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论用字

用字是作文的初步。一篇文章是由许多句子集成的,一个句子却由许多字集成的。章士钊说:LPw中华典藏网

句,集字而成者也。如《孟子》云:LPw中华典藏网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LPw中华典藏网

共九字为一句,分视之则为字,合视之则为句,此字与句之区别也。LPw中华典藏网

(《中等国文典》第一章)LPw中华典藏网

用字是作文的初步,也是作文的根本。文学是字的艺术,字是文学的媒介物(Medium)。文学不能如绘画雕刻一样,使我们直接看见物体,一目了然,也不能如音乐一样,使我们一听见便能引起感情。一篇文章,无论是一篇小说,一篇谈哲理的论文,一篇有趣味的游记,都非用许多字作媒介不可。但是文学却有绘画雕刻所不能表现的地方。文学较之绘画雕刻更能表现繁复的思想、情感和各方面的人生。LPw中华典藏网

字是文学的媒介物,所以一篇文章做得好不好,要看用字用得好不好。古人说:“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但是用字同用兵不同。用兵要多,用字要少,用字用得好,能以很少的字表现繁复的思想。古人作文多注意“炼字”。美国小说家欧·亨利(O.Henry)很注意用字,常常带着一本字典在袋里。替欧·亨利作传的斯密士(C.Alphonse Smith)说:“《伟氏字典》是欧氏的好友。他不仅把字典当作参考书,并且把它当作理想的来源(a source of ideas)。”法国小说家弗罗贝尔教他的学生莫泊三做小说,也说做小说最要紧的是选字,因为一件事物有一件事物的个性,一件事物只有一个适当的言辞去表现。中国古代文人也很讲究用字的。所谓——LPw中华典藏网

吟成一个字,LPw中华典藏网

撚断几茎须。LPw中华典藏网

便是诗人用字艰苦的表现。唐朝诗人贾岛的“推敲”也是文学史上有名的例子。LPw中华典藏网

我们知道用字的重要,则作文时对于用字不可不十分注意。我以为用字要注意的,大略有四点。LPw中华典藏网

一 平易LPw中华典藏网

初学作文的人,用字应该用现代的普通平易的字。所谓现代普通平易的字,就是使同时代看的人容易懂。从前做古文的人,有个很坏的脾气,便是做文一定要拣人所难懂的字,以为不如此,不足以表示其学问之高深。明陶奭龄著的《小柴桑喃喃录》中有这样一个笑话:LPw中华典藏网

元末闽人林为文好用奇字,然非素习,但临文检书换易,使人不能晓。稍久,人或问之,并亦自不识也。……LPw中华典藏网

(明陶奭龄著《小柴桑喃喃录》卷上)LPw中华典藏网

作文竟做到自己亦不认识的地步,这真可以不做了!LPw中华典藏网

同这相反的例子,是白乐天的作诗法:作诗倘作得“老妪”能解,固是不容易事。但白乐天作诗之要求易懂,可见一斑。LPw中华典藏网

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LPw中华典藏网

(惠洪《冷斋夜话》卷一)LPw中华典藏网

很多初学作文的人,总不肯从用字平易入手。正如脸面污秽的妇人,也想涂脂抹粉,假充时髦。要涂脂抹粉,也应该把脸面洗得干净才好。用字平易是把脸洗干净的工作。要把脸面洗干净了,然后可以讲修饰。要把平易的字用通了,然后才可以讲修辞。LPw中华典藏网

文字是进化的。古人有古人所用的字,今人有今人所用的字。我们要用平易的字,换一句话说,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用这个时代的字。我们且抄一段胡适之的打油诗:LPw中华典藏网

文字没有雅俗,却有死活可道。LPw中华典藏网

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LPw中华典藏网

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LPw中华典藏网

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LPw中华典藏网

本来同是一字,声音少许变了。LPw中华典藏网

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LPw中华典藏网

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号,古人悬梁,今人上吊:LPw中华典藏网

古名虽未必不佳,今名又何尝不妙?LPw中华典藏网

至于古人乘舆,今人坐轿;古人加冠束帻,今人但知戴帽:LPw中华典藏网

若必叫帽作巾,叫轿作舆,岂非张冠李戴,认虎作豹。……LPw中华典藏网

(《尝试集自序》,《胡适文存》第一集,一册)LPw中华典藏网

这一段打油诗说古字与今字甚妙。他把古字当作“死”字,今字当作“活”字。“活”字即我所说“平易”的字。一般泥古的人总以为非用古字或偏僻的字不能写出好文章。其实会做文章的人,正要用平易的字;正如善绘画的人,欢喜用铅笔来画素描。《庄子》上说:“道在溲溺。”庄子的文章是最好的,但他竟敢用“溲溺”这些字在句子里。近代吴稚晖先生也最会用平易的俗字俗语,嬉笑怒骂,皆成好文章。《红楼梦》《水浒》均用平易的俗字俗语做的,写人,写景,写情,俱非古文古字可及。可见用平易的字正可做出很好的文章。LPw中华典藏网

二 确切LPw中华典藏网

平易是用字的初步。但文章做得好,用字应该用得确切。古语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同是一样的泉水,为什么在山则清,出山则浊呢?这不是水的本质不同,是水的环境不同。同是一样泉水,放在清的地方就清,浊的地方就浊。这句话可以比喻用字确切的重要。同是一样意义的字,但用这个字便觉得好,用那个字便觉得不好,这便是确切不确切的分别。正如贾岛的“僧推月下门”,当然不如“僧敲月下门”。齐己的《咏早梅》“昨夜数枝开”也不如“昨夜一枝开”来得确切。为什么“一”字比“数”字好呢?因为“一枝开”才表现得出早梅的精神。我从前学做诗,有“有泪无处哭,西风好相挥”的句子,后来给胡适之先生看见了,替我改为“有泪无处哭,西风好相吹”。“吹”字当然比“挥”字好。因为“西风”只能相吹。可见用字确切是重要的。LPw中华典藏网

怎样才可以使用字确切呢?要用字确切,该注意的有几点:LPw中华典藏网

(1)应该注意人物的个性。LPw中华典藏网

(2)应该注意地域的关系。LPw中华典藏网

(3)应该注意时代的异同。LPw中华典藏网

人物的个性是重要的。林黛玉有林黛玉的个性,贾宝玉有贾宝玉的个性。武松有武松的个性,李逵有李逵的个性。史湘云因为有点咬舌子,所以叫宝玉二哥哥,叫成“爱哥哥”。这个“爱”字只有用在史湘云口中才对,若用在林黛玉口中便不对了。又如宝玉眼中初见面的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似蹙非蹙”“似喜非喜”的形容辞[1],形容多愁多病的林黛玉的眉目正对。要拿来形容薛宝钗便不对了。又如武大郎因为生得矮,所以叫做“三寸丁榖树皮”,这话若拿来形容“身长八尺,一貌堂堂”的武松便不对了。又如李逵一出口便是:“干鸟气么!”这话是黑旋风爷爷的口吻。知文知理的宋江便不会说出那样“鸟话”了。各人有各人的个性,所以写各人的举止、容颜、口吻都不应相同。LPw中华典藏网

岂但写人宜注意个性,写景物也宜注意个性,因为景物有地域的关系。作《老残游记》的刘鹗先生说:LPw中华典藏网

止水结冰是何情状?流水结冰是何情状?小河结冰是何情状?大河结冰是何情状?河南黄河结冰是何情状?山东黄河结冰是何情状?须知前一卷所写是山东黄河结冰。LPw中华典藏网

(见《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原评)LPw中华典藏网

同是一样的水结成的冰,却有“止水”“流水”的不同,“小河”“大河”的不同,“河南”“山东”的分别。正如大明湖的景致,不同于西湖,也不同于玄武湖。黄山多松,莫干山多竹,庐山多云。这都是地域的关系。用字用得确切,应该知道各地的特别个性,所以我在前面曾说实际观察是很重要的。又如西洋人以面包为主要食品,中国人以米饭为主要食品。我们若说西洋人非吃饭不能生活,便不对了。因为他们一辈子不吃饭也会活着的。各地方的习惯有区别,不容混写。如南洋人用手指吃饭,我们用筷子吃饭。我们若写南洋人吃饭全用筷子也就不对了。这都是地域的关系。应该知道各地方的景物、风俗、习惯的异同,用字才能确切。LPw中华典藏网

时代的异同也是很重要的。钱玄同先生曾说:“故如古称‘冠,履,袷,裳,笾,豆,尊,鼎’仅可用于道古;若道今事,必当改用‘帽,鞋,领,袴,碗,盆,壶,锅’诸名。”LPw中华典藏网

这是时代名词上的变迁。中国文字,虽然是独立的,也时受别种的影响。如从印度来的“卍”字,从蒙古来的“歹”字。又如“袈裟”“刹那”“辟克匿克”等外国译名,也随时代而流行。如胡适的“辟克匿克来江边”一句诗,若改为“带了食物来江边”,意思反不周到。近来的小说散文中常见“威那斯”(Venus)、“蜜丝”(Miss)、“烟士披里纯”(Inspiration)、“憧憬”(Akogare)等等新词,用得恰当,能增加文字的美丽与有力。善于作文的人,应该随时代而采用新的名词与字,俾文章能代表时代的精神。LPw中华典藏网

三 巧妙LPw中华典藏网

怎样可以用字巧妙呢?从前杜甫有句诗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很可拿来表示用字巧妙的精神。用字巧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详细讨论,须研究《修辞学》。我在这里,只能很粗浅的谈谈。LPw中华典藏网

(一)象征LPw中华典藏网

象征便是一种具体的写法,这名词是新译的,但中国古文书中也有不少象征的写法。即所谓譬喻。如以“白发”写“老人”,以“衫青鬓绿”写“少年”,以“红巾翠袖”写女人,以“姹紫嫣红”写春天,以“西风红叶”写秋天等多是。这类具体写法的新辞,在当时本为有天才的文人新造的,但后来经无数的饭桶文人的滥用,渐渐成为“套语”了。写到这里,我忽然看见一本《作文述要》的一段文字,且引在下面。LPw中华典藏网

假使我们要记一样东西或一样事情,要它具体明白,非炼字不可。LPw中华典藏网

例如我说“桃花红”,那桃花怎样红法,红到怎样,仍不知道。便是说“桃花甚红”,也不具体。假使说“桃花醉”,那却把桃花红的情状和漫烂的意态,都写出来了。从那里写出起的?从一个“醉”字。因为我们读到醉字,便连想[2]到醉酒人的红面和他漫烂的情态了,好像桃花也是这样。又如我说“她发怒了”,这是极不具体的一句话。因为她的性格和怒的情况,都没有表示。假使说“她睁了眼儿竖了眉儿怒了”,怒的情态固然表现出来,她的性格仍未表出。最后我说“她睁着眼儿竖着柳眉儿的发怒了”,这样一来,才把她发怒的意思描写出来,仿佛有一个美人,在我面前发怒哩。LPw中华典藏网

(周侯于编,《作文述要·论用字》)LPw中华典藏网

这里一段所说完全是“昏人胡话”。“桃花醉”也不算具体的写法。(“从那里写出起的”一句简直不通。)“柳眉儿”“杏眼儿”在现在已经成为“套语”,不能拿来作模范具体写法来教人了。LPw中华典藏网

试问现在的时髦美人,有几个是“柳眉”“杏眼”的?况且美人发怒何必定要“睁着杏眼儿竖着柳眉儿”?这完全是一种无聊的乱调,不能算作具体写法,不能算作象征。正如“红巾翠袖”是宋人的写女人的句子,拿来写现代女子便是笑话。我们现在要教学生用具体的写法,要教学生用象征法用字,应该用实际的观察做底子,用丰富的想像作譬喻。如《诗经》中的写美人:LPw中华典藏网

手如柔荑,LPw中华典藏网

肤如凝脂,LPw中华典藏网

领如蝤蛴,LPw中华典藏网

齿如瓠犀。LPw中华典藏网

螓首,蛾眉——LPw中华典藏网

巧笑倩兮!LPw中华典藏网

美目盼兮!LPw中华典藏网

(《诗经·卫风·硕人》)LPw中华典藏网

这里写美人的手,美人的肤,美人的领,美人的齿,美人的首和眉,面面俱到,惟妙惟肖,是传神之笔!是模范的象征写法。LPw中华典藏网

《旧约·雅歌》里这一类象征的写法很多:LPw中华典藏网

我的佳偶,LPw中华典藏网

你甚美丽,LPw中华典藏网

你甚美丽,LPw中华典藏网

你的眼好像鸽子眼。LPw中华典藏网

(《雅歌》第一章)LPw中华典藏网

我的佳偶在女子中,LPw中华典藏网

好像百合花在荆棘内。LPw中华典藏网

我的良人在男子中,LPw中华典藏网

如同苹果在树林中。LPw中华典藏网

你的大腿圆润好像美玉,LPw中华典藏网

是巧匠的手作成的。LPw中华典藏网

你的肚脐如圆杯,LPw中华典藏网

不缺调和的酒。LPw中华典藏网

你的腰如一堆麦子,LPw中华典藏网

周围有百合花。LPw中华典藏网

你的两乳好像一对小鹿,LPw中华典藏网

就是母鹿双生的。LPw中华典藏网

(《雅歌》第二章)LPw中华典藏网

(《雅歌》第七章)LPw中华典藏网

研究西洋文学的人,万不能不研究《新旧约》。研究《新旧约》的人,万不能不研究《雅歌》。《新旧约》可说是西洋文学之花,《雅歌》又可说是《新旧约》之花。《雅歌》中的许多譬喻的象征写法,可说是独步千古!LPw中华典藏网

中国旧词中也多这种象征的写法。LPw中华典藏网

如周美成的:LPw中华典藏网

人如风后入江云,LPw中华典藏网

情似雨余黏地絮。LPw中华典藏网

(《玉楼春》第四首)LPw中华典藏网

如吴文英的:LPw中华典藏网

一丝柳,一寸柔情。LPw中华典藏网

(《风入松春园》词)LPw中华典藏网

如辛稼轩的:LPw中华典藏网

事如芳草春长在,LPw中华典藏网

人似浮云影不留。LPw中华典藏网

(《鹧鸪天》第十五首)LPw中华典藏网

都是象征的具体写法。LPw中华典藏网

在小说中用象征的具体写法最有名的是刘鹗《老残游记》中的一段:LPw中华典藏网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LPw中华典藏网

(《老残游记》第二回)LPw中华典藏网

又如鲁迅先生在《吶喊》上写的:LPw中华典藏网

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LPw中华典藏网

(《故乡》,一零一页)LPw中华典藏网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LPw中华典藏网

(《故乡》,一零四页)LPw中华典藏网

这种例子很多,不再举了。总之,用象征写法,要自己根据自己的观察,加上自己的想像,自铸新词,方为妥当。正如第一个用花来喻美人的当然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来喻美人的便是傻子了。我们要打倒古典,创造新典!LPw中华典藏网

(二)夸饰LPw中华典藏网

有一次,郁达夫先生曾对我说:“说谎也是一种艺术。”说谎为什么是一种艺术呢?说谎说得好,正可增加文学的美丽与有力,所以是一种艺术。李白的诗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那里会有三千丈呢?这显然是一种说谎。但我们若把“三千丈”改为“三千尺”“三千寸”,全都不好。只有“三千丈”才可显出“愁”的痛苦来。这样的夸大的写法,在修辞学上,有叫做“扬厉格”的,有叫做“铺张格”的(唐钺先生的《修辞格》一书中称为“扬厉格”,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上称为“铺张格”),英文叫做Hyperbole。《文心雕龙》上有一篇标题《夸饰》的,就是讨论这种“言过其实”的用字法,所以我们现在借用这个“成语”。LPw中华典藏网

在诗词中,这种“夸饰”用字的例子很多,如:LPw中华典藏网

笔落惊风雨,LPw中华典藏网

诗成泣鬼神。LPw中华典藏网

(杜甫《寄李白》)LPw中华典藏网

蜀道之难,LPw中华典藏网

难于上青天。LPw中华典藏网

(李白《蜀道难》)LPw中华典藏网

力拔山兮气盖世!LPw中华典藏网

(项羽《垓下歌》)LPw中华典藏网

黄河远上白云间!LPw中华典藏网

(王涣之《凉州词》)LPw中华典藏网

愁肠已断无由醉。LPw中华典藏网

酒未到,先成泪。LPw中华典藏网

(范仲淹《御街行·离怀》)LPw中华典藏网

百年里,LPw中华典藏网

浑教是醉,LPw中华典藏网

三万六千场。LPw中华典藏网

(苏东坡《满庭芳》三)LPw中华典藏网

乱石崩云,LPw中华典藏网

惊涛裂岸,LPw中华典藏网

卷起千堆雪。LPw中华典藏网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LPw中华典藏网

旧恨春江流不断,LPw中华典藏网

新恨云山千叠。LPw中华典藏网

(辛稼轩《念奴娇·书东流村壁》)LPw中华典藏网

我来吊古,LPw中华典藏网

上危楼,LPw中华典藏网

赢得闲愁千斛。LPw中华典藏网

(辛稼轩《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LPw中华典藏网

“夸饰”的字用得好,自然可增加文字的美丽与有力,但用得不好,便“弄巧反拙”,变成不通了。如《史记·蔺相如列传》[3]:LPw中华典藏网

秦王坐章台以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与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愿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LPw中华典藏网

这里的“怒发上冲冠”五字诚足表出蔺相如当时的愿以“头与璧俱碎”的精神。但后人借用这句成语,改为“怒发冲冠,冠为之裂”则不通了。又如某君译欧文(Washington Irving)小说,有老人之袖“飘飘可三大英里”,乃译为“飘飘三大英里,遮断行人”,则简直不通了。夸饰就是说谎,但说谎说得不当,不如不说。LPw中华典藏网

(三)叠字LPw中华典藏网

用字巧妙的方法很多。中国文中,有一种用叠字以增加文句的意义的,如《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最著名的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许多叠字,活现出一种凄凉神气!又如《白雪遗音》中的“人儿人儿今何在?花儿花儿为的是谁开?雁儿雁儿因何不把书来带?心儿心儿从今又把相思害?”这种叠用名词的法子很可增加语句的活泼与有力。LPw中华典藏网

“大匠诲人,能与人以规矩,不能与人以巧。”岳飞论用兵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巧妙是不可教的,只要自己努力去研究,能够多读,多作,多研究,自然能出语惊人,用字有神。俗语说:“熟能生巧。”这句话是很有意义的。LPw中华典藏网

【注释】LPw中华典藏网

[1]形容辞,今写作“形容词”。LPw中华典藏网

[2]连想,今写作“联想”。LPw中华典藏网

[3]《史记·蔺相如列传》,应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LPw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