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
作者:钱基博钱基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德国经济学旧历史学派的先躯代表作。弗·李斯特著。1841年第1版。1885年被译成英文。中译本1927年出版,书名为《国家经济学》;1961年商务印书馆以现名出版,陈万煦译。弗·李斯特(Friedrich List 1789—1846),德国经济学家,旧历史学派的先驱,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倡者。出生于一个制革工人家庭,曾当过杜宾根大学教授。还著有《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德国政治经济的国民统一》等。本书除序外,由4编构成:第1编历史;第2编理论;第3编学说;第4编政策。中心思想是反对自由贸易政策,主张保护关税政策,以促进当时还由各邦控制的德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根据这个基本思想,作者对斯密、李嘉图的经济学说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们的根本缺点在于宣扬世界主义和忽视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认为各个民族的经济都有自己的发展的特殊道路,政治经济学应研究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道路。为了论证德国实行保护贸易的必要性,提出了生产力理论与斯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自由贸易理论相对抗。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断言,为了发展德国的生产力,应当忍受暂时的牺牲。除生产力论外,还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的公式,认为各国经济发展都必须经历: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这公式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医賸
日本丹波元简著,系编者于日本天明八年(1788)时笔记,刊行于日本宽政七年(1795)。三卷附录一卷,上卷载神农尝药、先天后天、三阴三阳等四十四条;中卷载病分左右、草子、吹霎、病从口鼻入等八十二条;下卷载紫色、鹘突、药用后窍等三十六条。附录有募原考、铜人图经考、屠苏考、梅雨考、冬虫夏草考、吸毒石考六条。现存日本宽政七年聿修堂刻本、日本文化六年(1809)东都青云堂刻本等,另见《聿修堂医书》《皇汉医学丛书》,通行本为清光绪十年(1884)杨守敬汇印聿修堂医学丛书本。
伤寒论辨证广注
伤寒类著作。清汪琥撰。十四卷。琥字苓友,号青谷子,吴县(今属江苏)人。撰有《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认为“伤寒之病名虽为寒,其所见之证皆热”。故广集诸家学说,对《伤寒论》六经证治原文中属于热病的条文逐条注释,于康熙十九年(1680)撰成是书。卷一至卷二辨伤寒非寒病论及纂注伤寒论例。卷三至卷十为辨六经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一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二辨误汗吐下火灸逆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三辨温病脉证并治法。卷十四辨风池、风府等穴针刺法。后又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复撰《中寒论辨证广注》三卷,体例悉遵前书,逐条辨注《伤寒论》中属真寒证治原文,并对真寒证的治疗有所论述。汪氏之论虽有偏颇之处,但自成一家之说。有清康熙十九年(1680)平阳季子东壁刻本(扉页作《平阳季子辨注仲景全书》,又作《仲景伤寒论》。附:《张仲景中寒论辨证广注》三卷)。
林汉达三国故事全集
《林汉达三国故事全集》讲述从东汉末期天下三分,到晋国代魏重新统一的历史,共120个历史故事。故事取材广泛,有着明显的普及历史知识的动机,有些与行文关系不大的知识常常也列出来,如古地名、河流的位置、古人名字的含义等。故事之间有上下钩连、呼应,文字风格是典型的北京口语,活泼诙谐,有不少歇后语、大俗话,读起来不累,而且很受教育。
前汉刘家太子传
变文。古代民间讲唱文学的最初形式。全文共有甲、乙、丙三卷,但都已首尾残缺。1899年发掘于甘肃敦煌千佛洞石室。原文1卷。又题《刘家太子变》。附有西王母赠桃、宋玉荐友、郑简公作书“举烛”、汉哀帝断袖4则故事,内容与正文无关,有人认为颇似后来“说话”中的“入话”。《前汉刘家太子传》叙写汉朝帝位被王莽篡夺,太子隐逃到南阳。南阳有一张老,其子夜梦太子前来,便按梦中指示接太子来家,假充养子。朝廷悬赏捉拿,太子逃出城外,口中含7粒粳米,并含竹简以呼吸,藏在土中7天7夜得以逃脱。后经耕夫指点,去昆仑山太白星处,得其言教,遂兴兵恢复汉家帝业。此作品被录入王重民等编辑的《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六度集经
凡八卷。又作六度无极经、六度无极集、六度集、杂无极经。三国时代吴·康僧会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系集录佛陀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之九十一则本生谭故事,配合大乘佛教所说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而成者,故称为六度集经,其特色在阐扬大乘佛教之菩萨行。本经除释尊之本生谭外,亦有弥勒之本生谭。经中之本生谭大部分可见于巴利本及其他汉译本。又本经原典已散佚不传,然据其内容骨干推知,应成立于二世纪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