。士马谋财害命之迹败露,自杀。钝三触电,忽然恢复本相,原来他就是喜仲达,当日并未死,只是声貌改变,迷失本性,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本书熔言情小说与侦探小说于一炉。情节诡奇,扑朔迷离,有草蛇灰线、匣剑帷灯之妙;叙情处,秧冶绵密,开近代通俗娱乐小说之先河。

读书与做人

读书与做人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适之,徽州绩溪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读书与做人》选编胡适关于读书、治学、为人、处世方面反响较大的27篇杂文,包括读书、为什么读书、找书的快乐、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青年人的苦闷、一个问题、信心与反省、易卜生注意、治学的方法等。大师已逝,经典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