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纯全集
作者:韩拙
中国北宋韩拙(生卒年不详)著,中国画论专著,成书于1121年以前,通行本有5卷和1卷两种。内分10篇:《论山》、《论水》、《论林木》、《论石》、《论云霞烟霭岚光风雨雪雾》、《论人物桥彴关城寺观山居船车四时之景》、《论用笔格法气韵之病》、《论观画别识》、《古今学者》、《论三古之画过与不及》。作者按不同景物及需要,论述了山水画的各种画法及注意点,以准确表达四时景象及八方山川的不同体貌。在评述笔墨运用中易犯的忌病及得失时,作者尤为注重和强调作画要有规矩法度,要师学专心和持之以恒,主张笔墨技法要服从于对象的表现,既要高度发挥笔墨的妙处,又要做到“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而合乎“格法”。全书分类评说,不为虚标空泛之谈,历来为山水画家者所重。主要版本:明沈辨抄本(常熟铁琴铜剑楼藏)、《画苑补益》本(1卷,缺最后1篇)、《说郛一百二十局》本(5卷10篇)等。近现代刊行的《美术丛书》(黄宾虹、邓实编)、《画论丛刊》(于安澜编)、《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编著)等,皆有辑录。
韩拙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耻堂存稿
宋代诗文别集。8卷。高斯得著。《四库全书总目》称“其立朝謇谔尽言,惟以培养国脉搏击奸邪为志。本传载所论奏凡十余事,多当时切要,于宋末废弛欺蔽之象,痛切敷陈,皆凛然足以为戒”。如《君仁臣直论》一文,劝诫君主要倾听意见,善于闻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诗歌创作深得白居易讽喻诗的神髓,多有抒写悯时忧国心情的篇章。如《西湖竞渡》、《三丽人行》等,俱为真人真事,可称一代诗史。《孤愤吟》1首,指名道姓,直指奸佞:“桧侂当权十五年,始终只被一私缠。人心失尽天心怒,燎火炎炎故不然”。虽然语言较为粗率,但愤激之情,足以打动人心。此外,在《题爱梅亭》诗中,以梅花的高洁,喻自身的节概,含意深长:“生世梅花是故知,相逢不负岁寒期。自从一点梢头白,看到青阴弄实时。”
台湾地舆总图
又作《台湾地舆全图》。台湾地图。清佚名绘制并撰文。十九幅。六千余字。分全台前后山总图,台湾、台北、台南三府全图,淡水、新竹、宜兰、台湾、彰化、云林、苗栗、嘉义、安平、恒春、凤山十一县图,基隆、澎湖、埔里三厅图,台东直隶州后山全图。每图附说略,记叙设置沿革、所辖范围等
濒湖脉学白话解
“白话解”的体例分为原文、提要、注释、白话解、解析五个方面。“原文”力求反映是书全貌,并依据各种版本对个别字句做了修订;“提要”部分,提纲挈领地将每篇所述之脉理总结出来,以便于读者抓住重点;“注释”部分针对个别难读难懂的字及难以理解和容易歧义的知识点,做了简明扼要阐述,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和掌握。“白话解”部分则力图用忠实原文、明白晓畅、直截了当的语言,将原文译成现代书面语言,进一步帮助读者扫清理解上的障碍;“解析”部分是本书的特点,其内容针对在注释和白话解方面不便展开的某些理论进行较深入的阐述,意在使本书反映时代特点,加强理论深度。
曹野人先生传
《曹野人先生传》,清代易顺鼎撰,记明末清初益阳民间学者曹宗先(号野人)生平事迹。当时学高识远而又名声不显如曹氏者当不在少数,由易氏此传可见其梗概。据《虞初近志》本标点整理。
国学治要
民国时期诸子选辑之书。张文治编纂。此书初版于民国16年(1927),有民国16年上海扫叶山房《诸子大纲》排印本;民国19年(1930) 5月香港文明书局《国学治要》排印本;又有1955年香港文光书局《诸子大纲》再版(新3版)翻印本等。本书是民国初年传统文化学者张文治等人,历经十年编纂的一套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图书。本书依据经、史、子、集四部,从《四库全书》中精选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汇集而成,故被人们称为“小四库全书”,是民国时期影响颇深的国学经典丛书。全书遴选历朝历代最具经典性的典籍文献,分别编纂成《经传治要》《史书治要》《诸子治要》《理学治要》《古文治要》《诗词治要》《书目治要》,共七编八册,所选之文皆为传承千百年的名作佳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作。其中,经史诸子之说,皆以著述为主,或举其初祖大宗,或录要籍大事,勾勒经史大家之原貌,而理学诗文则以作者为纲,录其传承历朝而闻名于世的鸿篇名作,凝结千古之精华。每个篇章开头或每个人名开头都对其进行系统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迅速掌握国学的基本脉络。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佛在竹林,大药叉女名欢喜者,说自心陀罗尼,及爱子陀罗尼成就法,饶益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