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
作者:佚名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章:地理与史前时代
- 第二章:殷商政治与文化
- 第三章: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
- 第四章:成周封建帝国之极盛
- 第五章:成周宗教
- 第六章:封建帝国之崩溃
- 第七章:春秋列国之形成
- 第八章:霸政时期
- 第九章:晋楚争盟
- 第十章:春秋时代思想
- 第十一章:吴越之争
- 第十二章:七雄局面之成立
- 第十三章:合纵与连横
- 第十四章:秦之独强
- 第十五章:战国诸子
- 第十六章:秦并六国
- 第十七章:专制一统之初试及其失败
- 第十八章:汉代政治
- 第十九章:汉代社会与经济
- 第二十章:汉代武功
- 第二十一章:汉代内政
- 第二十二章:秦汉宗教
- 第二十三章:秦汉思想
- 第二十四章:大汉帝国之末运
- 第二十五章:末世之宗教与人生观
- 第二十六章:五胡乱华
- 第二十七章:南北朝
- 第二十八章:新宗教之酝酿与成熟
- 第二十九章:隋唐政治与社会
- 第三十章:大唐二元帝国
- 第三十一章:隋唐佛学
- 第三十二章:二元帝国之灭亡
- 第三十三章:新儒学与复古运动
- 第三十四章:宋之积弱与变法失败
- 第三十五章:宋亡
- 第三十六章:宋代理学
- 第三十七章:亡国政治——元
- 第三十八章:明之复国与政治文化之停顿
- 第三十九章:元明理学
- 第四十章:新势力之兴起与明之乱亡
- 第四十一章:清朝盛世
- 第四十二章:明末及清朝之学术思想
- 第四十三章:传统政治文化之总崩溃
- 教授专讲
- 论传统历史哲学
- 中华帝制①
- 论所谓五等爵
- 书院制史略
- 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
- 历史的教训
猜你喜欢的书
拿破仑文选
记述拿破仑执政前军事活动和对若干军事著作评论观点的文集。主要内容是拿破仑在晚年被囚禁时口述的笔录。由后人收集、编辑成书。中译本据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56年俄文版翻译,俄文本译自法文原版。原书为1卷本。中译本分上下两卷,共60万字,由商务印书馆于1982年作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出版。译者陈太先,校者胡平。拿破仑一世(Napoleon Ⅰ1769—1821),即拿破仑·波拿巴,法国统帅,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国皇帝。出身于破落贵族家庭,少年时即入军事学校。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成为参加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的极少数军官之一。在镇压王党叛乱时表现果敢,取得重要兵权。后统兵作战,指挥了一系列战争,功绩卓著,威望日隆,成为法国的执政和皇帝。1814年兵败退位,被放逐于厄尔巴岛。1815年恢复短期统治,又失败,再次退位。1821年死于流放地圣赫勒拿岛。本书详细记述了拿破仑所参加和指挥的1793年围攻土伦的战斗、1796—1797年对意大利的战争、1798—1799年远征埃及和叙利亚的战争,以及他在这些战争中向士兵发表的讲话、命令,他对交战国开展的错综复杂的外交斗争等等;收录了他对若米尼等人军事专著所作的几十条评论和批语。这些回忆录和评论、批语,体现了拿破仑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军事指挥艺术,反映了他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对于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是研究拿破仑军事思想的重要资料。
重订囊秘喉书
喉科著作。清杨龙九撰。二卷。成书于光绪二十八年 (1902)。上卷,首列诊法三则,次列辨证二则,类证四十一条,治法十九条,药例一条,附方剂四十首。下卷,载方七十九首,喉科成药治法十条,并王景华附录验方六首。对喉证论述颇详,简明易懂,论理较精,所载方剂切合实用。虽论喉证,实与温病、伤寒相关,故可变通用于其他外感热病。为较好的喉科专著。有光绪二十八年常熟俞氏刻本,《中国医学大成》 本。
剪灯新话
明代传奇体短篇文言小说集。4卷22篇。瞿佑著。作者在洪武十一年(1378)的自序中说,本书“凡四十卷”。现存明成化间刊本为4卷,明人高儒《百川书志》第六“史部·小史”著录为4卷,附录1卷。日本庆长、元和间有刊本。上海华通书局1931年曾出版排印;1935年郑振铎编辑的《世界文库》收入《剪灯新话》和《剪灯余话》。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据《世界文库》重新排印,又据《古今图书集成》等书补辑为22篇。在22篇作品中,有二分之一是抒写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象《金凤钗记》、《联芳楼记》、《牡丹灯记》、《爱卿传》、《翠翠传》《绿衣人传》、《渭塘奇遇记》、《秋香亭记》、《寄梅记》等。在这些篇章中刻画了一系列品德情操高尚,色貌才艺超凡,对爱情坚贞不渝的普通女性的形象,另有些篇章模写了当时文人的种种心态,象《水宫庆会录》等。也有些篇章借助幻化鬼神的超然境界,发泄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之情。《剪灯新话》常常以元末明初的战乱为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诗词与散文相间,诗词成为连缀情节,刻划人物不可少的部分。语言清新秀丽。
石屏词
一卷。宋戴复古撰。复古,字式之,天台 (今浙江天台县)人。幼孤,勉承家学,曾从林景思游,又为陆游门人。其诗作清新健快,以诗而名。其词音韵天成,不饰雕琢,自成妙趣。是集又名《石屏长短句》。《望江南· 自嘲》有句云:“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谁解学西昆。”是戴复古论诗之作,从中亦可见出其宗旨。作词上,他以诗为词,时出新意,其词工整自然,豪健奔放,不作蹈袭之语,导源于苏、辛而能自具一格。如《满江红·赤壁怀古》,豪情壮采,精妙处不让苏东坡。《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有句云:“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百载好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可谓南渡词人中之佼佼者。有《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黄丕烈影抄宋本,《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弘治年间刊本,天一阁藏抄本,《四库全书》本,双照楼影印本等。《全宋词》亦收其词四十三首。
印度佛教史
佛教如今已是一个遍布全球五大洲的世界性宗教,然在其发源地──印度,如今却凋零不振。无论如何,在佛教史上,印度永远都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不仅因为她是释迦牟尼佛的故乡,更重要的是今日世上各主要佛教宗派,如北传、南传及藏传佛教的思想教义,均在佛教行之于印度的一千七百多年间完其大备。 在此期间,印度更发展出丰盛的佛教艺术,不论是雕刻、建筑、绘画、文学都是今日世人的文化瑰宝。本书从不同层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佛在印度的整个发展过程当可做为有心深入佛法人士的“溯源”之入门。
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
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三卷,清西宗集注,有原敍、缘起、例言及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