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汉兵志

作者:钱文子
补汉兵志

兵书。宋代钱文子撰。全书共1卷。作者钱文子,字文季,曾任南宋光宗朝吏部员外郎。因《史记》、《汉书》没有《兵志》一目,乃据《汉书》等有关内容辑成,并加子注。内容,只叙汉代兵制,故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引《补汉兵志》时迳改为《补汉兵制》,应视为断代兵制史。其门人陈元粹为编次目录,分为十六目,以便省览。嘉定七、八年(1214—1215)间,瑞昌(今属江西)、淮南(今江苏扬州)一再版行。其后流传渐少。

钱文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沙地屯

沙地屯

《沙地屯》是奥斯汀的临终之作,只写完十二章便去世。1801年乔治·奥斯汀退休后,一家人迁往巴斯。此后10年简·奥斯汀很少写作。也许因为手上有3本小说还没出版,她失去了勇气吧。1805年她父亲去世后,奥斯汀太太带着简和她姐姐卡珊德拉搬到南安普顿。直到1809年定居在乔顿城其兄爱德华的汉普夏庄园之后,简·奥斯汀才再度认真提笔。《理性与感性》修订后她自费出书,销路不错。于是她重写《最初的印象》,改名叫《傲慢与偏见》,1811年同时开始写一本新小说《曼斯菲尔庄园》,1813年完成,马上就售出了,《傲慢与偏见》也于1813年1月出版。接着完成《爱玛》,1815年12月由约翰·慕瑞出版。同年她的健康状况恶化,但仍在写《劝服》一书。可惜她未及看到这本书付印,也没能亲睹《诺桑卡修道院》出书。两本书都在1817年她死后才出版的。她最后的遗作没有完成,名叫《一本小说的片断》,今名《沙地屯》。

乌石山志

乌石山志

《乌石山志》由清代郭柏苍、刘永松纂辑,黄宗彝、郭柏芗参订,分宸翰、名胜、古迹、寺观、祠庙、第宅园亭、石刻、人物、仙释、志余10卷,全书31.3万字。主要介绍乌石山的自然风貌、人文事迹、神话传说和历史文物。

急就篇

急就篇

一名《急就章》,中国古代字书。史游著,唐颜师古注。史游,汉元帝时任黄门令。《急就篇》今本34章,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编成韵语,多数为7字句,以教学童识字。取首句“急就”二字为名。共2016字,起首5句说明编书宗旨:“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急就”,速成意思。“觚”是识字用的木板。二三句说明本书的体例编排,四五句说明是速成识字课本,努力学习“必有喜”。书中所收多为当时常见常用的字,另外兼收人名、地名、杂物、词语,以类相从。文皆三、七字句,整齐押韵,便于诵读和记忆。唐代颜师古曾作注,宋代王应麟作补注,分为四卷。有津逮本、学津本,《至海》附刻本等。

中国医籍考

中国医籍考

原名《医籍考》,中医目录学著作。丹波元胤撰于1819年。本书现存刊本数种,较重要的有《皇汉医学丛书》本、《韦修堂医书》本及1935年日本东京国本出版社影印本等; 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予以重印,并将《医籍考》改名《中国医籍考》,末附“书名索引”及“人名检引”,便于读者检索。丹波元胤(1789—1827),家奕禧。其父丹波元简(廉夫)为日本汉方医学名家,著述丰富。元胤幼承庭训,治学勤奋,除究心于汉方医书目录学研究外,对《难经》及本草学均有较深的造诣,除《医籍考》外,另有《难经疏证》、《药雅》等著作行世。《医籍考》计80卷,约82万字。全书收辑中国历代(自战国后期迄清朝道光以前)医籍,计2600余种,取材十分广泛,除医学著述外,于历代中国史书、目录学著作、地方志以及博物、艺文、笔记、杂说等多方面的文献均予搜阅并摘录有关资料予以分类编纂。计分医经(卷1—8)、本草(卷9—14)、食治(卷15)、脏象(卷16)、诊法(卷17—20)、明堂经脉(卷21、22)、方论(卷23—78)、史传(卷79)、运气(卷80)共9类,其中以方论著作占较大比重。本书介绍医籍,在每一书名下,注明出处,并据所掌握的资料,记述卷数及存佚概况;载列该书序跋、有关考证及内容提要,或附评论及按语,使读者阅后对该书有一较全面的认识。全书体例规整,收罗文献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其编纂发行,向读者提示了中医文献阅习和深入研究之门径,素为中医学者所重视。由于中医书品类繁多,卷帙浩繁,难以全面了解和普遍检阅。通过此书之编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但由于编者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还存在少数遗漏或存佚、卷数等失真之处。

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

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

《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原不题撰人。约出于北宋,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原书卷上附录北宋尚书右仆射赵普〈进经表〉及无名氏〈遁甲神经出处序〉。内称此经乃黄帝得之于九天玄女,其后陈平、邓禹、诸葛亮、郭子仪、李靖等汉唐将相皆得此书,用于行军破阵,偷营劫塞,可召风雨雷电随时而至,凶神恶煞皆入地回避,不敢阻挡。罗浮山隐士刘罕以此书进献赵普,戒普恭谨而行,「则功不在五子之下」。开宝四年(971)奉旨于秘书阁收藏此书。据此可知,此书当为北宋道士之作。原书上卷为本文,大旨言兵家阴阳遁甲之术。谓佩带此经,斋戒烧香,仰启玉皇上帝、九天玄女、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等神,呼念存想六丁玉女,踏罡念咒。可召请六阴六丁临坛,护佑我身,破敌保国。中下二卷为发挥上卷之作。解说六丁六甲之名号职掌,以及祭祀六丁之醮仪法事。内载法事中所用各种神印、符咒、坛图、表状、指诀及祭品等等。

中国通史(第五卷)

中国通史(第五卷)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下)》上册分为甲编序说、乙编综述、丙编典志三部分。甲编分别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资料研究概况、考古研究情况以及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学术研究概况。乙编则对该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作了综合的论述。丙编对该时期的主要典章制度(门阀制度、赋役制度、户籍制度、兵制等)作了专题论述。本书吸收了近几十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反映了当前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下册选择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重要人物之传,如在政治军事方面,选了袁绍、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司马懿等,在文化方面选了曹植、阮藉、陆机、陆云等,在科技方面选了葛洪、祖冲之、郦道元等,通过描述这些人物的具体活动,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时期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本书还论述了这一时期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和成就。本书有相当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