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译注

作者:郭化若
孙子译注

郭化若撰。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书原名《孙子今译》(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对原书作了全面修订以后再版。校勘上,以宋十一家注本为底本,参照《武经七书》和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汉简本。对三种版本中有重大出入之处的,加以注明。在注释上,将从前以“字”注为主,改为以“句”注为主,并添加篇名注释和内容提要。对句中某些重要的命题则加试笺,即从战略理论上给以详细的解释。本书除正文以外,前言和再版的话也是比较重要的。前言最早是1961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十一家注孙子》的代序,后来用作前言。前言对《孙子兵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孙子的战争思想、治军原则、知己知彼的作战指导方针以及《孙子兵法》中的军事哲学思想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再版的话”有作者对《孙子兵法》的成书问题的重新认识。作者指出:“《孙子兵法》的思想体系属于孙武无疑,而其成书时间大概是春秋末或战国初。”“当阖闾去世,伍子胥被伯嚭排斥时,孙武见机引退,总结过去的和亲身经历的战争经验,整理成较有系统的军事理论,从事讲学,经由许多门徒、学生和专门前来请教者们的口传笔录,代代相传,从春秋末到战国初,逐渐形成一部丰富而比较完整的兵法。”“《汉志》所说的八十二篇,可能就是许多口传

郭化若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西村十记

一卷。明史鉴著。史鉴,明成化间松陵人,别号西村。此编十记一卷,内容为:临平山、宝石山、参寥泉、鄂王墓、飞来峰、韬光、三天竺寺、风篁岭、灵石山、烟霞洞、石屋洞、虎跑泉、玉岑山、六通寺、南屏山、玉泉寺、紫云洞、西湖、银瓶祠、紫阳庵、三茅观、凤凰山、胜果寺、浙江潮。冷泉图题咏附之。此记为史谦游山水之纪述,其自故里启行,逾嘉兴,历石门、崇道,望见有临平山,故为首纪。十记各自为篇幅,相互衔接,以观潮终之。行文特别而有法。冷泉亭图,由当时同游的沈石田作。附同游者题咏,初藏灵隐寺,后归龚氏,复归谢氏,终没于兵燹。清代万樊榭下敬身诸人,题者甚众,丁氏刻《西村十记》,乃采录附之。

洪恩灵济真君自然行道仪

洪恩灵济真君自然行道仪,明道士王某奉旨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所载自然行道仪式,为《洪恩灵济真君斋仪》之一。

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

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原题「张万福编录」,张万福即唐玄宗时长安太清观道士。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谱录类。篇首有张氏小序,谓道士读经讲诵,行道烧香,入室登坛,皆须先礼师存念,然后行道,否则真灵靡降,礼师则须知其方所,存念则须审识形容。故张万福将道士参受三师名讳形状及住观方所之科仪辑录成编,以便查考。全篇分七节,〈正一师讳〉、〈五千文师讳〉、〈神咒师讳〉、〈洞神师讳〉、〈升玄师讳〉、〈洞玄师讳〉、〈上清师讳〉。每节略记道士受某经时礼拜存念三师名讳形状、住观方所之仪轨。

魍魉世界

张恨水著。1944年出版。小说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重庆为背景,重点描述商界活动,兼及政界、学界和城市贫民等各阶层的生活情况,反映了广阔的社会风貌。书中以西门德和区庄正两家人物活动为中心,揭示出纸醉金迷的市侩风气如何毒化了社会各阶层,甚至那些学者、医生、教员等也因利之所趋,纷纷改行从事投机买卖。心理学博士西门德一头钻进投机行业,倒卖战时物资,生财有道,成为暴发富商。老校长区庄正心忧国事,有是非感而缺少务实精神。围绕这两个主角,其他人物如卑琐庸俗的西门太太、中年富商温二奶奶,女拆白党黄青萍、鱼肉人民的宫保长以及目不识丁的暴发户李狗子等人,均写得个性鲜明,呼之欲出。小说除写商界活动外,还写了官僚机构的腐败风气,豪门富商的糜烂生活,轿夫贫民的痛苦遭遇等等,是一幅大型的社会风俗画。作者基本态度是为弱者鸣不平,给损人者以谴责,是非爱憎分明,但揭示社会的本质不深。

通鉴胡注表微

陈垣撰。起初发表于 《辅仁学志》,科学出版社1958年发行,中华书局1962年重印。是书精选《通鉴胡注》七百余条,引书二百五十余种,阐发胡三省之生平、抱负及学术成就。全书二十篇。前十篇以本朝、书法、校勘、解释、避讳、考证、辨误、评论、劝戒等内容阐发史学方法;后十篇以治术、臣节、伦纪、出处、边事、夷夏、民心、释老、生死、货利等方面讲述史事。《通鉴胡注表微》是一部将史料考据、史论和中国传统史学微言大义之精神结合得非常出色的一部史学著述,被誉为陈垣所有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陈垣将该书称做其学识的记里碑。宋元之际,当时的著名史学家胡三省曾对《资治通鉴》作过一系列校勘考证,在其中融进了自己因国破民衰而产生的诸多悲情。而日本侵华时期身处沦陷区的陈垣对此感同身受,于是撰写了《通鉴胡注表微》一书,通过对胡三省的通鉴注疏进行辩误和考证,来辨识胡三省当年的观点和思想境界,并借此发微,阐述陈垣先生自己对史学研究的独特认识和见解。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

简称《华严经骨目》、《骨目》。佛教著述。唐湛然撰。二卷。讲解“八十华严”各品的主要内容。不分门类,按各品顺序逐一解说,“略摄纲要,用拟观本”。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