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氏皇朝经世文续编
作者:盛康章节列表
升序↑- 叙
- 例言
- 姓名总目一 专集
- 姓名总目二 别见
- 姓名总目三 生存
- 总目
- 卷一 学术一圣学
- 卷二 学术二原学
- 卷三 学术三儒行
- 卷四 学术四法语
- 卷五 学术五广论
- 卷六 学术六文学
- 卷七 学术七师友
- 卷八 治体一原治上
- 卷九 治体二原治下
- 卷十 治体三政本上
- 卷十一 治体四政本下
- 卷十二 治体五治法上
- 卷十三 治体五治法中
- 卷十四 治体六治法下
- 卷十五 治体八用人上
- 卷十六 治体九用人下
- 卷十七 治体十臣职
- 卷十八 吏政一吏论上
- 卷十九 吏政二吏论下
- 卷二十 吏政三官制
- 卷二十一 吏政四铨选
- 卷二十二 吏政五考察
- 卷二十三 吏政六大吏
- 卷二十四 吏政七守令上
- 卷二十五 吏政八守令中
- 卷二十六 吏政九守令下
- 卷二十七 吏政十幕友
- 卷二十八 吏政十一吏胥
- 卷二十九 户政一理财上
- 卷三十 户政二理财中
- 卷三十一 户政三理财下
- 卷三十二 户政四养民
- 卷三十三 户政五建置
- 卷三十四 户政六赋役一
- 卷三十五 户政七赋役二
- 卷三十六 户政八赋役三
- 卷三十七 户政九赋役四
- 卷三十八 户政十赋役五
- 卷三十九 户政十一屯垦
- 卷四十 户政十二八旗生计
- 卷四十一 户政十三农政上
- 卷四十二 户政十四农政下
- 卷四十三 户政十五仓储
- 卷四十四 户政十六荒政上
- 卷四十五 户政十七荒政中
- 卷四十六 户政十八荒政下
- 卷四十七 户政十九漕运上
- 卷四十八 户政二十漕运中
- 卷四十九 户政二十一漕运下
- 卷五十 户政二十二盐课一
- 卷五十一 户政二十三盐课二
- 卷五十二 户政二十四盐课三
- 卷五十三 户政二十五盐课四
- 卷五十四 户政二十六盐课五
- 卷五十五 户政二十七榷酤
- 卷五十六 户政二十八厘捐
- 卷五十七 户政二十九开矿
- 卷五十八 户政三十钱币上
- 卷五十九 户政三十一钱币中
- 卷六十 户政三十二钱币下
- 卷六十一 礼政一礼论
- 卷六十二 礼政二大典上
- 卷六十三 礼政三大典下
- 卷六十四 礼政四学校上
- 卷六十五 礼政五学校下
- 卷六十六 礼政六贡举
- 卷六十七 礼政七宗法
- 卷六十八 礼政八家教
- 卷六十九 礼政九昏礼
- 卷七十 礼政十丧礼
- 卷七十一 礼政十一服制上
- 卷七十二 礼政十二服制下
- 卷七十三 礼政十三祭礼
- 卷七十四 礼政十四正俗
- 卷七十五 兵政一兵制上
- 卷七十六 兵政二兵制下
- 卷七十七 兵政三水师
- 卷七十八 兵政四饷需
- 卷七十九 兵政五马政
- 卷八十 兵政六保甲
- 卷八十一 兵政七团练上
- 卷八十二 兵政八团练下
- 卷八十三 兵政九兵法上
- 卷八十四 兵政十兵法中
- 卷八十五 兵政十一兵法下
- 卷八十六 兵政十二地利上
- 卷八十七 兵政十三地利下
- 卷八十八 兵政十四塞防上
- 卷八十九 兵政十五塞防下
- 卷九十 兵政十六海防
- 卷九十一 兵政十七台防
- 卷九十二 兵政十八蛮防
- 卷九十三 兵政十九剿匪一
- 卷九十四 兵政二十剿匪二
- 卷九十五 兵政二十一剿匪三
- 卷九十六 兵政二十二剿匪四
- 卷九十七 兵政二十三剿匪五
- 卷九十八 刑政一刑论
- 卷九十九 刑政二律例上
- 卷一百 刑政三律例下
- 卷一百一 刑政四治狱上
- 卷一百二 刑部五治狱中
- 卷一百三 刑政六治狱下
- 卷一百四 工政一土木
- 卷一百五 工政二河防一
- 卷一百六 工政三河防二
- 卷一百七 工政四河防三
- 卷一百八 工政五河防四
- 卷一百九 工政六河防五
- 卷一百十 工政七直隶河上
- 卷一百十一 工政八运河上
- 卷一百十二 工政九运河下
- 卷一百十三 工政十水利通论
- 卷一百十四 工政十一直隶水利
- 卷一百十五 工政十二江南水利上
- 卷一百十六 工政十三江南水利下
- 卷一百十七 工政十四各省水利上
- 卷一百十八 工政十五各省水利中
- 卷一百十九 工政十六各省水利下
- 卷一百二十 工政十七海塘
盛康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自杀
西默农总是对自杀很着迷。从年轻时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自杀的念头从未离开过他的脑海。此外,他最疼爱的女儿在二十五岁时自杀而亡。 读者在读《奥迪尔的失踪》时,必然会想到他的爱女在头脑中和书信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个神经质的年轻女孩子的故事:离开家和作家爸爸,不是离家出走,而是去自杀。 《鲁埃家的窗户》讲述的是一个老处女通过一扇窗户看世界,最终自杀的故事。她不停地监视着别人的一举一动,最后忍受不了自己失败的一生,服用安眠药自杀。 还有些人通过手枪来结束生命。《麦格雷与老人们》里面那些年迈的贵族经历了一场凄惨的自杀事件。
康熙字典
清康熙间张玉书等奉诏编撰。四十四卷。收字四万七千三十五,另附古文字一千九百九十五。按天干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按二百十四部首编排,同部首者以笔画为序。字有古体则列正文之下,重文、别体、俗字、讹体则附于释义之后。每字先列历代重要韵书反切,并加注直音。然后释义。先本义后引伸义,有别音别义亦列举之。加引书证。编者考辨处加“按”字以区别。末加“补遗”一卷,专收冷僻字;又“备考”一卷,收有音无义或音义失考之字。收字较多,引证丰富,重于诠释古义,又因为官书,故旧时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但其体例较杂,校核欠精,错误讹谬之处颇多。清王引之有《康熙字典考证》,指出引书错误二千五百余条。此书版本颇多,重要者有康熙五十五年初刻本,上海鸿宝斋石印本于书眉附加篆体,商务印书馆1933年铜版印本后附加《康熙字典考证》与“四角号码索引”,世界书局1936年印本附“笔画检字索引”、“篆字谱”和《康熙字典考证》,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等。
外科选要
外科著作。2卷。清唐黉(芹洲)辑。刊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此书系以《外科正宗》、《外科大成》、《疡医准绳》诸书摘录而成,其中又以选录《外科正宗》内容为多。全书具有简要之特色,唐氏认为初学外科者宜于先读,以为阶梯,进之则可以读《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现有初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小张屠焚儿救母
元杂剧剧本。简名《焚儿救母》。撰人姓名不详。末本。剧写汴梁张屠事母至孝,母病重想吃米汤,张屠将棉袄典当,得米2升。张屠妻又让他以首饰换沙为婆母治病,王员外却给了假药,医疗无效。张屠夫妻遥拜东岳神,愿将3岁的儿子喜孙作祭物献神,以求母亲病愈。张母痊愈后,张屠带喜孙去东岳还愿,王员外也带了儿子万宝奴到东岳庙作买卖。炳灵神命急脚兔李能暗中将万宝奴丢入火池,却把喜孙换出送回张家,并让王员外之母警告王员外,不要再作恶。张屠夫妻还家,正愁母亲问起喜孙无法交待,张母却先责备他们不该吃醉酒失落孩子,让李能送回。张屠见了李能留下的系腰,方知是神灵护持,一家拜谢东岳神。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后收入《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战国策校注[四库本]
注释书。元吴师道撰。《四部备要》本33卷。《战国策》编自汉刘向,注始后汉高诱。传至北宋,正文及高注均有佚缺。曾巩曾合诸本作校补。南宋时姚宏及鲍彪以曾巩校本为基础,分别作注。姚氏仍刘向所定编次,稍补高注之缺,重校正,兼训释,凡所增注,悉冠以“续”字,是为姚氏续注本。鲍氏则打乱刘向旧有章次,以王系事,重定编次,又考之《史记》诸书,新为之注,是为鲍氏新注本。吴师道以为,鲍注虽于高注讹漏多所补正,然缺失仍多。便以鲍注为底本,参以姚注,重作校注,撰成此编。是书一仍鲍氏所定章次,但又取刘向、曾巩所校33篇486章旧第置于卷首,以存旧本章次。是书为校补鲍注而作,凡校正者,标以“正曰”;凡补注者,标以“补曰”。书首有《校正凡例》并自序。《四库提要》称是书“撮举彪注之大纰缪者凡19条,议论皆极精审。其他随文驳正,亦具有条例。古来注是书者,固当以师道为最善矣。”
四十二章经白话文
1卷,包含42篇短文,一般认为是最早的汉译佛经。有关本经传译的记载,与汉明帝求法传说有关。即说,汉明帝夜梦金人,派秦景、王遵等人到西域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后由最早来汉地的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大约在公元64—75年之间。全经大意说出家、在家都应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忍辱而生智慧,证得果位。各章内容多见于《阿含经》中。它包括了佛教基本修道纲领。清代乾隆年间,译成满、蒙、藏文。也有日文、法文、英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