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筌析览

作者:汤贻汾
画筌析览

画学论著。清汤贻汾著。一卷。将笪重光《画筌》加以分类,首段为“原起”,下分论山、论水、论树石、论点缀、论时景、论钩皴染点、论用笔用墨、论设色、杂论、总论等十部分,推崇笪氏“言精理确,久为艺林所珍”。强调绘画“必具有夙慧,而后可以言”。“善悟者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象千林。对盆里一拳,亦即度知五岳。钝根者虽阅历万里,无一笔之生机。”反映其重视审美灵性的美学观念。是书前有嘉庆十八年(1813年)仲振履“序”及嘉庆九年(1804年)、十八年(1813年)谢兰生“跋”,十九年(1814年)作者之弟贻浚“跋”。有《述古丛钞》本、《翠琅玕馆丛书》本,《画论丛刊》据前者收录。

章节列表

升序↑

汤贻汾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曹州牡丹谱

曹州牡丹谱

清余鹏年撰,一卷,《曹南牡丹谱》收录花品五十六种,后有附记说明栽培方法,对曹州牡丹的发展历史、栽培品种介绍十分详细。 首有乾隆十八年翁方纲题诗,翁方纲手书上板;次菏泽县事安奎文序;再次乾隆五十七年自序。乃余鹏年“集弟子之知花事,园丁之老于栽花者偕之游诸园,勘视而笔记之,归而质以前贤之传述,率成此谱”。书全本较少见。

上清太玄集

上清太玄集

上清太玄集,金朝全真道士侯善渊(号太玄子)撰。十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收录侯善渊所撰论文六篇,铭文二十一篇,诗词千余首。其论文铭文皆阐述道德清静之玄理,以老庄思想为本,兼融儒理佛法。大旨以重玄为宗,谓太易之先寂寥杏冥,真精感激,元气流通而万物化生。大道无形无名而无不形名、无为而无不为,无所不包,无所不化,是谓大通。有无动静体用相须,非有非无而有无自应,非动非静而动静自随。「有尤相济,动静同源,静之日道,动之曰神」。道为佛儒仙所同奉,神乃人鬼星所共禀。入道修真,当以清静为门,弃欲绝尘,积功累行,勤普不争,释伪存真。「宗崇三宝,考敬二宗,戒除嫉妒,解释贪嗔,逢三教而勿生彼我,遇四众而共结良因」,是为修道之要。其诗词多言存养精、气、神以修炼内丹之道。大抵以阳炼阴,坎离交并,三田返复,炼合精、气、神而成金丹。而以清静身心,绝虑忘机为下手功夫。又宣扬百年短暂,苦海深沉,劝人抛妻舍家,离酒色财气,割名缰利索,断攀援爱念,及早省悟回头,做个逍遥客。又屡言三教归一,宣称:「如来妙法谈真性,太上玄机说大丹、孔子五常明日用,三乘混一太虚间。」

为奴隶的母亲

为奴隶的母亲

短篇小说。柔石著。写于1930年1月。初载于同年3月由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1947年2月由上海世界语编译社出版。它是柔石牺牲前留下的最后一篇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作品以三十年代初期的浙江农村为背景,采用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通过传神的心理刻画和朴实、深沉、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勤劳善良的连姓名也没有的农村劳动妇女春宝娘,因家中“境况总是不佳,债是年年积起来了”,而被丈夫典给邻村的一个秀才地主。作为传种接代工具的春宝娘,不得不离别三岁的儿子春宝,开始了一种屈辱的奴隶生活。后来,她又生了秋宝,而凶狠的地主婆在三年期满后,马上从她怀里夺走了秋宝,并一脚把她踢出门外。与秋宝的永诀使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她拖着“脸色枯萎如同一张干瘪的黄菜叶”般病弱的身体,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中,而等待着她的是“沉静而寒冷的死一般的长夜”。小说以催人泪下的真情实感描写了当时浙江农村中发生的野蛮的典妻故事,通过春宝娘血泪斑斑的悲惨遭遇,鲜明地展示了一幅旧社会农村阶级对立的图画,生动地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遭受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重压的悲惨命运,沉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的野蛮和残酷,以及封建道德的虚伪和堕落。它从本质上否定了那个吃人的旧社会。小说显示了作者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的杰出成就,它是旧中国劳动妇女悲剧命运的一面镜子。

明谥记汇编

明谥记汇编

明郭良翰撰。25卷。载记明代对帝王、后、妃、诸臣、外夷、夫人、淑人的谥法,并杂采明人诸说对具体谥号的评议,又有考误一门,以阁籍正野史异同。

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一卷,唐义净译,与胜军王所问经同本。

佛说数经

佛说数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即中阿含算数目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