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蚕桑辑要
清代后期流传很广的蚕书。沈秉成撰。秉成字仲复,归安(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县)人,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热心提倡蚕桑。同治光绪年间,他先后在江苏、广西、安徽任地方官,所到之处都大力提倡蚕桑。此书是19世纪60年代初他在镇江做地方官时所作。全书分4部分:①告示条规。是在镇江劝民栽桑养蚕拟订的规章和发布的文告。②蚕桑杂说。是辑集各家关于栽桑、养蚕、缫丝方法的论述。③蚕桑图说。绘制当时湖州一带蚕农常用的各种养蚕、缫丝工具简图,并附有文字说明。④蚕桑乐府20首,乃其高祖沈炳震的作品。其中蚕桑杂说及蚕桑图说二部分常为后出各书所引用。
杀子报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敬文堂刊本《杀子报》扉页书影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敬文堂刊本《杀子报》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清廉访案》、《杀子报全传》。六卷二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敬文堂刊本,藏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1920年刊本,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敬文堂刊本。书叙通州如皋寡妇徐氏与天齐庙和尚纳云私通,为九岁的儿子官保察觉,斥责纳云并将其赶出家门。徐氏嫌官保碍事,欲加杀害。女儿金定知母阴谋,告其弟。官保害怕,告知塾师钱正林。钱不信,亲送官保回家。徐氏当面虚与委蛇,晚上便将官保杀害,且碎其尸,逼金定将碎尸藏入油坛。翌日,钱正林不见官保上学,晚上又梦见官保哭求伸冤,并经金定证实其事,告于官;但因缺乏证据,反被知县诬以讹财不遂,押在监中。官保前去托梦,告以死尸所在,钱又嘱其妻复告。知县遂乔装私访,从王家长工老王等口中得知真情, 终将王徐氏、那云逮捕转解,判处死刑,并释钱出狱。
秋怀诗十一首
韩愈《秋怀诗十一首》是他短篇诗歌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悲秋文学的革新之作。组诗从自然和人生两个主题,反思了宋玉以来的秋诗传统。自然方面,韩愈对时间和生命的关系提出了异于前人的认知,肯定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足以超越时间的价值,形成了一种基于生命意志的自然观。人生方面,韩愈从儒家思想中获得了自我认同,呈现出在逆境中以“诚”为内涵、以“勇”为外延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一种积极实现内在道德修养完成的人生观。这种使他积极面对自然和人生之秋的价值体系,反映出中唐开始文学及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趋势。而诗歌呈现出来“学人之诗”的独特审美意识,也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韩诗的文学史意义。
都市的冬
现代新诗集。王亚平著。上海国际书店1935年6月初版。收新诗24首。前有蒲风写的序言和作者的序诗。集中的诗写于1934年前后,依据内容,分为“乱离的歌”、“都市的歌”、“夜的歌”、“农村的歌”、“人生的歌”和“暴风雨的歌”6辑。诗篇反映现实,写都市的人生百相,写农村的凋敝与荒凉,隐含着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统治的控诉,充满时代气息。诗人长于描写,如描写大车夫“一根小鞭/摇着秋天的寒霜,/冬天的白雪,/春天的和风,/夏天的太阳。”(《大车夫》)诗句明白流畅,琅琅上口,适于朗诵。如《两歌女》写出了卖唱歌女的身份、心境,不事雕琢,音韵铿锵。
春秋集义
五十卷,纲领三卷。李明复撰。李明复一名俞,字伯勇,合阳人。李明复认为:知孔子者惟孟轲,知孟轲者惟周敦颐。而周敦颐《春秋》之学,二程得其真传,程颐曾作《春秋传》而程颢则间有及之。张载通过与二程研究而明之,刘绚、谢湜则是见而发明之,范祖禹等人是见而知之,至于胡安国则又是闻而发明之,而李侗诸人则又是闻而知之。虽然以上诸人派别有所不同,但其本源则一。其观点稍有异同,但于尊王贱霸,内中,国外夷狄,即事明纲领以着人君之用的大节上则完全相同。因而他辑录了周敦颐、二程、范祖禹、谢良佐、杨时、侯仲良、尹洙、刘绚、谢湜、胡安国、吕祖谦、胡宏、李侗、朱熹、张栻十六家“或着书以明《春秋》,或讲明他经而及《春秋》,或其说之有合于《春秋》者,皆广搜博访,始乃定其后先,审其精粗。”虽云兼采十六家,然用谢湜之说尤多。其《纲领》三卷,是关于《春秋》宗旨的总论。此书实属宋代诸儒解《春秋》之总汇,较吕本中《春秋集解》更为繁富。此书最早的刻本是宋代巴川王梦应所刻。今本《集义》部分采自无锡邹仪《蕉录草堂藏本》,而《纲领》部分则录自《永乐大典》。现存有元刻本。
现果随录
凡四卷。清代戒显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系记述撰者所见所闻之因缘故事。共一○三则。内容大多为明末清初湖州、杭州、抚州等江南地方僧俗间之善恶果报故事。书中特别强调念佛功德,此外有关净土往生之思想亦极浓厚。