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史纲
作者:郭廷以章节列表
升序↑- 小記
- 第一章 世變前的中國與西方
- 第二章 西力衝擊(上)(一八三○至一八五○)
- 第三章 內部動亂(上)(一八五○至一八六○)
- 第四章 西力衝擊(下)(一八五○至一八六○)
- 第五章 內部動亂(下)(一八六○至一八七七)
- 第六章 憂患中的自強運動(上)(一八六○至一八八五)
- 第七章 憂患中的自強運動(下)(一八七四至一八九三)
- 第八章 甲午慘敗與中國分割(一八八五至一九○○)
- 第九章 改制維新與排外(一八八五至一九○一)
- 第十章 滿清傾覆前夕的內外情勢(一九○一至一九一一)
- 第十一章 辛亥革命(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二)
- 第十二章 袁世凱的獨裁統治(一九一二至一九一六)
- 第十三章 軍閥恣睢(一九一六至一九二四)
- 第十四章 再革命(上)(一九一五至一九二四)
- 第十五章 再革命(下)(一九二五至一九二八)
- 第十六章 兩種內戰(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一)
- 第十七章 安內與攘外(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
- 第十八章 八年抗日戰爭(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
- 第十九章 中國大陸政權的改變(一九四五至一九五○)
- 書後小記
郭廷以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神探维克多
星期天下午,风化组的维克多步入巴拉塔扎尔电影院纯属偶然。这之前,他在跟踪一名嫌疑犯,但约4点钟时嫌疑犯在熙熙攘攘的克里希大道上消失了。为躲避嘈杂的人流,他在一家露天咖啡馆坐了下来,拿起一份晚报浏览。一则短新闻吸引了他。
秘殿珠林
二十四卷。清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等奉敕而撰。时乾隆九年(1744)。此书专载清内府所藏的属释典、道经之书画。书前有凡例,接下为总目,每卷之前又有该卷细目。卷一为御制四朝宸翰。卷二、卷三为名人书释氏经册。卷四、卷五为无名氏书释氏经册。卷六载名人书释氏经卷。卷七为名人书释氏经轴与无名氏书释氏经轴。卷八为名人画释氏经册与无名氏画释氏经册。卷九、卷十为名人画释氏图卷。卷十一为无名氏画释氏图卷。卷十二为名人画释氏图轴。卷十三为无名氏画释氏图轴与名人画释氏合卷。卷十四为名人书刻本、旧刻本、释氏经册,绵线本释氏经册、图卷、卷轴,以及刻丝释氏图轴。卷十五为名人书道氏经册与无名氏书道氏经册。卷十六为名人书道氏经卷。卷十七为名人书道氏经卷,及无名氏书道氏经卷,名人书道氏经轴。卷十八为名人画道氏图册与无名氏、道氏图册,以及名人画道氏图卷。卷十九为无名氏道氏图卷。卷二十为名人道氏图轴与无名氏道氏图轴,以及名人书画释道合集。卷二十一为旧刻本道氏经册,与绣线、刻丝道氏图轴。卷二十二中第一部分是臣工画释氏经册、经卷、经轴;第二部分是臣工画释氏经册、经卷、经轴。第三部分是臣工书道氏经册与臣工画道氏图册。卷二十三依次是:御书石刻释氏经典、御书石刻道氏经典、御书木刻释氏经典、御定刻本释氏经典、御定刻本道氏经典等。卷二十四为供奉绘图与供奉经典。以上安排次序除卷一和卷二十三、二十四外,总分释氏在先,道氏在后,然后先书后画,再次是先名人后无名氏,再下是依册、卷、轴排列,最后分上等与次等。其中先释后道是用阮考绪《七录》之例,先书后画是用以往鉴赏家之通例。其它如不同的纸、墨与色,及标题、款识、印记题跋、高广尺寸等,较之《铁网珊瑚》之类,体例更详。考以往之书,如《宣和画谱》等,虽有收录释道内容者,但并无专以释道书画为一书,从这一点上看,此书是首发其例。此书主要版本有八千卷楼抄本、上海古籍书店1991年版本。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
原作者不详,宋代李嘉谋注解。五卷,前有序。据序文,此经板行西蜀,至南宋理宗宝祐(1253—1258)年间,天饴子谢图南为序而传,蜀本已不存。谢图南宦游岭表,得此经于方外一蜀士之手,后至西浙授李嘉谋,嘉兴道士李君可募工付梓以传,并与所谓《八威龙文》合刻为一书,由李嘉谋作序。今本无谢、李之序,亦无《八威龙文》,当系元以后版本。经文托称元始所说,分为妙、元、神、真、道五篇,每篇一卷,一千言,共计五千言。每篇九章,合计四十五章。序称其与《老子》五千言并传于世,实则仿照五千言,借《道德经》之名以引起世人注意,以广流布。经文主要讲明妙、元、神、真、道的含义及其之间关系,尤重对“道”的阐释。李注按经义发挥,或引儒佛之说以解,明白易懂,较晦涩的原文更具理论价值。收入《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神童诗
蒙学读本。一卷。北宋汪洙撰。成书时间已不可考。汪洙,字德温,鄞县(今属浙江)人。元符三年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谥“文庄”。据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载:汪洙九岁能诗,自称神童。世人收其五言诗为《汪神童诗》,以教蒙童。在流传过程中,遂直称《神童诗》,又称《幼学诗》。今传本《神童诗》共收五言诗34首。采用按诗的内容分类编写的方式,首选“劝学”诗14首,继选“状元”、“言忠”、“帝都”、“四喜”、“早春”、“春游”、“暮春”、“寒食”、“清明”、“纳凉”、“秋夜”、“中秋”、“秋凉”、“七夕”、“登山”、“对菊”、“冬初”、“季冬”、“除夕”等十九类二十首(其中“帝都”2首)。包括了劝学、得第、为官以及四季景物、节日礼仪的描写。篇幅短小,诗味浓郁、格律严谨,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情趣盎然,易于背诵。《神童诗》的内容有些反映了当时士子的苦读情形,如《秋夜》:“漏尽金风冷,堂虚玉露清。穷经谁氏子?独坐对寒檠。”《秋凉》:“一雨初收霁,金风特送凉。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但也有相当多的诗以高官厚禄引诱蒙童就学,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之类,不仅为现代人而且也为古人所非议。应该指出,今本《神童诗》并非汪洙一人之作,也非尽为儿时作品,其中至少有两首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还有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叔宝的诗。《神童诗》坊间刻本甚多,流传很广。后有人杂采历代诗作,增补至数千首,仿作中以《千家诗》影响最大,甚至超过《神童诗》。
中论密钥
《中论》被称为“第二大佛陀”的龙猛菩萨所撰著的论典。它以理证阐释了佛陀第二转法轮的般若深义,揭示了远离一切戏论、平等无二的境界。《中论密钥》是索达吉堪布依据印藏古大德的注释,对 “第二大佛陀”龙猛菩萨的《中论》所作的讲解。本书集佛陀第二转般若法轮之精华于一体,揭示了远离一切戏论、平等无二的境界。让您明白何为不生不灭、不长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对进一步了解《金刚经》、《心经》等般若经典以及禅宗教言,也有极大指导作用。
大宝积经述
大宝积经述,一卷,唐徐锷撰,眉注藏欠此一本故收。按已见碛嘉两藏本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