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通志
作者:钱基博猜你喜欢的书
磨坊之役
本书是左拉的中短篇小说选集,揭露法兰西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政治黑暗、宗教伪善、资产阶级丑恶,同情穷人的苦难,赞颂劳动者的伟大,对统治阶级荣誉观念沦丧和普通人民的英雄主义进行对比写照,对小市民生活和艺术家的活动进行描绘,对婚姻、死亡、情欲等问题进行研究,题材和内容相当广泛而丰富。
太上感应篇
道教劝善书。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宋史·艺文志》著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现《正统道藏》收入有南宋李昌龄传、郑清之赞《太上感应篇》30卷。另有刻本、注本多种。主要内容是劝导世人行善去恶。从“天人感应”、“因果报应”思想出发,劝人遵守儒家道德规范和佛教、道教戒规。宣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又称人身中有“三尸神”,时刻记录人之罪过,至庚申日上报天庭,天神据此决定人命寿夭。非义而行,背理而行者,天将夺其算纪,短命而死,罪大者殃及子孙。依道而行者,则“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避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若有过而能改恶从善者,则可转祸为福。此书在南宋至明清时代流传甚广,对世俗民众影响甚大。类似道书还有《文昌帝君阴骘文》等。
杜牧诗选
《杜牧诗选》是一本普及读物,于195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陆续在两本《杜牧诗选》上做了补充修改,又另纸写就了新增的诗注。其后,这些内容均未及出版。此次编校,即据此加以整理。先生在改写前言的一条注释时说:“关于杜牧卒年,有不同的说法,详本书末拙撰《杜牧卒年考》。”为此,特将《杜牧卒年考》作为“附录二”收入此书,尽管先生的补改本后记中未曾提及。(《杜牧卒年考》乃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樊川诗集注》时先生为其撰写的附录。先生还为此书撰写了前言,落款时间是“一九六二年三月”,附录的写就时间应该与之相近。)
文天祥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文天祥》孙毓修著。 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治今江西高安)、赣州(治今江西赣州)等州。1275年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治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逃脱后,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不久兵败,退守广东。1278年被俘,于狱中作《正气歌》,誓死不屈。后被害。有《文山先生全集》。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秘密之法。演顿证如来内功德秘要
金刚场陀罗尼经
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一切善恶之法尽是陀罗尼。佛于灵山妙色聚落,入一切法平等相三昧。诸比丘皆不见佛所在,诸天亦尔。次见在金窟,以神通力,使诸菩萨去地而坐。其大菩萨各入三昧,令众获益。佛腾空微笑放光。文殊请问,佛乃说金刚场陀罗尼法,无一切善不善,有为无为,乃至一切诸法,一切平等同故。欲是陀罗尼,恼是陀罗尼,痴是陀罗尼,乃至天龙八部女相男相地狱等,皆是陀罗尼。又说入无二法门,无明乃至生是陀罗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