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订温热经解

作者:沈麟
重订温热经解

温病学著作。1卷。沈麟(汉卿)撰,刊于1936年。作者认为不论伤寒温病,皆人身气化之为病,而人们论温热病,多不明经旨,误人不浅。遂本古圣医经以气化之理发明温热条文,以惠后学。卷末附有验案。本书现有民国间江苏沈氏铅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 本。

沈麟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水陆两栖人

水陆两栖人

《水陆两栖人》是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创作的小说。这部作品的主题是“完善人类”,使人具有更多更强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作者将深奥的医学知识、大胆的科学想象、生动紧张的故事情节和朴实淳美的语言文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一场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斗争,讴歌了正义和善良,也剖析了复杂的人性,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和道德力量。

海琼问道集

海琼问道集

海琼问道集,南宋白玉蟾撰,弟子留元长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是白玉蟾于嘉定十年(1217)传授留元长。全书收录白氏散文和诗赋八篇。其中《龙虎赋》、《乌兔经》、《玄关显秘论》、《金液大还丹赋》、《金液大还丹诗》、《道阃元枢歌》等篇,分别阐述修炼内丹之理论和功法要诀。《海琼君隐山文》、《常寂光国记》二篇。前者阐述隐居山林逸趣,后者记述游历「大慧明天常寂光国」之经历与见闻感受。常寂光国是作者虚构之理想国境。

小城春秋

小城春秋

当代长篇小说。高云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在中国当代文苑里,这是1部较早以长篇体裁表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和知识青年成长的作品。故事发生在1927—1936年间的海岛小城厦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武装御侮。《鹭江日报》副刊编辑吴坚在报上发表社论抨击投降政策,在斗争中加入中国共产党。石匠的儿子何剑平奋笔撰稿,抨击时弊。1933年春,吴坚到漳州任《漳声日报》主编,何剑平和地下党员、排字工人李悦搞起地下印刷所,办民众夜校。女学生丁秀苇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闽东游击区来的陈四敏以教员身份为掩护,组织领导“厦联社”,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因叛徒出卖,四敏、吴坚、剑平先后被捕入狱。主管审讯的是吴坚当年的“拜把兄弟”赵雄。他一方面企图利用“兄弟情”软化吴坚,另一方面又利用书记员林书菌与吴坚的旧情去打动他,结果均遭惨败,林书菌反而成了狱内外党组织的联络人。为了营救战友,党组织了劫狱斗争。在战斗中四敏为了掩护剑平毅然跳海。越狱后,吴坚、剑平、秀苇转移到“山那边”去了,林书菌也逃出魔窟。作者虽未亲自参加1930年的厦门大劫狱,但惊心动魄的历史事实和英雄们的斗争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他。小说描述了投身革命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对反面人物的刻划也有一定深度。在艺术上,作者善于选择精当的故事情节,运用简洁传神的对话和心理描写,使人物跃然纸上。在结构安排上,作者把动与静,正与反,公开与地下,个人与集体穿插叙述,借景衬情,格调隽永,富有传奇色彩。小说曾被译成多种文字,深受国内外读者欢迎。

孙毅庵奏议

孙毅庵奏议

二卷。孙懋撰。孙懋,明慈溪(今属浙江)人。字德天,号毅庵。正德辛未(1511)进士,历南吏科给事中,敢于言事,出为广东参议,迁副使,有锦衣官校侦事广东,懋疑其伪,执之,谪藤县(今属广西)典史,以后迁广西布政,入为应天府尹,坐事忤旨,致仕。孙懋立身介洁、处事周详,所居辄大书“天理”二字,用以自省,有《孙毅庵奏议》。孙懋官给事中时,明武宗方狎昵小人,但孙懋独抗直不回,如劾太监于喜、史宣、陈泽诸疏,俱能直陈无隐,颇著风采,又所奏湖广之管解棉花绒,及严考察各条,皆足补《明史》食货、选举各志所未备。故此奏议集中诸疏,记载史实详备,以与史相参核,可惜其中所劾诸人,刻本多空缺姓名,今无从查考。有 《四库全书》 本。

通志

通志

南宋郑樵撰。200卷。纪传体通史。记述上古至隋唐3000余年的史事。郑樵博学而著述丰富。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进经旨、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等31种书。绍兴二十六年,综合历代史料编成此书。分本纪、年谱、略、世家、列传等。计本纪18卷,自三皇五帝至隋,依各史抄录;世家3卷,分周同异姓;列传108卷,自周至隋;载记8卷,为五代十国;四夷传7卷,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年谱4卷,自三皇五帝至 隋;20略52卷,记上古至唐宋历代典章制度及文化发展。20略计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等,其中多袭用《通典》旧文,惟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为旧史所无。20略为作者用力之作,也是本书的精华。 其中最要者为《艺文》与《校仇》。《艺文略》为宋以前之图书分类目录,著录图书10912部,110972卷。《校仇略》为目录、校仇学之重要著作。旧以此书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三通》,但本书是通史,三书并列不当。元大德三山郡刻元明递修本,元至治二年福州刻本为现存最早版本。明清版本颇多,通行有清武英殿本。1937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有《十通》合刊本。《二十略》有单行本,名《通志略》,有明陈宗奎校刊本、《四部备要》本、世界书局本等。

般若心经注解

般若心经注解

般若心经注解,一卷,大颠祖师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