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改制考

作者: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所撰关于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1892年(光绪十八年)在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协助下开始编著,1898年正式刊行。共二十一卷。书中阐发“托古改制”理论。宣称《六经》皆孔子所作,是孔子假托古圣先王言行,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改革主张,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素王”。认为孔子改制的精义主要反映在《春秋》一书中,而《公羊传》则是阐释《春秋》的典籍。作者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需要出发,附会公羊学派的“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解释历史发展趋势。认为“据乱世”即西方君主专制时代,“升平世”即君民共主时代,“太平世”即民主共和时代。这一划分并不科学,但确认历史不断进化发展,强调当时中国应由“据乱世”通过改革进入“升平世”,冲破了顽固派“敬天法祖”和“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反动思想,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影响甚大。顽固派攻击该书“灭圣经”、“乱成宪”,要求清政府将该书毁版。

猜你喜欢的书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全名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是列宁主要的哲学著作,写于1908年2月至10月,1909年5月出版。后编入《列宁全集》第14卷。 这部著作深刻揭露和批判了配合阶级敌人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进攻的俄国马赫主义,全面捍卫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以是一部论战性极强的著作。 本著作首先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批判了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阐述了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理。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揭露批判了马赫主义的不可知论,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原理。在揭露不可知论的本质时给哲学上所说的物质下了一个精辟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著作中还论述了客观真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由此得出三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的;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中间没有任何原则差别;应该辩证地思考、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不正确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列宁还批判了物理学唯心主义,并阐明了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台海见闻录

台海见闻录

本书凡四卷-今存二卷,董天工撰。天工字典斋;福建祟安人。清雍正癸卯(元年)拔贡,乾隆十一年任彰化教谕。十五年秩满忧居,为答友朋之询问,尝就在台见闻,征诸文献,编次成书。首有「自序」,对其内容略作提纲云:「首山川、建置以及官爵、武备、田赋输将、备考条例,次风俗、物产、名贤、烈妇,至于词赋诗歌择咏台风土者录之,名曰「见闻录」;分卷为四,以为笔谈』。此书于乾隆十八年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藏有前二卷,缺卷三、卷四。卷一有山川、建置、官制、营制、武备、船政、田赋、盐课、水陆饷、官庄诸目,卷二有汉俗、番俗及台卉、果、蔬、木、竹、草、禽、兽、鳞等纪载;至后二卷虽无目可稽,然按「自序」所云,当属贤良、节烈等人物传述与词赋诗歌之选录。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撰人不详。约出于唐代或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作「东华司命杨君传一卷」,《宋史‧艺文志》作「司命杨君传记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正一部。此书乃晋代著名道士杨羲传记。书中略述杨羲生平事迹,详记兴宁三年(365)南岳魏夫人等真仙降授杨氏上清诸经之事。全书内容大体出自陶弘景《真诰》,文字有所改易。

陶朱新录

陶朱新录

宋代文言志怪小说。南宋马纯著。马纯致仕后居越州陶朱乡,搜辑见闻著成此书,故名。一卷,有《说郛》本、 《墨海金壶》本、 《五朝小说》本等。本书记北宋至南宋初的杂事。涉于怪异之事占全书的大部分,如说汉泉井中有三鱼,刳之而不死;熊入永嘉城,后城中遭火灾,大致均得之于传闻。所录黄定《冤牛文》,为有感于时人称司马光为牛而作的寓言,写华州村民养牛,在虎欲食人时以身翼卫主人,但主人不察,反以牛为妖,归而杀之。其意为司马光忠于朝廷而不为世人理解鸣不平。此文作于绍圣党禁时,作者当时敢为司马光讲话,颇为不易。另载建炎间金人已攻入汴京,而驻守陈州的宋军尚掠取妇女, 滥杀无辜,对了解宋朝军队的腐败,也有价值。书末附有《元祐党籍碑》全文,与全书体例不合。

味雪诗存

味雪诗存

味雪诗存,清朝陈钟秀(临谭东路梨园村人,生于1800左右,1876年卒)所作之诗集,原四卷,现仅存第三卷 。又有部分佚文出现于《洮州厅志•卷十五•艺文下•诗》与《临潭县志稿•第五册•艺文志》,共244首。

彊村老人评词

彊村老人评词

词论。清朱祖谋(孝臧)(1857—1931)撰。一卷。祖谋有《彊村丛书》已著录。此编由今人龙榆生辑成,收朱民词评三则,附录近人与朱祖谋论词书四札。“词评”介绍朱氏评吴文英词、贺铸词及并世词人陈述叔(洵)词之语。此集所附书札,虽寥寥短幅,可见修学之猛、索古之精。朱祖谋为一代词学大师,惟论词最为谨慎,未曾率意下笔,其门人龙榆生仅辑出词评三则,即对吴文英词评语十一字、贺铸词评语二条和评陈洵《海绡词》三条。另有附录“近人与朱祖谋论词札”,包括“彊村老人与夏承焘书”五通、“严幾道先生与朱彊村书”三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