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史

作者:卫聚贤
中国考古学史

考古学家要论证人类各文明类型之共性,也要探求各地区、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之差异点及其原因。同时由上古推中古,由中古推近古,由近古推现在,由现在推将来。 产生于千年之前的北宋以来的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替身。但以田野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之出现于中国,则迟至20世纪20年代。 中国是旧大陆四大文明中心之一,这使得中国的历史考古学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本书共计五章,附录一篇,各方叙述均有,目为考古学可,目为考古史可,目为考古评论亦可,目有考古成绩的总叙述,更无不可。

卫聚贤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骈志

骈志

二十卷。明陈禹谟撰。陈禹谟字锡元,常熟(今属江苏省)人。明神宗万历年间在世。万历中由举人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曾采掇诸书琐事隽语,著 《广滑稽》三十六卷。并有 《经籍异同》行世。本书摘取古事之中相类者对比辑录而成。对偶标题,又于每条之下注明出处。不立门名,只以甲、乙、丙、丁、戌、乙、庚、辛、壬、癸十干为序,大致以类相从。由于作者嗜博爱奇,内容也以此取舍。如晏子宅、晏子冢,苏秦宅、苏秦冢等。古之有宅有冢者无数,书亦不能全部收录。但此书所采既繁,多可以考证异同。有明万历丙午刊本、《四库全书》本。

中国佛教史

中国佛教史

蒋维乔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入上海书店1989年版《民国丛书》第一辑中。为近代中国最早出版的中国佛教通史,系依据日人境野哲《支那佛教史纲》(史一如于1923年译为《中华佛教史》,为武昌佛学院教材)编写,予以改正、补充,补续了十二、十七、十八三章。分四卷,共十八章,系统论述自汉至民国中国佛教流传的轨迹,蒋氏自撰近世佛教之二章,尤有草创之功。

拾遗记

拾遗记

志怪小说集。东晋前秦王嘉作。又名《王子年拾遗记》。作者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生卒年不详。是晋代一个能文的方士,隐居山林,弟子受业数百人。原十九卷,今存十卷本,为梁箫绮收集整理,并在故事后附加议论,称之为“录”,所以其又名为《拾遗录》。南朝梁萧绮曾加以整理,或以为即绮撰而托之王嘉。十卷。前九卷记上古庖牺氏、神农氏至东晋各代异闻,末卷记昆仑、蓬莱等仙山事物。着重宣扬神仙方术,颇多荒诞不经。有《历代小史》、《古今逸史》、《汉魏丛书》等刊本。

无盦词

无盦词

詹安泰《无盦词》词序的内容,大致可分为记事、写景、抒情、怀人、忧国、论学六类,其中以记事类为最多。词序的文笔清新雅洁,风格感慨凄郁,常常流露出诚挚的感情色彩。

新修往生传

新修往生传

凡三卷。又作新修净土往生传。宋代王古撰。记述我国往生净土者之事迹。本书为增补飞山戒珠所著净土往生传之作,成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近年发现上下二卷,上卷有正传二十五人,附录十三人;下卷有正传三十一人,附录九人。中卷今已不传。

犍陀国王经

犍陀国王经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述犍陀王因牛语而悟知不可暴戾残忍,遂舍婆罗门教而归依佛。佛并说牛与王乃宿世拘那含牟尼佛时为兄弟之本生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