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达讲文言修辞

作者:杨树达
杨树达讲文言修辞

20世纪是中国学术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时代,中国的现代学科都是在这一阶段建立起来的,中国的传统学术也在这一阶段实现了现代化转型,或者在现代学科中得到延续。读中国书,不可不知中国特色的修辞。不明中国特色的修辞,易犯事不明、物不显、犯人忌等毛病。中国修辞与西方修辞相异之处甚多,然知之者实少。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实为中国特色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如列改易、增益、删削、颠倒、改窜、嫌疑、参互、存真、合叙、错综等项,非今天普通修辞学教科书所能明示。

杨树达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辛白林

辛白林

《辛白林》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首次出版于1623年。剧中主要讲的是英国国王辛白林因听信后妻的谗言,而错怪自己的亲生女儿伊摩琴;伊摩琴的丈夫也因受人捉弄而对妻子的贞节产生了怀疑。最后,辛白林在早年失散的两个儿子以及女儿、女婿的帮助下战胜了罗马入侵者。剧终时父子团圆,女儿、女婿也解除了误会,破镜重圆。 全剧情节众多,交错发展,宽恕与和解是全剧的主题。

鼻子

鼻子

1835年,俄国作家果戈里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彼得堡的故事》,其中小说“《鼻子》的‘荒诞无稽’,使他具有果戈里最神秘的作品之一的声誉”。故事描写了一个八等文官柯瓦廖夫,有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的鼻子丢失,于是心急地四处寻找,而这鼻子却穿了件五等文官的礼服在街上游荡。后来鼻子被警察抓获,柯瓦廖夫的鼻子终于失而复得。

巷战之夜

巷战之夜

《巷战之夜》,则直接描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战,艺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豪放。列为“《新民报》文艺丛书”之二。南京新民报社1942年12月初版。卷首有《巷战之夜序》。主要情节是:日本兵侵占天津时,教师张竟存等人未及逃出,遂参加抗击日寇的巷战。而两年后他流落后方城市,却见一派歌舞升平,他被抬轿之人撞倒在地。

佛说盂兰盆经讲录

佛说盂兰盆经讲录

慈舟老法师讲,弟子沙弥通阿纪录。《盂兰盆经》经中讲,目犍连获得6种神通之后,想将母亲度为佛教徒,以报哺乳之恩。他运用神通见母亲在饿鬼地狱受苦,不得饮食,十分悲痛。他喂母亲饭食,饭食到嘴边即化为炭火。目犍连悲恸号哭,向佛陀诉说。佛陀说,要在七月十五这天准备盆器,内盛甘美饮食,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其功德可使现世父母、亲属得到解脱。目犍连照做,母亲即刻解脱。《盂兰盆经》内容因与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孝道相一致,故受到统治阶级与民众的欢迎,译出不久,中国便出现了盂兰盆节。该经短小,便于念诵,在中国流传1500多年而不衰,并在唐以后被改编、演绎为数十种小说和戏剧,在民间广泛流传。

地藏经译文

地藏经译文

《地藏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入灭前的托孤咐嘱经。他把自佛灭后直至弥勒成佛之间的一切天人及恶道众生,统统托付给地藏王菩萨,令其劝化向善,直至发菩提心成佛,了佛本愿。《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地藏经》是人天的因果经。经中,地藏王菩萨广述造恶乃入三恶道之苦因;为善乃入人天善道之乐果;发菩提心行善、乃至修持念佛法门,是了生脱死、直至成佛的正因。使一切众生知苦而断集,慕灭而修道也。

八识规矩补注证义

八识规矩补注证义

八识规矩补注证义,一卷,明明昱证义并序,相宗八要解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