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篇

作者:梁启超
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篇

梁启超著,作于1925年,本书专研中国文化中之社会组织部分,共有世系探讨、婚姻、宗法、姓氏、阶级、乡治、都市等八大章。内容考核经史子典籍,如:周礼、史记、汉书、唐会要、水经注、资治通鉴、说文等,引文并加以释义,擘划出中国社会古今大貌。是为研究史学、社会学者不可缺的参考书。

猜你喜欢的书

宾退录

宾退录

笔记。南宋赵与时撰。10卷。与时字行之,一字德行,宋太祖七世孙,宝庆进士,官丽水丞。平日见闻所及,喜为客诵之,宾退或书于牍,集为是编,故有是名。赵与时熟于两宋典章制度及遗文轶事,所记人物、掌故,翔实可靠。考证经史,辨析典故,大半精核。征引他人著作往往以类相从,罗列众说而有所抉择,慎重谨严。所考汉世钱制、历代酒价、浮梁与浔阳茶产及综录《元丰九域志》所载当时岁贡等,皆有裨于经济史研究。然亦间有讹误,偶涉迷信。书成于嘉定十七年(1224),有作者自序及续记。今存南宋临安陈宅经籍铺本及清乾隆十七年(1752)存恕堂仿宋刻本。又有《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等本通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标点本。

瘴疟指南

瘴疟指南

温病类著作。明郑全望撰。二卷。郑氏因闽、粤等地瘴症流行,危害甚重,遂专心研究。后得北宋佚名辑《瘴症卫生方》,即以此书为基础,参阅诸书,附以己见,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 辑成是书。论述瘴症源流、病因、病理、用药、宜忌、预后等,并论及伤寒、内伤与诸证之鉴别。但对瘴症病因、病理等论述尚有不妥之处。收入 《珍本医书集成》 有清同治元年 (1862) 汲古轩刊本,一九三五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铅印本。

野叟曝言

野叟曝言

侠义小说。二十卷一百五十四回。清夏敬渠撰。约写作于乾隆中叶,光绪年间刊行。小说以明代成化、弘治两朝为背景,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英雄人物文素臣。文素臣,名白,字素臣。作者描写他文武双全,胸怀大志,是个“极有血性的真儒,不识炎凉的名士”,这个“铮铮铁汉,落落奇才,吟遍江山,胸罗星斗,……挥毫作赋,则颉颃相如;抵掌谈兵,则伯仲诸葛;力能扛鼎,……勇可屠龙”。但朝中阉宦擅权,国事日非,他便游历天下。一路上除暴安良,扶危济贫,相继救得美貌才女璇姑、素娥和湘灵,后皆纳妾。入都后又以他起死回生之术为皇帝、王子治病,被钦赐翰林。后又平叛救驾立下大功,被晋升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并以郡主配为左妻。后又东征西讨屡建大功,加官进爵,位极人臣。二妻四妾,分居六楼,生下二十四个儿子,一百二十个孙子,一百四十个曾孙。封妻荫子,皆得高官厚禄。作者一生怀才不遇,他把自己的才学和梦想都凝铸在小说主人公文素臣身上。他故意把文素臣写为布衣出身,不曾中举而做了国师、宰相。作者一生不得志,但他渴望功名富贵,于是他自己的理想全部寄寓在文素臣身上,让他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书中许多章节谈经论史,借以炫耀才学,是当时小说之风气。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

本剧简名《百花亭》。四折一楔子,末本。情节出南宋黄可道《风流王焕贺怜怜》戏文及宋话本《洛京王焕》。剧写汴梁书生王焕多才多艺、能文能武,人称“风流王焕”。清明春游,与上厅行首贺怜怜相遇于百花亭,各有眷心。经人撮合,遂往贺家游宴,与怜怜约为夫妻。半载囊空。会西延边将高邈来洛办军需,欲娶怜怜为妾,鸨母遂逐焕,嫁怜怜于高。怜怜暗与焕私会,赠以路资,劝往西延立功。焕投经略种师道,以军功授西凉节度使。高因娶妾擅用公款致军需缺额,师道拘而询问得实,遂办高之罪,并断怜怜归焕。

示儿长语

示儿长语

清代著名文人潘德舆编撰的童蒙诗文集。他认为挽回世运莫切于文章,文章之根本在忠孝,源在经术。因此,他在作品中用诗文的形式,阐述了吟诗、作诗、读书、作文、书法、做人、处世、择友、事亲、治家等看法,很有独到见解,具有一定影响力。

顿悟入道要门论

顿悟入道要门论

一卷。唐代大珠慧海撰。此书主要阐述顿悟入道的要旨。本书与后世语录不同,是慧海亲自执笔的论书。相传慧海在江西马祖道一门下,历经六年修行而大悟。本书即依其本身体验而简述顿悟入道要旨。全书笔法平易,首以“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惟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进而解释“顿悟”,谓“顿”即顿除妄念,“悟”即悟无所得。次谓为臻此境,须以心为根本,故修根本为大事,而修根本之法在于禅定。其次,再广述顿悟要门之宗旨。本书所引用的经典,以《维摩经》为最多,其次为《金刚经》。此外,《涅槃经》、《华严经》、《法华经》、《起信论》亦曾广被引用。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