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通志

作者:钱基博
经学通志

《经学通志》是钱基博的代表作,此书的特点:其一:体例上有独到之处,不是按朝代写经学史,而是按经书写。其二,在构架上有独到之处,不是写十三经,而是只选择了几部真正的儒家经典。钱基博认为十三经中,有的是子书,如《孟子》;有的是“经之贰”,如《论语》、《孝经》;有的是解经之书,如《尔雅》,所以在《经学通志》不写这些书。其三,在风格上有独到之处。其书的语言简洁,提供的信息量大。钱基博在经学的版本、目录、源流方面是下过大功夫的,渊博得令人叹为观止。钱基博的《经学通志》独树一帜,承前启后。

猜你喜欢的书

喻林

类书。一百二十卷,一本八十卷。摘抄本《喻林一叶》,二十四卷。明徐元太撰。成书于万历中。徐元太字汝贤,宣城(今属安徽)人。嘉靖年间进士,累迁吏部主事,顺天府尹等。官至刑部尚书。徐元太阅读经、史、子、集及释、道诸书、把书中的譬语喻言,随手抄录,历经二十余年之功方类编成书。取“汇喻为林”之意,故名曰:《喻林》。全书分造化、人事、君道、君述、德行、文章、学业、政治、性理、物宜等十个门类。每门又分若干子目,一共五百八十余类。譬喻是一种修辞格,文献中最为常见。《诗·大雅·抑》即有“取譬不远”之句。《淮南子·要略》谓:“已知大略而不知譬喻,则无以推明事。”战国时合纵连横,纵横家最善此道。然自古未有人将此类材料汇为一书者。作者取经史子集以及道佛诸书凡涉譬喻之语,加以编次,历二十年而成。此书“汇喻为林”,以类相从,历代所无,为类书创例。《子史精华》言语部有比喻门,当受此书影响。全书分十门,五百八十四类。即:造化门二十二类,人事门二百七十一类,君道门五十四类,臣术门三十七类,德行门三十一类,文章门三十五类,学业门二十四类,政治门五十七类,性理门二十七门,物宜门二十六类。其中人事门达五十八卷,几及全书之半。其类目自出心裁,与其他类书不一。如造化门有天道、形气、流行、生克、消息、有无、倚状、相须、相禅、至大、至神、至虚等类;人事门有言行、好恶、争让、毁誉、忧乐、智慧、婚媾、藏修等类。佛经譬喻最多,故所引之书,独多佛经。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宿启仪

明成祖时封洪恩灵济真君号。述集福宿启仪。

晚清新编陆军战法兵语字汇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兵部-陆军部,全宗档案中史料,是光绪三十年北洋武备研究所为加强军队的正规化建设而编制的,可供研究清末军制参考。

江阴城守后纪

《江阴城守后纪》,清许重熙撰。专记清初士绅百姓抗击清兵,反对“剃发”的悲壮事迹。该书虽然在同类著作中篇幅最小,但多有他书所不载者,尤其是篇末的“江阴野史白”一段,曾为史学界广泛称引。今据民国排印整理,参校《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翼庵禅师语录

清善酂说,序灯、序璋、力端等记录。八卷。国清语录二卷收住天台国清禅寺语录,真如语录三卷收住真如禅寺语录;卷六收通玄语录;卷七卷八为和寒山诗收序(原书有缺页)、原序、卷上、卷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

别名摩醯首罗顶生天女法。一卷,摩醯首罗天顶上生一伎艺天女,天女说陀罗尼,满一切之祈愿。并说念诵之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