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修辞讲话

作者:吕叔湘
语法修辞讲话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著作。吕叔湘、朱德熙著。1952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本书内容曾分篇连载于1951年6月6日至12月12日的《人民日报》,197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作为“青年文库”一种重新出版。全书约23万字,共分6讲:语法的基本知识、词汇、虚字、结构、表达和标点。第1讲阐述本书的语法体系,第2讲至第6讲为分门别类的关于语法、修辞和逻辑诸方面实际问题的分析。本书的写作目的是为普及汉语语法修辞知识,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提供一本教材或范本。内容着重分析语言文字使用中的实际问题,指出哪些格式是正确的,哪些格式是不正确的;某一格式怎样用是好的,怎样用是不好的。因此未作理论上的系统论述,所用术语一般也不作定义,只是采用当时比较通行的说法通过举例加以说明。所征引的例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明确性,而且它们大都来自通行的报刊、课本和一般书籍以及学生作文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可接受性。此外,还附有练习题,亦便于教学和自学。本书只结合消极修辞讲语法,对积极修辞未作专门论述,可以说是一本从语用角度讨论语法问题的专门著作。以语言的病句为研讨的主要出发点,不仅在当时对语言规范化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作为普及性的著作,确有实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的书

五星占

五星占

我国古代现存最古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大约作于公元前170年左右。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约八千馀字,原件没有标题,帛书的整理者根据其内容定名为《五星占》,并区分为九章:第一章,木星;第二章,金星;第三章,火星;第四章,土星;第五章,水星;第六章,星总论;第七章,木星行度;第八章,土星行度;第九章,金星行度。其中,有关金星的篇幅最多,约占全文的一半以上。在占文中,保存了已经失传的《天文星占》(甘德撰)和《天文》(石申撰)这两部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的部分内容。其中,尤以《天文星占》的内容为多。特别重要的是,第七至第九共三章分别标出了秦始皇元年(前246)到汉文帝三年(前177)共七十年间木星、土星和金星的位置,并描绘了这三颗行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的动态。占文表明,当时的星象研究者已运用速度乘时间等于距离的这一公式来研究和推算行星的动态与所处位置,这比战国时期甘德、石申二人的探讨前进了一步,并成为后代编制历法时“步五星”工作的先声。书中所提出的一些数据,如金星的会合期为584.4日,比现今的测值只大0.48日;土星的会合期为377日,比现今的测值只小1.09日;恒星周期为30年,比现今的测值大0.54年。书中还明确地反映出1度等于240分的进位制度,属于首创。《五星占》在我国天文学史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重订温热经解

重订温热经解

温病学著作。1卷。沈麟(汉卿)撰,刊于1936年。作者认为不论伤寒温病,皆人身气化之为病,而人们论温热病,多不明经旨,误人不浅。遂本古圣医经以气化之理发明温热条文,以惠后学。卷末附有验案。本书现有民国间江苏沈氏铅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 本。

庄列十论

庄列十论

庄列十论,原题「太学教授李元卓著」。李元卓即宋人李士表。《宋史•艺文志》着录作「李士表《庄子十论》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正一部。全书包括十篇短论,即〈庄周梦蝴蝶论〉、〈庖丁解牛论〉、〈藏舟山与壑泽论〉、〈颜回坐忘论〉、〈季咸相壶子论〉、〈象罔得玄珠论〉、〈庄子游濠梁论〉、〈醉者坠车论〉、〈古之道术论〉、〈宋华子病忘论〉。此十篇论文,各自节取《庄子》和《列子》书中一段寓言故事,引申发挥,抒发作者对天人、物我、有无、心性等哲学问题之见解。

唯识三十颂讲记

唯识三十颂讲记

<唯识三十颂> ,是唯识宗的基本论典,唯识宗即依此论典而建立。所以要讲三十颂,必须要由唯识宗的建立与传承说起。中国的唯识宗,源自印度大乘佛教的瑜伽行学派。

童子经念诵法

童子经念诵法

童子经念诵法,一卷,唐善无畏译,日本兴然题记,一〇二八B。

圆宗文类

圆宗文类

圆宗文类,卷十四、二十二,高丽义天集,日本契空题记,法印晋性题记。辑录以《华严经》为中心的历代各家著述,以扼要阐明圆宗教理的书籍。高丽时期的大觉国师义天辑。共22卷。今多亡失,仅存数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