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帖刊误
作者:黄伯思
书法著作。北宋黄伯思撰。二卷。黄伯思为北宋著名学者,著有《东观余论》。在此书以前,著名书法家米芾将《淳化阁帖》加以鉴定。一一评其真伪,为鉴定自古以来法书真迹奠定了基础。但米芾多以意断,考证不够。伯思取芾之所定,重为订正,以成此书。前有徽宗大观戊子(即大观二年,1108)自序。知此书作于此年。自序说,米芾疏略甚多。或伪迹甚著,而不觉者,如李怀琳所作《卫夫人书》、王羲之《阔别稍久帖》之类。有审为伪而评不当者,如知《伯英夫人诸草帖》为唐人书,而不知乃书晋人帖语之类。有评虽当,主名昭然,而不能辨者,如以田畴字为非李斯书,而不知乃李阳冰《明州碑》中字之类。有误著其主名者,如以晋人章草《诸葛亮传》中语,遂以为即诸葛亮书之类。“其论多确,其他亦指摘真伪,率有依据。”(《四库全书提要》)末有政和中王珍评翰二跋。据跋知伯思官洛中时,观王珍家所藏阁帖而作此书。后收入《东观余论》中。宋人鉴赏精妙当数米芾,黄伯思又以博学精思刊订其误,遂使古代法帖得以流传后世,二书之功也。
黄伯思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香艳丛书
丛书。虫天子编。二十集。其《凡例》云:“所选以香艳为主,无论诗词乐府,足以醉心荡魄者,一例采入。”其中绝大部分是诗文杂著类的艳情作品,如明程羽文《鸳鸯牒》、清邹枢《十美词纪》等,也有一些文言小说,如隋王度《古镜记》、宋佚名《李师师外传》等。以言情为主,也有封建闺训如清陆圻《新妇谱》、清芙蓉外史《闺律》等。书中“搜辑随时,不拘朝代先后,今人亦间登一二,多系可惊可喜未经刊刻之作”(《凡例》),体例粗疏,编次杂乱,第十二集起连载王韬《淞滨琐话》十二卷,每集二卷,又颇类杂志。第十四集所收清沈锽《石头记评赞序》、佚名《石头记评花》、愿为明镜室主人《读红楼梦杂记》、卢先骆《红楼梦竹枝词》、周绮《红楼梦题词》、沈谦《红楼梦赋》等,对研究《红楼梦》颇有参考价值。国学扶轮社1909年至1911年排印出版。
玉海
类书。南宋王应麟编。二百卷。附《辞学指归》四卷,及作者作《诗考》、《诗地理考》等十三种。本书分天文、律宪、地理、帝系、圣制、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二十一部,部下又分二百四十余子目。采书引文必注书目,制作更改,详记月日。此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南宋进士考试,最重博学宏词科,南宋的通儒硕士,多自此科出,王应麟即博学多识的著名学者。此书之作,即为博学宏词科应用而设。故辑录古今诗词文粹、历史故事、巨典鸿章、诸子百家、成语典故等而成此书,以备应试之用。其所录故实,“皆吉祥善事,与他类书体例迥殊”。“所引经史子集、百家传记,无不赅具。而宋一代之掌故,率本诸实录、国史、日历,尤多后来史志所未详。其贯串奥博,唐宋诸大类书未有能过之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此评未毕全当,但为南宋一部有特色的类书则是事实。
艺彀
三卷彀补一卷。明邓伯羔撰。此书共三卷,补一卷,援据经籍,考订旧文,甚为详赡。虽多本于旧文,但广征博引,多有精到之处。如其怀疑汉有两个牟融,辨《出师表》原有两本等,皆有一定见解。又如引《西京赋》证澹、淡为两字、引《唐六典》证畊、耕为两字,比《六书辨析》还有精到之处。又如辟苏氏梼杌之妄,正邵子称外臣之非,尤能力持公论,不附和门户之局。但其中也有疏漏之处。如:《续博物志》本是南宋李石所撰,书中又明明出现曾公亮、王安石、曾慥之名,而邓伯羔仍疑为此书作者是唐时人,甚为疏舛。又如:邓伯羔据《西溪丛语》以及《七修类稿》认为落霞为鸟名、虫名,亦有失别择等等,但瑕不掩玉,邓伯羔能在明隆庆、万历以后,士大夫惟尚狂禅,不复以稽古为事之际,尚能广征博引,考古论今,且足备参稽,在当时犹为笃实之学也。此书有明刊本及《四库全书》本,《中国丛书综录-子部-杂学类》有著录。
雨旸气候亲机
雨旸气候亲机,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言雷法,主要讲述如何观察气候变化。全篇包括《诸雷气侯》、《妙洞引》、《先天一炁雷霆玉章》等诗文。以及「雷牌」等三十九图;主要根据上天云气在日月星辰及天河间运行之时间、位置,方向,以及其颜色、形状等情况,预测旱涝阴晴和风雨雷霪,为供施行雷法的道士观察天象、预测雷雨之书。其中包含古人观测气象之经验,如书中有「石润水流天欲雨」, 「蝼蚁封穴雨时行」,「冬月南风天有雪」,「久雨西风又放晴」等,皆为民间气象谚语。
玉机微义
五十卷。明徐用诚撰。刘纯续增。徐用诚名彦纯,字用诚,会稽 (今浙江绍兴)人。学术上宗朱震亨,兼采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王海藏等诸家医说。精于医术,擅长本草,著有《本草发挥》等书。刘纯,字宗厚 (一作景厚),为当时名医,祖籍淮南,洪武中移居咸宁(今陕西西安一带)。著有《医经小学》、《伤寒治例》等书。此书徐氏原撰于洪武元年 (1368),题名 《医学折衷》,立论以 《内经》为宗,同时亦兼采张仲景、王叔和、巢元方诸家之论,尤参考金元医家刘河间、李东垣、朱震亨之说,并以朱氏之论为准。刘纯其后又增补若干病证,对原书中诸证亦有所附论,并改其名为 《玉机微义》,成书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卷一至卷七分列中风、痿证、伤风、痰饮、滞下、泄泻、疟七门。卷八至卷三十三分列咳嗽、热、火、暑、湿、燥、寒、疮疡、气、血、内伤、虚损、积聚、消渴、水气、脚气、诸疝、反胃、胀满、喉痹、淋秘、眼目、牙齿、腰疼、腹痛、心痛二十六门。卷三十四至卷四十三分列头痛、头眩、咳逆、痞满、吐酸、痉、疠风、风痫、破伤风、损伤十门。卷四十四至卷五十分列斑疹、黄疸、霍乱、厥、痹、妇人、小儿七门。共五十门。其中卷一至卷七,卷三十四至卷四十三为徐氏原撰内容,卷八至卷三十三,卷四十四至卷五十为刘氏增补内容。搜罗广泛,以内科杂病为主,亦涉及外、妇、儿、五官等诸科。论述精详,旁征博引,颇有学术价值。卷八至卷五十为刘氏续增内容,共三十三门,与徐氏同出一辙。为后人所重视。有明初刻本、正统四年(1439)姑苏陈有戒刊本、日本宽文四年(1664)刊本、《四库全书》本。
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
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九卷,宋宗镜述,明觉连重集并序,道灯跋,原十卷,第十卷会入注解,有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