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草堂口说

【按】《万木草堂口说》,系康有为1896年于万木草堂讲学时学生的笔记,原笔记者不详。现由编校者对原抄本略作整理,改正一些明显的舛误。本稿可与张伯桢所录《康南海先生讲学记》参阅。zOK中华典藏网

学术源流zOK中华典藏网

zOK中华典藏网

凡物皆始于气,既有气,然后有理。生人生物者,气也。所以能生人生物者,理也。人日在气中而不知,犹鱼日在水中而不知也。zOK中华典藏网

朱子以为理在气之前,其说非。zOK中华典藏网

有气即有阴阳,其热者为阳,冻者为阴。zOK中华典藏网

现考地之所生,从日出,而月又从地出。zOK中华典藏网

崑 有四大金龙池:一条额尔齐河,流入俄国。一条阿母新头河,流入波斯。一条印度河,流入印度。一条黄河,流入中国。见佛书《玉合经》。zOK中华典藏网

崑 者,地顶也。知地顶之说,而后可以知人类之始生。zOK中华典藏网

现考人类之生,未过五千年,总之,去洪水不远。或者,洪水以前之人,皆为洪水所灭。以历国史记考之,人皆生于洪水之后,计自洪水至孔子二千年,自孔子至今二千九百余年。印度开国最古,波斯亦开国甚早,盖近崑 也。zOK中华典藏网

凡有数千百里,必有平原,独能创造政教文字,故地球内四大域皆然。今日本全是依人之政教文字,国小不能制作故也。zOK中华典藏网

印度、波斯、小亚西亚、中国,共为四大域,是开辟之始。zOK中华典藏网

光绪己卯,测出地球之外,另有八十二个小恒星。壬辰,又测出五十二个。zOK中华典藏网

近来所开煤矿,至五十里尚有煤,二里外无人骨。zOK中华典藏网

外国之教,以婆罗门为最古,马哈麦、佛与耶稣,皆从他一转手。马哈麦弟子,名某亚已。老教分两门:一言丹鼎,葛稚川是也;一言符箓,张天师道陵是也。zOK中华典藏网

自古至今,以地而论,则中国与印度;以人而论,则儒与佛。儒者,孔子之国号也。孔子未改制以前,皆淫佚无度,而孔子以布衣整顿之。故孟子称周公,则只曰“兼夷狄,驱猛兽”;至称孔子作《春秋》,则曰“天子之事也”。zOK中华典藏网

太古时亦崇尚鬼神,自孔子始定祭祀之礼,故后世淫祀颇少。zOK中华典藏网

凡《公羊》所讥者,皆旧俗也。zOK中华典藏网

与匈奴通,自汉始,故满人呼中国曰汉人,今英国呼中国曰唐人。zOK中华典藏网

罗马之政教,出于波斯,波斯出自印度,印度语言文字,皆本天竺,音用支、歌、麻韵。古之都珠,即今之阿泽。槃木者,经洪水在最下最肥之地,自兴安岭以外,六千余里皆槃木。zOK中华典藏网

禹时,有万国,其说确是,即土司也。汤时,有三千国。武王时,有八百国。春秋时,有二百国。今地球有六十余国。zOK中华典藏网

《王制》言一千八百国,此说恐非。zOK中华典藏网

孔子言禹、汤、文、武,欲后王知所遵守也;言灾异,欲后王知所戒惧也。《春秋》虽言天道,实言人事。《仪礼》特立三纲之义,而诸经因发明之。zOK中华典藏网

《易》言其生也,生故有偶。《春秋》言其治也,治必一统。zOK中华典藏网

《春秋》治国,《孝经》治家,汉人尊《孝经》过于《论语》。zOK中华典藏网

《孟子》一书,言义理自仁始,言人伦自父子始,言制度自井田始。zOK中华典藏网

曾、夏皆传粗学,子思能传心学。zOK中华典藏网

《大戴礼·曾子》十篇,专言孝,是曾子之学。zOK中华典藏网

孟子最能发挥父子之道,其言尧、舜之道,亦只孝弟而已矣。zOK中华典藏网

九族万民者,父子之余也。礼乐者,井田之余也。zOK中华典藏网

孔子精神,全注在行助法。不得助,则行贡。zOK中华典藏网

《春秋》尚嫡,不甚重 〔1〕 ,妾以子贵。zOK中华典藏网

庄子言“《春秋》定名分”,此说最的。zOK中华典藏网

《中庸》三“达德”,治内者也;五“达道”,治外者也。zOK中华典藏网

曾子居武城时九十余岁,子夏居西河时百余岁,为孔门最高寿弟子。zOK中华典藏网

一部《仪礼》,多发明“敬”字。zOK中华典藏网

孔子以下,至本朝,宫室之制,皆出孔子;衣服之制,行至明朝。zOK中华典藏网

王船山已发明旧制、旧俗之大义。zOK中华典藏网

独名之曰“乱臣贼子”者,孔子之正三纲也。zOK中华典藏网

孔子制作,专重变易,故特立三统。能知此,而后可以读孔书。zOK中华典藏网

《仪礼》无高祖之服。zOK中华典藏网

欧洲皆是期服。zOK中华典藏网

正五九不用事者,佛法也。zOK中华典藏网

拜神用香,佛法也。丧事用七,亦佛法也。zOK中华典藏网

百物之生,皆由于地动。地动者,轮回也。zOK中华典藏网

血脉轮回,我炁人,人亦炁我,炁质之轮回也。zOK中华典藏网

地面之水,为日热力所吸,上而成雨,雨变为水。zOK中华典藏网

三统、文质、昭穆、五行、五声、六律、十二管、五色、六章、十二采、王帝皇民,亲庙迭毁。zOK中华典藏网

孔子最重报施,礼无不答,故《记》言“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此平等之义也。zOK中华典藏网

zOK中华典藏网

中国向东。zOK中华典藏网

阴、阳,奇、偶,二字包括万有。zOK中华典藏网

欧洲离崑 远,开国迟。中国去崑 近,开国早。zOK中华典藏网

蟠木古名郁珠,亦名老林阿泽,古之所谓蟠木。zOK中华典藏网

印度生在洪水之后。zOK中华典藏网

黄帝始制文字,伏羲始制琴瑟。zOK中华典藏网

人类始自黄帝。zOK中华典藏网

《禹贡》以冀州为帝都,即今山西。山西有恒山,又谓五台山。zOK中华典藏网

山西一恒山,东边一门口入,南边一门口出,其地极多山,又高险。zOK中华典藏网

山西为中国地顶,面向黄河,左氏所谓表里山河。zOK中华典藏网

阿林州无人迹。山西地。zOK中华典藏网

吕宋、苏禄格水,人不行,于是二三里为一国,无舟故也。中国远古多国,其故亦如是。zOK中华典藏网

山西至今尚有穴居。zOK中华典藏网

汉班超辟三十六国,去孔子九百岁。zOK中华典藏网

日本开于汉,中国开自黄帝。苗人不同中国种族,今之犵家是也。zOK中华典藏网

人有三族谱。天人氏,天地生之本,祖宗类之本。《穀梁传》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zOK中华典藏网

洪水以前,政教无可考,《禹贡》一篇,洪水既平之文。zOK中华典藏网

中国至夏禹始光大。皋陶言蛮夷猾夏,诸传记言华夏、诸夏。zOK中华典藏网

诺威当尧时,英齐生舜时,欧洲巴比伦当夏时,埃及当商时,希腊当周时。zOK中华典藏网

今土耳其,即当时巴比伦。zOK中华典藏网

大流士,大宅耳,当周朝灭国,东至印度,西至但丁。zOK中华典藏网

古多养禽兽,后来始耕。zOK中华典藏网

回教无闰月。zOK中华典藏网

欧洲古国及罗马一年分为二时,与中国分四时异。zOK中华典藏网

周朝归余于终,则均闰十二月,至今论二十四气,无中气者,谓之闰月。沈括《梦溪笔谈》谓用二十四气,不论月。zOK中华典藏网

二十四气,是《易纬通卦验》。zOK中华典藏网

冬至、夏至极难测,以其不准故也。zOK中华典藏网

江慎修能知“二至”之谬。zOK中华典藏网

《天官书》所言星,皆与纬书合。zOK中华典藏网

协时月正元日,是孔子之大义,元月元日,二千年来皆用之。zOK中华典藏网

《伊训》以十二月见嗣王。zOK中华典藏网

一年改二号,乱世之制。zOK中华典藏网

何休注:天子得改元,诸侯不得改元。左氏则以为诸侯得改元矣。zOK中华典藏网

四月惟夏,夏正。九月蟋蟀入我床下,周正。七月流火,夏正。一之日觱发,周正。二之日粟烈,殷正。zOK中华典藏网

千古无三正并用之理。zOK中华典藏网

高、惠、文、景皆用十月为岁首,秦制也。武帝太初元年,始用夏正。zOK中华典藏网

孔子三统皆托占。zOK中华典藏网

汉制十月为岁首,疑本秦。秦用十月,疑本于周。究未得定据也。zOK中华典藏网

后汉肃宗以四月为岁首。zOK中华典藏网

回教、印度皆用夏时,以正月为岁首。zOK中华典藏网

《大戴礼·文王官人》、《夏小正》可作经读。zOK中华典藏网

土星十二年一周天。zOK中华典藏网

乐学zOK中华典藏网

礼、乐皆本于人情之所不能已。zOK中华典藏网

阳明谓戏本能择忠孝者有补。zOK中华典藏网

《毛诗》谓《雅》、《颂》入乐,余皆不能,谬。zOK中华典藏网

《诗》皆入乐,孔颖达说亦然。zOK中华典藏网

《书》教胄子,专言乐。zOK中华典藏网

《周礼》有乐,乐言、乐舞、乐器甚精。zOK中华典藏网

声依永,永者,韵也。《公羊》有长言之,短言之。古韵最宽,观今戏本有长言之者,平仄随押,与古诗同。zOK中华典藏网

韵学言人人殊,共举《诗》、《易》二经,而说纷纠,不通矣。zOK中华典藏网

同治十二年,又割图门江、穆楞河二千里。zOK中华典藏网

俄人有一百二十四鄂博即卡伦,环我盛京。zOK中华典藏网

本朝法度,大臣不能专权,虽亲、郡王亦不能杀一无罪。zOK中华典藏网

高宗世,杀一品大臣五十二人。zOK中华典藏网

旗禄最累本朝,松筠尝请省旗禄,后为旗人所恨,革其协办大学士,发伊犁。zOK中华典藏网

王安石始用雇役,至今赖之,二千年功德。保甲亦荆公遗法。zOK中华典藏网

嘉庆七年,尽收知县钱粮以归部,二十年始免。zOK中华典藏网

本朝亲王,例不得出京城三十里。zOK中华典藏网

天下实事出于虚言,有是虚便有是实事。zOK中华典藏网

明朝之亡,亡于宋儒之论议。宋人不主和议也。zOK中华典藏网

明夏夷仲之子夏元淳,十七岁能为《哀南京赋》,亦能尽节。zOK中华典藏网

明御史,用新进士为之。zOK中华典藏网

万历凡二十八年不临朝,古今中外所无。zOK中华典藏网

有立义之文,有记事之文。《史记》是立义之文也。zOK中华典藏网

欧洲各国俱一年服。zOK中华典藏网

《经上》、《经下》乃墨子之本学,其余则在《大取》、《小取》二篇。zOK中华典藏网

秦及汉初,服尚随人自制,宋钘华山之冠,隽不疑另作衣以见暴胜之皆是。zOK中华典藏网

墨子尚同,略有孔子大同之义,不过墨子发不出耳。zOK中华典藏网

墨子所引之《诗》、《书》,是墨子所删定之《诗》、《书》也。zOK中华典藏网

列子zOK中华典藏网

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返,故死于是,安知不生于彼?佛氏轮回之说,《列子》此 条,及《庄子》“火尽薪传”之说,发之最明。但恶生乐死,其在彼教,仅为声向辟支斯沱恒河那会境界耳,未及瞿昙不生不灭之精妙也。此为印度专门之学,《楞严》道九十六,皆讲此学。婆罗门《梵志》动言数千,宜其独辟境界也。zOK中华典藏网

以死为乐,佛氏所诃,寂灭魔者,枯木死灰,故是下乘。zOK中华典藏网

《列子》引《晏子》一条。zOK中华典藏网

《列子·黄帝篇》:关尹是纯气之守也,非智巧果敢之列。此说即白沙耳目支离之用, 全虚圆不测之神。禅者说,专为证明其魂。道家说,专谓养成其魂。“纯气之守”即“载营魄抱一”也。zOK中华典藏网

梦幻泡影之说,《列子·周穆王篇》发之甚透。《庄子》观化,《列子》尽幻,其说已到瞿昙八地,但未至其究竟耳。zOK中华典藏网

列子之学,仅至无可奈何舍而弃之境界。未到地狱天宫,皆成佛土;有性无性,皆成佛道也。《周穆王》华子一条。zOK中华典藏网

佛者言语道断心行路绝,久之顿觉光明。山河及大地,全现法王身,此是魂之灵处。《列子·仲尼篇》“体合于心”数语,与之相印。zOK中华典藏网

《仲尼篇》“壶丘子御冠之游”一段是养神之学,老氏固以本为精,以物为粗者也。《孟子》“万物皆备,反身而成”亦有此意。zOK中华典藏网

“壶丘子游其至乎”一段,是无入不自得之说,亦支离涓介观化之义也。zOK中华典藏网

“龙昇曰吾乡誉不以为荣”一段,仍是阿那会境可境,可静而不可动,能立而不能用, 禅心已作沾泥絮,婆子固当烧庵也。zOK中华典藏网

尊命为孔子大义,此则杨与之同,而墨“非命”。盖杨主无为,托命自然;墨主有为,故力征经营。力命抑死,则杨、墨相同,而异于儒者,亦与佛氏同也。杨朱。zOK中华典藏网

李斯之亡二世,杨广之亡隋,皆杨朱纵欲之说开之也。杨朱。zOK中华典藏网

送死不含珠玉,不服文绣,不陈牺牲,不设明器,此虽非圣人慎终之道,然尚是异端有道术之言。秦始皇用其纵欲,而骊山枯骨,尚累数万人,此违杨氏之旨矣。zOK中华典藏网

管夷吾、晏平仲相去且百年,不当同论养生,且所言皆杨氏之学,当是托言。战国诸子,皆多如此。杨朱。zOK中华典藏网

废而任之,究之于尽,是杨学宗旨。zOK中华典藏网

老、杨皆以攻名为义,妨其自然也。然彼欲人不争而去其名,不知人不争名而争利,其争更甚,其术亦浅矣哉。zOK中华典藏网

既善且不为,何况不恶之说,与勿造诸因,以善为障之旨同。zOK中华典藏网

注释zOK中华典藏网

〔1〕 “重”下,疑缺“妾”。zOK中华典藏网

〔2〕 “延变”,原作“亚齐”,误,校改。zOK中华典藏网

〔3〕 “心”,疑作“子”。zOK中华典藏网

〔4〕 “玄”,原作“言”,误,校改。zOK中华典藏网

〔5〕 “而”下,疑缺“朱”。zOK中华典藏网

〔6〕 “朝”,原作“昌”,误,校改。zOK中华典藏网

〔7〕 “龙树”,原缺,校补。zOK中华典藏网

〔8〕 “制”下,疑缺“始”。zOK中华典藏网

〔9〕 “舜”,原作“信”,误,校改。zOK中华典藏网

〔10〕 “甫”,原作“父”,误,校改。zOK中华典藏网

〔11〕 “孺”,原脱,校补。zOK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