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水面皆文章

作者:叶圣陶
落花水面皆文章

《落花水面皆文章》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本教人如何写作的书,全名《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 《落花水面皆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写作是什么、怎样寻找写作的材料、怎样写作、怎样修改文章、怎样评判文章的好坏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写作要法,并仔细解答了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 的疑惑之处。书中既有干货满满的写作技巧,又有精辟入里的文章道理。这是一本大师经典,不容错过。

猜你喜欢的书

卜魁纪略

卜魁纪略

边疆地理著作。清英和(1771—1840)纂。一卷。英和原名石桐,字树琴,号煦斋,索绰络氏,满洲正白旗人。乾隆进士, 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道光八年(1828)流放黑龙江,九年纂成是志,系《卜魁城赋》自注语汇辑成约三千字。凡民风、物产、官制、兵防皆有所记。如嫩江沿岸出产之与宝石、玛瑙相似奇石,库贮无敌大将军炮、神威将军炮等各类火炮四十三门,火药局、铁匠局及旗营水师、贡赋户口、少数民族、官学等设施种种。虽非方志体,却为《龙沙纪略》、 《黑龙江外记》之后有关今齐齐哈尔乃至黑龙江地方情况的重要文献资料。由于得之亲身见间与实地考查,故多可征信。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1985年黑龙江出版社排印本。

周作人论日本

周作人论日本

周作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对于日本的文化与生活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尤其是对日本文学的研究十分深入,翻译有大量日本文学名著。二十世纪初,日本加快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周作人成为当时中国较早认清日帝侵略真面目的知识分子之一,从开始的专注于纯日本文学研究,转向对日本国民性的探讨和深思,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万世一系的神国观念、日本的民族宗教国家神道做了深刻的检视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中日关系的现状和前景提出了种种假设和建设性意见。

郑亦邹郑成功传

郑亦邹郑成功传

郑著《郑成功传》(分上下两卷)作者郑亦邹,字居仲;福建海澄人。清康熙丙戌(四十五年),成进士;旋授内阁中书。未几,乞假归;结庐于白云洞之麓,授徒着书。所著有《明季遂志录》等书,多散佚。《郑成功传》约成于康熙四十五年稍后任内阁中书期间,上距台湾郑氏之亡只二十余年。传系郑氏四世事,编年纪述;虽由清人口吻,但以闽人说闽事,极具史料价值。

墨辩注叙

墨辩注叙

中国西晋鲁胜著。鲁胜,字叔时,据《晋书·隐逸列传》载,他曾有《墨辩注》和《刑名》两部逻辑学著作,但皆已散佚。现存有《墨辩注叙》一文,是中国自秦汉至清以前2000年间仅存的研究先秦逻辑史、阐述古代逻辑思想的著作,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墨辩注叙》首先阐述了名学的作用,“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广泛的逻辑研究的定义。关于先秦名学的发展,鲁胜这样阐述:“墨子著书,作辩经以立名本;惠施、公孙龙祖述其学,以正刑名显于世;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荀卿庄周,皆非毁名家,而不能易其论也。”这里一反史家的传统主张,将墨子学说作为名家的核心和源头,并高度评价其作为逻辑学客观规律的科学意义,鲁胜还十分精当地阐述了先秦逻辑学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并指出自秦汉以来500年中,这种传统的正名思想渐已亡绝。他认为在当时儒、佛、道、玄诸家论争的混乱情况下,有必要重新明确逻辑研究的主题。

释氏六帖

释氏六帖

又名《释氏篡要六帖》、《义楚六帖》,二十四卷,五代后周释义楚编集,成书于显德元年(954)。有1990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流通。是一部仿白居易《白氏六帖》的体例编集的以佛教掌故为主要内容的类书。全书分法王利见、信奉毁谤、大法真诠等五十部,各部下又分若干门,总计四百四十门。内容极为广泛,不仅有大量佛教掌故、术语,而且有各种人文掌故和自然知识,诸如三宝含义、大小乘修持、王侯卿相崇佛、僧尼不拜王者的争论、行住坐卧礼仪、高僧德业、圣贤著述、寺舍塔殿的建置、衣物用具、天文地理、医药术数、商贾工巧、飞禽走兽草木虫鱼乃至儒家伦理、道教道法等,无不赅备,书中保存了不少今已失传的隋唐佛书坠简遗文。

虚舟普度禅师语录

虚舟普度禅师语录

《虚舟普度禅师语录》,由宋虚舟普度(1196-1277)撰,诤伏等编。共一卷。至元十二年(1275)年刊行。又称《虚舟和尚语录》。收录其在报宁、龙游等八寺的语录以及小参、偈颂、真赞、自赞、小佛事等。卷末附元叟行端撰的行状。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八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