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金木万灵论
金木万灵论,原题「葛稚川(葛洪)撰」,疑为唐宋间道士之作。《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前半篇千余字摘录《抱朴子‧金丹篇》,论述丹经源流及服金液还丹可长生不死之理。后半篇二百余字摘录《太清玉碑子》,乃葛洪与其师郑思远相互问答,论述全神延形之术。篇末称:「如此之谓,金木之灵,何可议也」。书名「金木万灵论」,盖取于此。
雍正剑侠图
《雍正剑侠图》又名《童林传》,是民国评书名家常杰淼创作的长篇短打侠义评书,主要讲述了童林别开天地,最终创立无极门的故事。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天津等地表演,收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可谓轰动一时。书中有大量真实的武术、江湖绿林道描写;作者常引经据典,夹叙夹评,又熟悉老北京民俗与风土人情,能够“武书文说”,把剑侠图说成学问书。
衍极
五卷。书学论著。元郑杓撰,刘有定注。卷各一篇,凡五篇,俱取篇首二字为篇名,一为《至朴篇》,略述书学原始及古来能书人名;二为《书要篇》,述各种书体及辩碑帖真伪;推本六书,崇尚篆隶;三为《造书篇》,论书法之邪正,兼及字学诸书并古碑之美恶;四为《古学篇》,论题置铭石及评晋唐书家优劣;五为《天五篇》,论执笔法及诸碑帖全书。其文古奥艰涩,系统不精,持论过苛,评者颇有微辞,幸有刘有定评注。
沂阳日记
明代人撰写的随笔。作者不详。
华严金师子章
全一卷。唐代法藏撰。又作金师子章、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系藉金狮子之譬喻,解说华严法界缘起之妙理;因此譬喻而使天帝网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六相和合、普眼境界等义了然而明。全文大别为十门,即:(一)明缘起,谓金无自性,但随匠人之巧工为缘,便有狮子形相展现。此即形相依缘而显现之意。(二)辨色空,谓‘空’无相状,狮子体性虽空,然不碍其狮子形相之显现。(三)约三性,以师子情有、师子似有、金性不变,分别配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唯识三性:(1)师子情有,谓狮子之存在乃出于吾人之主观构想。(2)师子似有,谓狮子之存在系依外缘而虚假展现。(3)金性不变,谓巧匠虽以黄金打造成固定形状样态之狮子,然其金之性质永不变易。(四)显无相,谓就体性而言,一切皆金,金之外则无狮子乃至狮子之相状可言。(五)说无生,谓狮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故无生。(六)论五教,就狮子之缘起,一一阐论华严五教(愚法声闻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一乘圆教)之旨。(七)勒十玄,‘勒’,统率之意。藉狮子之各种本质、相状,分别比喻华严宗用以描述法界缘起‘十玄门’之一一法门。(八)括六相,以狮子之总、别、同、异、成、坏等六相,阐论‘六相圆融’之理。(九)成菩提,谓经由上述法门而彻见狮子之时,即彻见一切有为法本来寂灭之理,并远离取舍,入萨婆若海(指一切智,意谓佛所具有之智深广如海)。更进而得一切种智而悟道。(十)入涅槃,谓若能彻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则不生烦恼,永离苦源,而证入涅槃。
禅关策进
全一卷。明代云栖袾宏(1532~1615)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前集收录诸祖法语节要三十九章、诸祖苦功节略二十四章,后集收录诸经引证节略。诸祖法语节要收录黄檗希运、玄沙师备、鹅湖大义、永明延寿等三十九位祖师之示众、普说。诸祖苦功节略系叙述祖师苦行与开悟之经过,内容包括悬崖坐树、引锥自刺、誓不展被、无时异缘、口体俱忘、以头触柱等要目。诸经引证节略则引用经典中有关修行者精进努力之事项。本书流行甚广,为修禅者必读之精进总集。除收于大正藏外,另亦收于云栖法汇第十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