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工运动简史
作者:邓中夏
由邓中夏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时在苏联写成,1930年在苏联出版。本打算写30章,因回国参加革命斗争而未能全部完成,实际上写了13章,即从第4章《原始的职工运动》至第16章《省港大罢工》。叙述了中国职工运动主要是从“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到大革命为止的中国革命职工运动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状况,工人阶级的重大斗争,工人群众的组织情况都有详尽的论述,提供了许多具体斗争史料,并对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特别是共产党对于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的领导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经验。如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及其斗争策略,党在领导工人运动时同其他政治派别的关系和斗争,党与工会的关系等。这本书已成为中国职工运动的宝贵文献,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宝贵文献。
章节列表
升序↑邓中夏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梅溪集
五十四卷。宋王十朋撰。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 (今浙江乐清县)人。绍兴二十七年 (1157)进士,授绍兴府签判,除著作郎。孝宗即位,知严州,除侍御史。上疏论史浩八大罪,使浩出知绍兴府。张浚北伐失利,主和者乘机攻击,十朋上疏劝孝宗勿为群议动摇。后出知饶州、夔州、湖州、泉州等。颇有政绩,人绘而祠之。累官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谥文忠。十朋政治上反对和议,主张恢复。每以诸葛亮、寇准、范仲淹、韩琦、唐介自比,为朱熹、张栻推重。学以孔孟为正宗,以韩愈、欧阳修,司马光为师,是绍兴末乾道初最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刘琪集序称其诗“浑厚质直,恳恻条畅,如其为人。”汪应辰亦称其“于文专尚理致,不为浮虚靡丽之词。其论事章疏,意之所至,展发倾尽,无所回隐,尤条畅明白。”著有《会稽三赋》、《论语解》、《东坡诗集注》等。所著 《梅溪集》五十四卷为正统五年温州教授何㶇所校,知府刘谦刻之,黄淮为序。共奏议五卷,前集二十卷、后集二十九卷。并附以汪应辰所作墓志铭。后有其子宣教郎闻礼跋。今见《四库全书》和《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另有 《梅溪王先生文集》五十四卷见 《四部丛刊》。
宋艳
笔记。清徐士銮撰。十二卷。士銮字沅青,天津人。尝任台郡太守,有政声。是书为作者息居里门时,辑平者所记而成。约成书于光绪间,十四万余字。是书全仿刘义庆《世说新语》体例,专载北宋、南宋名人艳事。凡于所记之事有辨论、有佐证者皆附录其后,历朝掌故、光正格言亦得以附著篇中,使一代掌故不致湮没。其间虽片言只语皆有所本,有一定的资料价值。《笔记小说大观》谓之“赵宋一代艳史者,当推此书为骊渊矣。”有光绪十七年(1891)碟园刊巾箱本,《笔记小说大观》本。
太清调气经
道家气功著作。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一卷。《通志·艺文略》道家吐纳类著录。书中内容多为唐宋间养生学著作大段征引,当系唐代或此稍前一些时的作品。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别批评了世人及旧经所传的十四种服气说法,其中包括四时服气定数说,顿休粮服气说,多咽以饱为功说,日中前后生气死气说,吐少引多说,存服五方气色说,百咽令声彭彭说,月中前后分出手足说,二十一日休粮说,屈指记数说,含枣生津说,闭气饱满说,病即闭气功之说,固气勿泄说等,并于摘谬之后,一一申以己意。第二部分正面论述调气、服气的原理、方法以及练功宜忌,其间征引了较多的前人学说以彰明己意,同时又对旧经的一些不当说法作了批评。第三部分具体介绍练气法、委气法、闭气法、休粮法等四种服气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经中说,修真之人,分为三等;上等之士,本性幽闲,用志清雅,发言合道,行之无瑕; 中等之士,或身居荣禄,或名位有望,闻道则寤寐不安,趋营则终朝不息,二疑进退,两心交战,逡巡之间,十失六七;下等之士,二时已过,蹉跎暮年,筋力衰微,心神已丧,虽不免有噬脐之叹,然若精心励志,犹可十救一二。全经主旨在论述胎息服气以养生延命。认为养生当如婴儿之在母腹,胎息服内气,心处无为之境,内忘双忘,据固守一,自能精满气全,五脏安和,强身而延年。载《道藏》第五百六十九册。
三门街前后传
又名《八剑七侠十五义平蛮前后传》、《守宫砂》。章回小说。八卷一百二十回。作者不详。叙明正德年间李广,行侠仗义,武艺超群,与忠良后代楚云、萧子世、张谷、桑黛等结为兄弟。楚云女扮男装,原为李广幼年聘妻,因离散多年,更名易姓,故两人相见不相识。萧子世善知过去未来之事,知刘瑾联合奸党,勾结皇叔永顺王,图谋在元宵节弑君篡位。李广乃集合弟兄及各山寨人马,前往救驾,活捉永顺王。刘瑾等逃往红毛国。正德帝遂命李广为大元帅,楚云为副帅,率军征伐红毛国。刘瑾等途穷自尽。正德帝钦赐楚云与李广完姻。有民国二年(1913)上海天机书局石印本。
中国现代哲学史
《中国现代哲学史》是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所著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是冯友兰先生晚年回归自我,“修辞立其诚”、“海阔天空我自飞”的产物。本书讲述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它对当今的读者有极大的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
十牛图颂
十牛图颂,一卷,明胡文焕著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