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氏皇朝经世文续编
作者:盛康章节列表
升序↑- 叙
- 例言
- 姓名总目一 专集
- 姓名总目二 别见
- 姓名总目三 生存
- 总目
- 卷一 学术一圣学
- 卷二 学术二原学
- 卷三 学术三儒行
- 卷四 学术四法语
- 卷五 学术五广论
- 卷六 学术六文学
- 卷七 学术七师友
- 卷八 治体一原治上
- 卷九 治体二原治下
- 卷十 治体三政本上
- 卷十一 治体四政本下
- 卷十二 治体五治法上
- 卷十三 治体五治法中
- 卷十四 治体六治法下
- 卷十五 治体八用人上
- 卷十六 治体九用人下
- 卷十七 治体十臣职
- 卷十八 吏政一吏论上
- 卷十九 吏政二吏论下
- 卷二十 吏政三官制
- 卷二十一 吏政四铨选
- 卷二十二 吏政五考察
- 卷二十三 吏政六大吏
- 卷二十四 吏政七守令上
- 卷二十五 吏政八守令中
- 卷二十六 吏政九守令下
- 卷二十七 吏政十幕友
- 卷二十八 吏政十一吏胥
- 卷二十九 户政一理财上
- 卷三十 户政二理财中
- 卷三十一 户政三理财下
- 卷三十二 户政四养民
- 卷三十三 户政五建置
- 卷三十四 户政六赋役一
- 卷三十五 户政七赋役二
- 卷三十六 户政八赋役三
- 卷三十七 户政九赋役四
- 卷三十八 户政十赋役五
- 卷三十九 户政十一屯垦
- 卷四十 户政十二八旗生计
- 卷四十一 户政十三农政上
- 卷四十二 户政十四农政下
- 卷四十三 户政十五仓储
- 卷四十四 户政十六荒政上
- 卷四十五 户政十七荒政中
- 卷四十六 户政十八荒政下
- 卷四十七 户政十九漕运上
- 卷四十八 户政二十漕运中
- 卷四十九 户政二十一漕运下
- 卷五十 户政二十二盐课一
- 卷五十一 户政二十三盐课二
- 卷五十二 户政二十四盐课三
- 卷五十三 户政二十五盐课四
- 卷五十四 户政二十六盐课五
- 卷五十五 户政二十七榷酤
- 卷五十六 户政二十八厘捐
- 卷五十七 户政二十九开矿
- 卷五十八 户政三十钱币上
- 卷五十九 户政三十一钱币中
- 卷六十 户政三十二钱币下
- 卷六十一 礼政一礼论
- 卷六十二 礼政二大典上
- 卷六十三 礼政三大典下
- 卷六十四 礼政四学校上
- 卷六十五 礼政五学校下
- 卷六十六 礼政六贡举
- 卷六十七 礼政七宗法
- 卷六十八 礼政八家教
- 卷六十九 礼政九昏礼
- 卷七十 礼政十丧礼
- 卷七十一 礼政十一服制上
- 卷七十二 礼政十二服制下
- 卷七十三 礼政十三祭礼
- 卷七十四 礼政十四正俗
- 卷七十五 兵政一兵制上
- 卷七十六 兵政二兵制下
- 卷七十七 兵政三水师
- 卷七十八 兵政四饷需
- 卷七十九 兵政五马政
- 卷八十 兵政六保甲
- 卷八十一 兵政七团练上
- 卷八十二 兵政八团练下
- 卷八十三 兵政九兵法上
- 卷八十四 兵政十兵法中
- 卷八十五 兵政十一兵法下
- 卷八十六 兵政十二地利上
- 卷八十七 兵政十三地利下
- 卷八十八 兵政十四塞防上
- 卷八十九 兵政十五塞防下
- 卷九十 兵政十六海防
- 卷九十一 兵政十七台防
- 卷九十二 兵政十八蛮防
- 卷九十三 兵政十九剿匪一
- 卷九十四 兵政二十剿匪二
- 卷九十五 兵政二十一剿匪三
- 卷九十六 兵政二十二剿匪四
- 卷九十七 兵政二十三剿匪五
- 卷九十八 刑政一刑论
- 卷九十九 刑政二律例上
- 卷一百 刑政三律例下
- 卷一百一 刑政四治狱上
- 卷一百二 刑部五治狱中
- 卷一百三 刑政六治狱下
- 卷一百四 工政一土木
- 卷一百五 工政二河防一
- 卷一百六 工政三河防二
- 卷一百七 工政四河防三
- 卷一百八 工政五河防四
- 卷一百九 工政六河防五
- 卷一百十 工政七直隶河上
- 卷一百十一 工政八运河上
- 卷一百十二 工政九运河下
- 卷一百十三 工政十水利通论
- 卷一百十四 工政十一直隶水利
- 卷一百十五 工政十二江南水利上
- 卷一百十六 工政十三江南水利下
- 卷一百十七 工政十四各省水利上
- 卷一百十八 工政十五各省水利中
- 卷一百十九 工政十六各省水利下
- 卷一百二十 工政十七海塘
盛康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别本东里文集
二十五卷。明杨士奇(1365—1444)撰。士奇,初名寓,以字行,号东里,泰和 (今属江西)人。建文初,以荐入翰林,累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历仕太宗、仁宗、宣宗、莫宗四朝,赠太师,谥文贞。著有《东里全集》、《别集》、《代言录》(已录著)。此集共二十五卷,有记二卷,序六卷,题跋四卷,碑铭十卷,杂文三卷。末一卷题为“方外”。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云 “杨文贞 《东里集》,手自选择,刻于广东”,因不及全集内容充实,所以《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录入别集类仅存其目。但全集为九十七卷,盖有后人窜入,因此不全是士奇所自选定者,因而四库编者怀疑此二十五卷文集可能就是杨文贞“自定”之本。此集今有明嘉靖间刻本及明刻清印本传世,分别藏之于北京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
扫叶庄医案
医案。清薛雪撰。四卷。雪有《湿热条辨》已著录。此案为未定稿本,约成书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辗转传抄,至一九三六年始由裘庆元收入《珍本医书集成》刊行。书中载虚劳、中风、阴虚阳逆、劳倦、阳虚寒热、痢疾、湿热、春温,及幼科、妇科杂治等证治验案,凡二十三门,约二万言。每门若干案例,包括时病、内科杂病、妇、儿科及部分外科证治。每案简述脉症方药,或析病因病机,间附按语。末附调经种子良方、康方伯海上仙方,详方药主治并制、用方法。叙述清晰,简捷明了,辨证精当。薛氏尤擅长湿热证治,分析精辟,方药贴切,可作研究其学术思想参考。有一九三六年世界医书局铅印《珍本医书集成》本。
兰庭集
二卷。明谢晋撰。谢晋,字孔昭,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工画山水,尝自戏为谢叠山。其名《明诗综》作谢晋。而集末赠盛启东一首,乃自题葵丘(今山东淄博)谢缙。又附见沈大本诗一首,题作寄谢缙。案《易象传》称,明出地上晋。《杂卦传》称,晋,画也。以其字孔昭推之,作晋有理,作缙无义。洪武二十二年(1389),自作《深犁轩图》,并集姚广孝诸人的题咏,编成 《深翠轩诗文》一卷。永乐元年(1403),以绘工起贡至京师,侨居金陵二十余,以目疾放归。他亦能诗。诗作颇有意境。本集或传写之误。其始末不甚可考。集中有承天门谢恩值雨诗,尝以布衣应征者。卷首有河南汝南周传、河南浚仪(今开封)张宥二序。宥序称晋诗二百余篇。而此集乃存不下四五百篇。考张序作于永乐二年(1404),而集末有永乐十五年(1417)十月既望之作。故十余年所积之诗亦当如此。周传序谓姑苏之诗,莫盛于杨孟载、高季迪,而孔昭得二君之旨趣。宥序亦谓其得性情之正,而涞于学问。然则晋不特以绘事传。四库已存目。
悔逸斋笔乘
清末民初李岳瑞撰。书中多记晚清名宦、文人轶闻杂事,其中对清代围棋名家及棋坛流变的记载,尤为他书所罕见。今据《满清野史五编》本标点整理。
毛诗
《诗》学名词。《诗经》之古文学派。因其书为毛公所传,故称毛诗。《汉书·儒林传》说:“毛公,赵人,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自郑玄《诗谱》出,始称有大小毛公,《诗谱》说:“鲁人大毛公为《故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三国时吴人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谓大毛公为汉鲁国人毛亨,小毛公为汉赵国人毛苌。相传大小毛公之学出于孔子弟子子夏。《汉书·艺文志》著录《毛诗》二十九卷。《毛诗》以秦时小篆书写,故称古文诗。西汉时,《毛诗》未立学官。东汉学者马融、贾逵、郑玄等治《毛诗》,特别是《郑笺》之出,《毛诗》大行,三家诗遂渐废。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取《毛传》、《郑笺》而疏之,更为后世所尚。
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
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一卷,唐赵迁撰,内题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日本佚名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