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约制度

作者:杨开道
中国乡约制度

社会学家杨开道著。1937年首印于山东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在书中,作者将中国农村组织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①周以前的传说时期;②秦汉以后的破坏时期;③北宋熙宁以后的补救时期。乡约产生于中国农村组织发展的第三个时期。通过对乡约在宋明以来的理论和实践的流变分析,作者明确指出:赞赏吕氏乡约那种民约民治精神和朱熹对乡约的增补和完善,尤其是明代晚期通过陆世仪等人将乡约、保甲、社仓、社学四者结合,乡约为纲而虚,保甲、社仓、社学为目而实的设想;反对明清乡约由王阳明开启的那种官方主导,自上而下,强迫民众参加的做法,这种做法打掉士绅在乡约中主导地位,直接割裂了乡约、保甲、社仓、社学,各行其是,将乡约变成了宣讲圣谕的御用工具。 在《中国乡约制度》之前,杨开道发表了《中国农村组织史略》《乡约制度的研究》《吕新吾的乡甲约制度》等文,力图从对中国乡约传统的解读中,分析出民治的因素。他认为中国古代的乡约是可以被现代农村组织借鉴的,“乡约发起的动机,完全合于现代地方共同社会的原理”,进而“由村自治而区自治,由区自治而县自治,由县自治而省自治,一步一步的上升,以完全民治的国家”。杨开道对乡约制度的论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但之后,杨开道对乡约制度能否在中国现代

杨开道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三四一

三四一

通俗文学集。老舍作,1938年11月重庆独立出版公司出版。抗战时期,老舍致力于通俗文学创作,以适应动员群众、宣传抗日之需。1938年6月将其用“旧瓶装新酒”创作的三篇大鼓书词《王小赶驴》、《张忠定计》和《打小日本》,四出平剧《新刺虎》、《忠烈图》、《王家镇》和《薛二娘》,一篇旧型通俗小说《兄妹从军》,汇印成册,故名《三四一》。三篇鼓词歌颂了足智多谋、计取敌寇的普通百姓;四出平剧以历史故事为依托,注入现实内容,揭露侵略者的罪行,赞美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小说《兄妹从军》表现了人民的觉醒和奋起抵抗。这些作品情节完整,细节生动,语言风趣,通俗易懂。该书出版后在三个月内连出五版,成为当时的一部畅销读物。

王文端公集

王文端公集

十四卷。明王家屏撰。王家屏字仲伯 (一作忠伯),山西山阴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累官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卒,谥文端。家屏有 《王文端奏疏》,已著录。据 《明史·艺文志》记载,其集凡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 《复宿山房集》,凡四十卷。今未见传本。是书凡十四卷,奏疏四卷、诗二卷、尺牍八卷。据尺牍卷首韩爌序,称家屏之子已搜汇全帙,次第授梓,则此其不完之本。朱彝尊《明诗综》载其题《长陵四骏图》古体诗四首,此集亦未载入,知其散佚者之多。有山西巡抚采进本。

长生指要篇

长生指要篇

长生指要篇,南宋道士林自然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卷首有淳祐庚戌年(1250)作者自序,自称因读《清静经》而发深省,遂辞家云游参访,得遇西蜀陆公授以金丹之道。其书分七节,引魏伯阳、张伯端之说,论述内丹法要。大略以先天祖炁为丹本。谓人皆禀此炁而生,与虚皇贯通,与三清同体。若能逐境随觉,袭其明而还其性,则神定精固炁聚,三花聚顶,立见超脱。其修炼工夫从合真炁呼吸入手,以二目为机,守玄一为要。火候法度则唯在自知。凝一燕真元不散,散之成炁,聚之成火。化之成水,变之成金。又须仁慈济物,广行众善,则真仙保举,上帝降祥。又称修炼须上依星辰之躔度,下符海潮之往来,采天地未判之炁,夺日月交会之精。篇末附《金丹合潮侯图》及词一首,以示一月之中潮候消长规律。

香宇诗谈

香宇诗谈

诗话著作。明田艺蘅撰。田艺蘅,字子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以贡生授徽州训导,罢归。博学善文,著述甚丰,世比之杨慎。著有《留青日札》、《老子指玄》、《煮泉小品》、《田子艺集》及杂剧《归去来辞》等。《香宇诗谈》,《说郛续》收有三十四则。内容以评诗为主,不涉记事。书中诗学见解,其一称“诗关气运”,“汉世浑厚高古,魏国雄俊秀发,两晋平典风丽,六代富艳绮靡”。又称“诗类其为人”,“太白做人飘逸,所以诗飘逸;子美做人沉着,所以诗沉着”。其二称张说、杜甫、薛能诗用“坐”字,皆本于北齐刘逖诗“纵意坐山中”句;又称许王维《夷门歌》“七十老翁何所求”句“以后人之言,而用前人之事,浑化无迹,使人不知其妙,真点铁成金手也”。其三称“诗有似拙而实妙者”,“拙忌其俚,妙忌其纤。宋俚也,元纤也”。又于唐人中韩、白二家颇致不满,谓韩诗“粗浅殊甚,都不成语,而宋人方谓之闲远”,白诗“可笑其用字之俗”。凡此,大致可见其论诗倾向。

曲品

曲品

曲论。明吕天成撰。二卷。天成原名文,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浙江余姚人。万历诸生。工古文词,精音律。有剧作八种,均佚。此书约成于天启三、四年(1623—1624)间。载戏曲作家九十人,散曲作家二十五人,戏曲作品一百九十二种。上卷专评作家,下卷专评作品。不仅为评论明代戏曲之作,且为现存最早一部传奇作家传略和目录。由此可知诸多不见于他书记载之作家及诸多已佚作品之内容梗概。有清末民初暖红室刻本

礼记白话文

礼记白话文

是战国至西汉初儒家学者关于礼仪的散篇论著的汇编,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又称《小戴礼》、《小戴记》、《小戴礼记》。《礼记》在西汉出现两种辑本:一为戴德的辑本,其书共85篇,现存39篇:一为戴圣的辑本,其书共49篇。前者称《大戴礼记》,后者称《小戴礼记》。此为礼记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