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论
作者:戴季陶
《日本论》一书初版于1928年,它不仅介绍了日本社会、文化的现象,更揭开了隐藏在现象下的深层原因,曾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重要参考著作。作者戴季陶在日本生活多年,并作为孙中山秘书亲历了中日关系的最错综复杂的阶段,他对日本的了解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戴季陶认为,日本自古就有侵略中国的企图,对中国的研究更是从未停止,而中国却鲜少关注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两国近现代的交锋中,中国之所以长期处于下风正是因为对日本缺乏认识。在本书中,他纵论日本从皇权、国礼、信仰、宗教到武士、财阀、政党、国民的方方面面,用理性的态度对中日两国国民性进行了深刻剖析,用扎实的证据披露了近代中日关系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虽已成书近一个世纪,《日本论》仍是中国人了解日本的经典之作。本书另附爱尔兰裔日本作家小泉八云所著《日本与日本人》,以帮助读者从心理、哲学角度了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和国民特性。
章节列表
升序↑戴季陶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皇霸文纪
十三卷。明梅鼎祚(1553—1619)编。鼎祚字禹金,安徽宣城人。守德子,以古学自任,诗文博雅,王世贞尝称之,申时行欲荐于朝,辞不赴,归隐书带园,构天逸阁,藏书著述其中。有《才鬼记》、《青泥莲花记》、《梅禹金集》、《历代文纪》、《汉魏八代诗乘》、《古乐苑》、《书记洞诠》、《宛雅》诸书等。此书共十三卷,为梅鼎祚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 《文纪》,以配冯惟讷 《诗纪》,此编上起古初,下迄于秦,故曰《皇霸文纪》。此书虽然网罗繁富,周秦以前之作莫备于斯,不乏菁英,但多辑录多疏,不可据为典要。如屈原《楚辞》,只载三篇,则删所不当。杨慎之伪石鼓文,并出近代,漫无考证。又如 《穆天子传》诗序之类,本各自为书,亦登文集,则录所不当录。但芜杂之中,不乏菁英。陆机所谓: “虽榛楛之勿剪,亦蒙茸于集翠者也”,故病其滥而终取博焉。有 《四库全书》本。
品茶要录译注
一卷。宋黄儒撰。黄儒,字道辅,建安 (今福建建瓯县) 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品茶要录》。是书皆论建茶,分为十篇,一采造过时,二白合盗叶,三入杂,四蒸不熟,五过熟,六焦釜,七压黄,八清膏,九伤焙,十辨壑源沙溪。书前后各有总论一篇,主要阐述茶的采制烹试各有其法,低昂得失,论辩甚详。为防茶病,故详列病状以示人,以便识别。其著书用意别于其它茶录。现存《说郛》本、路有钞本、明新安程百二刊本、《夷门广牍》本、清钞本、《四库全书》本等。
赏心乐事
杂著。北宋张鑑撰。1卷。鑑字德明,太平兴国进士,仕至户部使。是书辑录一年中游赏娱乐之胜事凡124则,按月编次。正月有“岁节家宴”、“天街观灯”等10事,二月有“社日社饭”、“南湖挑菜”等11事,三月有“曲水流觞”、“寒食郊游”等19事,四月有“南湖放生食糕糜”、“芳草亭斗草”等14事,五月有“听莺亭摘瓜”、“重午节泛蒲”等14事,六月有“楼下避暑”、“芙蓉池赏荷花”等8事,七月有“丛奎阁前乞巧”、“南湖观鱼”等9事
郭公案
《郭公案》为清代的武侠公案小说。最著名的杨香武三盗九龙杯,以及窦二墩的故事,即出于本书。
彦周诗话
一名《许彦周诗话》。宋人许顗撰。1卷, 137则。顗字彦周,襄邑(今河南睢县)人。生卒年未详,约生活于北、南宋之交。成书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开宗明义谓:“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若含讥讽,著过恶,诮纰缪,皆所不取。”既阐发了对“诗话”体例的理解,也标明了本书的撰述主旨。其中所引述多苏轼、黄庭坚、陈师道语、论诗宗江西诗派观点,谓“作诗须除浅易鄙陋之气”。品评诗人和作品能别出心裁而又相当中肯。
法华三昧经
全一卷。 智严译于刘宋元嘉四年(427)。收于大正藏第九册。本经乃佛为罗阅王之女利行宣说法华三昧之行法。叙述罗阅只城耆阇崛山中,有无数比丘众、菩萨众等齐聚来会,欲请问佛,佛口放光明,遍照十方,佛身忽然不见。罗阅王辩通、王女利行、诸女等齐来,佛遂由地涌出,坐大宝莲花上,为王女宣说法华三昧之法。王女得道之后,与众问合,诸女皆发心出家,王亦出家并得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