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观察与想像

观察(Observation)与想像(Imagination)是作文的两个根本要素。pYF中华典藏网

实验主义者说,经验(Experience)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应付环境,改造环境。观察是经验的初步。经验是生活,文艺就是生活的表现,也可使生活向上。换句话说:文艺也可改造生活,使生活革命。pYF中华典藏网

没有经验是做不出好的文章来的。没有精密的观察,就没有经验。没有到过西湖的人,决不能描写西湖的美;没有到过泰山的人,也决不能描写泰山的高。没有尝过黄莲[1]的孩子,决不知道黄莲的苦;没有生过小孩的女人,决不知道做母亲的艰难。住在广东的小学生,决不能做文章来描写美丽的雪景;躺在四层洋楼上的革命文豪,也不会做出好文章来描写苦人生活。普通的竹叶是四散披开的,但莫干山的竹叶却密集似刺猬形的。普通的竹杆[2]都是圆形的,但我们徽州休宁、古城岩的竹杆却是上圆下方的。一切人物都有特别的个性,没有精密的观察,便不懂得个性的区别。pYF中华典藏网

中学生大概都喜欢读冰心女士的小说。有人说,冰心女士的生活太单调了,内容只有母亲和小弟弟。但冰心女士当年的经验中没有别的,只有母亲和小弟弟,我们也就不能逼她写出旁的东西来。正如我们不能盼望鲁迅先生给我们恋爱小说,鲁迅先生已经给了我们阿Q。胡适之先生曾说梅德林克[3](Maeterlinck)的《青鸟》是小孩子看的,因为胡先生的生活中就澈头澈尾[4]没有神秘。人的经验是有限制的,但观察能把人的经验扩充,使经验丰富。pYF中华典藏网

赵子昂画马,先伏在地上作马形。施耐庵写《水浒》中一百零八条好汉,先画每个好汉于壁,朝夕凝思。这虽是传说,也有至理。文西[5](Leonardo da Vinci)为了研究人死时苦闷的表情,便去看杀头。至如自然主义的大师左拉(E.Zola)为了描写酒店和妓女而在巴黎的下层社会中鬼混,更是文学史上有名的故事。pYF中华典藏网

我为什么要教人作文要特别注意观察呢?pYF中华典藏网

胡适之先生说得好:pYF中华典藏网

中国的“文学”大病在于缺少材料。那些古文家,除了墓志、寿序、家传之外,几乎没有一毫材料。因此,他们不得不做那些极无聊的“汉高帝斩丁公论”“汉文帝唐太宗优劣论”。至于近人的诗词,更没有什么材料可说了。近人的小说材料,只有三种:一种是官场,一种是妓女,一种是不官而官、非妓而妓的中等社会(留学生、女学生之可作小说材料者,亦附此类)。除此以外,别无材料。最下流的,竟至登告白征求这种材料。做小说竟须登告白征求材料,便是宣告文学家破产的铁证。pYF中华典藏网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存》第一集,一册)pYF中华典藏网

胡先生所说的,是中国文学界的通病。提倡新文学以来,这种通病并未能革除。pYF中华典藏网

从前中学生的作文大都由教员出些普通的题目:什么“勤俭耐劳论”哪,什么“讲求卫生论”哪,什么“爱国论”哪,什么“立志论”哪,千篇一律,是科举策论时代遗下来的流毒。近来这些策论式题目,是渐渐减少了,但也并未绝种。平心而论,出题目做文章本来是一件傻事。夏丏尊先生就说他要先做文章,后想题目。普通中学一班学生至少有十人二十人。这十人二十人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个性。教员所出的题目,未必是学生头脑中所想得到的或以为有趣味的。勉强做出来的文章决没有好文章。我以为出题目做文,应该先指定一件事情或一片风景教学生去研究或观察。中学生应该多做应用的叙事文,如写信、记日记、游记或新闻记事等等。pYF中华典藏网

现在的人天天口中嚷“改造社会”,但“改造社会”而不知道社会的真相是不行的。现在中国教育的缺点是把学生当做特别的人。以为社会是一个圈子,学生是另外的一个圈子。所以学农业的不能种田,学商业的不能做生意。我们徽州有个开馆店的有钱的儿子,在上海读了五六年的英文,一天,租界上的电灯公司来了一封英文信,他的父亲问他这信上说些什么,要他写回信,他竟瞠目不知所对。于是他的父亲打了他一个耳光,说:“你这蠢东西!你还是回家吃老米去罢。”这不是“蠢东西”的过错,这是学校教育害了他。上海滩上学校里的英文,照例读些什么《伊索寓言》《天方夜谭》《莎士比亚的故事》,至多也不过读戈司密[6]的《威克斐牧师传》、欧文的《见闻杂记》等。这些书读破了,也还不能写一封普通应用的信。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个教训。我们成天在讲堂上同学生讲韩退之、苏东坡、胡适、郭沫若、郁达夫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学生的头脑里没有实际的材料做底子,眼睛里没有精密的观察,他们至多只能写一些旧的或新的“套语”。豆腐是红的还是白的?谷是春天种的,还是夏天种的?是天上落下来的,还是地上长出来的?稗和稻有什么分别?牛同象有什么分别?大家一定以为中学生那里这点常识也没有,我的话是“愚问”。我且说一个笑话。胡适之先生有两个儿子:长名思祖,年已经十几岁了;次名思杜,只有七八岁罢。(因为他们的岁数,我不大记得清楚。)思杜前年跟着他的母亲冬秀女士到绩溪去一次。回来后某天,思祖思杜还有几个七八岁十几岁的孩子到上海近郊去玩,看见一只水牛,躺在水里。孩子们奇怪了,看了半天,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其中有一个最聪明的孩子说:“这大约是一只小象。”于是思杜笑了,说:“这是一只水牛。”pYF中华典藏网

上面的话是去年夏天在吴淞福致饭店胡先生亲口告诉我的。那时我的《枕上随笔》刚出版,他说:“你把这个故事收在随笔里罢。”后来我著《窗下随笔》时竟把这个故事忘了。现在我想起来,把这个故事记在这里。没有到过乡村的大孩子,就是最聪明的孩子也难免把“水牛”当作“小象”。假使有人出个《水牛耕田论》的题目,这些小孩子恐怕竟多数不能动笔。思祖的白话文是家传的,他很小的年纪便看了《水浒》《三国演义》等小说。但他也认不得水牛。实际的观察岂不重要吗?经验的教育岂不比书本的教育更重要吗?pYF中华典藏网

岂但作文宜注重实际的观察,研究科学又何尝不是一样。普通的中学教动植物学,竟不肯让学生多多观察实物,只是对着书本乱讲,所以引不起学生们的兴味。地理更是实际的科学。但是教地理的人,没有旅行的经验,只是随口乱谈,也是误人子弟的。我在徽州师范学校读书时,有一个地理教员,很负盛名。他很有口才,很受学生欢迎。一天,他在讲堂上讲到我们的首都北京。他兴高采烈地说:“北京城冬天真冷呀!在那里过冬天的人,出门照例要把脸包起来。有一天,一个外省人冬天初到北京,出门露着脸,他口里呵出的气,眼中吹出的泪,都凝结成冰。后来回家,用手把脸上一摸,鼻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冻掉了!”那时我们学生们听见这话,都相信得了不得!这个教员其实是足迹未到过北京的人。后来我从徽州到南京,从南京到北京去读书,那正是严寒的冬天。我在津浦车上只躭心[7]我的鼻子难免冻掉,两晚不能睡。后来到了北京,觉得所谓冻也不过如此,大骂那个地理教员害人不浅!pYF中华典藏网

这都是乱说空话,没有实际观察的毛病。中国的教育自古注重玄想,不尚实际。中国人的小孩子从前进蒙馆便念“人之初,性本善”(见《三字经》),西洋人却念“一只猫”(A Cat),“一只狗”(A dog),“一个小孩”(A boy),猫呀,狗呀,小孩子呀,都是看得见的。“人之初,性本善”,性是什么呀?从小到老也弄不明白。中国人绘画注重临摹,西洋人却注重写生。这也许是东西洋文明分别的原因。近来的新教育,并不能将这些“玄想”的毛病完全革除。只看许多中学校物理化学都是对着书本讲讲,一点试验没有,可见科学到了中国,也变成“玄想”的空谈了。pYF中华典藏网

我们要在作文中养成实际观察的习惯。没有看见过的,没有听见过的,没有自己经验过的东西,不许学生乱写。我们要多选写实的记事的实用文章给学生看。现在中国的中学生大都带些“伤感”(Sentimental)。“呜乎!嗟乎!”的乱调是少些了,“呀唷!”“唉!唉!”的乱调又来了。我们要用实际的观察去医那些“玄想”的伤感的毛病。许多人都不许学生知道社会的黑暗,怕学生同化,这是不对的。中学生不是小孩子了,我们要中学生知道社会是黑暗的,要他们从黑暗中努力走入光明;要他们知道人生是苦的,努力向苦中求乐。我常想:中学生大概都喜欢看郭沫若译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其实还不如看徐志摩译的《赣第德》[8]。因为《赣第德》真是一册“忍耐怜悯的记载,温柔软和的圣经”。pYF中华典藏网

观察是重要的,但想像也极重要。pYF中华典藏网

夏丏尊先生说得好:pYF中华典藏网

经验以外,尤有一个重大要素,就是想像。左拉虽经验了酒肆的状况,但对于其小说中的男女人们的淫荡是难有直接经验的。弗罗贝尔虽试尝过砒霜的味道,但女主人公的临死的苦闷是无法尝到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曾以一人描写过王侯,小民,恋爱,弒逆,见鬼,战争,嫉妒,重利盘剥,妖怪,等等,被斥为专描写性欲的莫泊三,一生中也未曾有过异常的好色的经验。可知经验并不是文艺的唯一内容,文艺的本质是美的情感,情感固可缘经验而发生,亦可缘想像而发生,我们对着目前洋洋的海,固可起一种情感,但即使目前无海,仅唤起了海的想像时,也一样地可得一种情感的。艺术不是自然的复制,是一种创造。在这意义上,想像之重要,实过于经验。虽非直接经验,却能如直接经验一般描写着,虽是向壁虚造,却令人不觉其为向壁虚造,这才是文艺作家的本领。pYF中华典藏网

(《文艺论ABC》,第五章)pYF中华典藏网

胡适之先生也说:pYF中华典藏网

实地的观察和个人的经验,固是极重要,但是也不能全靠这两件。例如施耐庵若单靠观察和经验,决不能做出一本《水浒传》。个人所经验的,所观察的,究竟有限。所以必须有活泼精细的理想(Imagination)把观察经验的材料,一一的体会出来,一一的整理如式,一一的组织完全:从已知的推想到未知的,从经验过的推想到不曾经验过的,从可观察的推想到不可观察的。这才是文学家的本领。pYF中华典藏网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第一集,一册)pYF中华典藏网

胡先生所说的“理想”,便是我所说的“想像”。什么是想像呢?想像就是我们所见的,闻的,以及感触的影象[9]涌。现在我们心上来。但是想像仍以经验为基础的。住在热带没有见过雪的人,他们虽然可以从书上画上知道雪是白的,但白的雪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呢?是同纸一样的白呢?是同银一样的白呢?是同老年人的白的头发一般的白呢?他们就不能想像了。正如没有到过泰山的人,决不能想像泰山日出的奇景。中国人是个想像不发达的民族。pYF中华典藏网

我们的古代神话比起希腊神话就拙劣得多。我们文学中最著名的诗,也多数是“短小的抒情诗,缺少伟大的叙事诗”。只有《楚辞》可说是一部出类拔萃的作品。但像荷马(Homer)那样伟大的诗篇,中国文学中竟找不到!我们想像中的天堂更可笑了,只是吃饭不做事的玉皇大帝,呆笨的金宫银阙,吃些不消化的琼液玉浆,同小白脸的金童玉女鬼混。这完全是拙劣的帝王享乐心理的表现。在神话上,古代的“西王母”只是一个“虎齿豹尾”的瘟神(见《山海经》),但司马相如作《大人赋》,“吾乃今日睹西王母,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西王母已经变成一个白发的老婆婆了。在《汉武帝内传》上的西王母“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西王母已成了真神仙,真美人!到了唐代受了佛教的影响,西王母被忘却了,大家只知道救苦黎山老母。后来,黎山老母又被忘却了,大家只知道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明清以来,观世音菩萨之名声和庙宇遍天下,而黎山老母、西王母全无声无嗅了。想像不是记忆,但不靠着记忆力是不行的。pYF中华典藏网

中国人是记忆力不佳的民族。只有空想,只有胡思乱想,而没有正当的想像。这是一切文学不发达的原因。pYF中华典藏网

想像是把实际加以改造,加以组合,加以个人化、美化。照相只是实地的摄影,绘画则能在实景中加以作者的想像,所以绘画有生命,而摄影没有。我们要使学生想像力丰富,我们应先使学生观察仔细,正确。要学生能随时随地有正确的观察,然后能随时随地发生丰富的想像。pYF中华典藏网

【注释】pYF中华典藏网

[1]黄莲,今写作“黄连”。pYF中华典藏网

[2]竹杆,今写作“竹竿”。pYF中华典藏网

[3]梅德林克,今译作“梅特林克”。pYF中华典藏网

[4]澈头澈尾,今写作“彻头彻尾”。pYF中华典藏网

[5]文西,今译作“达·芬奇”。pYF中华典藏网

[6]戈司密,今译作“哥尔斯密”。pYF中华典藏网

[7]躭心,今写作“担心”。pYF中华典藏网

[8]《赣第德》(Candide)为法人伏尔泰(Voltaire)所著,有徐志摩译本,北新书局发行。pYF中华典藏网

[9]影象,今写作“影像”。pYF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