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

作者:朱光潜
谈文学

论文集。朱光潜著。1946年开明书店出版。除《序》外,收文章18篇,“都是在抗战中最后几年陆续写成的”,多为作者“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朱光潜认为,一切文艺的共同点是:“作者对于人生世相都必有一种独到的新鲜的观感,而这种观感都必有一种独到的新鲜的表现;这观感与表现即内容与形式,必须打成一片,融合无间,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和谐的整体,能使观者由玩索而生欣喜。”(《文学与人生》)为了文学的健康发展,他反对文学上的种种低级趣味: 描写内容方面的侦探、色情、黑幕、风花雪月、口号教条;创作态度上的无病呻吟、油腔滑调、党同伐异、道学冬烘、涂脂抹粉(《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上、下)。作者提倡作家要有人品、学识、技巧三方面的修养,并对“作文与运思”、“选择与安排”、“情与辞”、“想象与写实”等写作上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社会斗争剧烈的年代,他倡导文艺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说法虽不无偏颇,但他反对用“道德”的评价去代替“美感”的评价,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猜你喜欢的书

安全保护证

安全保护证

《安全保护证》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40岁以前写的第一部自传体随笔,该书是在奥地利作家里尔克的影响下创作完成的,作者在自传中大量地阐述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看法。它带领读者穿过一个隐晦的回忆录作者的散文的迷宫,进入诗人的内向性的核心。在书中,作者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联想,随处可见;他的文笔同时还具备一种通感式的感受力,能轻松跨越人与事、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游刃有余。

克莱芙王妃

克莱芙王妃

《克莱芙王妃》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小说以亨利二世(1547-1559)时的宫廷为背景,影射了17世纪后期的皇室生活。宫廷生活的中心内容是野心勃勃的争权夺利和男女风流韵事,仅仅因为人们“不断寻欢作乐、勾心斗角”,才没有感到百无聊赖、无所事事。贵夫人们相互嫉妒,拉帮结派。这里,“有一种激动不安的情绪,但秩序井然。对一个姑娘来说,这既令人欢悦,但更潜伏着危险”。克莱芙王妃出身名门,一心敬爱自己的丈夫。在一次舞会上,她与内穆尔公爵一见钟情。她逐渐发现,自己对丈夫的爱只是一种尊重与敬仰,但她对内穆尔公爵却产生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热烈爱情。她拒绝承认这种爱情,向丈夫寻求帮助,以期达到解脱。她的丈夫因此抑郁不已,悲愤而死;她本人也最终拒绝了内穆尔公爵,在修道院内孤独地了结余生。

贞观公私画史

贞观公私画史

一名《公私画录》。中国唐代裴孝源(初唐人)编。中国画著录书,一卷。前有贞观十三年(639)自序,谓汉王李元昌(高祖李渊第七子)命其记录魏晋以来宫廷、佛寺及私家所存藏前人画迹。现存本书计录陆探微等54位画家作品281卷,无名氏画11卷,实总计292卷(《序》称298卷,正文中又称293卷),及有壁画的寺院47所。卷轴多为隋代官本,故应为隋室旧藏至唐贞观初年尚存的作品;所记壁画,亦迄于隋代。所录作品,前列图名或寺名,后注作者姓名、作品来源、及记载南朝梁官库藏画的《梁太清目》中有无记录等,对考察研究贞观之前古画名目及收藏流传等,至堪宝贵。本书为现存的最早一部中国画著录书,被誉为“鉴藏家之祖本”(《四库全书提要》)、“著录名画之祖”(《书画书录解题》)。

文镜秘府论

文镜秘府论

古代文论史料。日僧遍照金刚(774—835)撰。六卷。作者法号遍照金刚,俗姓佐伯,名空海。他生活在日本平安朝前期,于唐贞元二十年(804)至元和元年(806)在中国留学约三年,与中国僧徒、诗人交往甚密。对佛学以及文学、语言、书画均有研究。是作者来华留学后为向日本人民介绍汉语、汉诗而编写,回国后应日本人学习汉语和汉文学的要求撰写《文镜秘府论》。后人编有《弘法大师全集》十五卷。分天、地、东、南、西、北六卷,讲述六朝至唐前期有关诗歌声律、对偶、体式和各种文病。首卷序称“文章为纪纲之要”,其义既大且远,所作意在使国人了解汉诗,“不寻千里,蛇珠自得;不烦旁披,雕龙可期”。

三观义

三观义

二卷。隋代释智顗撰。《三观义》一书,是智顗析广本维摩玄义而成,共有二万余言。此书先分别培智,称之为四种十二因缘所生之法。次正解释中,开为七重,即:辨三观名,辨三观相,对智眼,会乘意、明摄法、释成净名义,用三观解释摩维经义。此书的优点是,以观为经,以教为纬,纵贯始终、行慧大旨。尽管篇幅较短,但切中经义,故后人评价较高,认为此书在佛教书林中虽为沧海一滴但它却有“助升涅槃甘露法门”之作用。现见载版本有北京刻经处刻本。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婆薮盘豆造,陈真谛译,二十二卷。婆薮盘豆者世亲之梵名。此论与阿毗达磨俱舍论同本异译,是曰旧论,又云旧俱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